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高山族历史, 台湾高山族是从哪里来的?

高山族历史, 台湾高山族是从哪里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1 更新时间:2024/1/24 0:52:50

台湾高山族约有40万人左右,占台湾省1900万总人口的2%强。主要分布在台湾本岛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岛上,分布面积约1.6万多平方公里,占台湾全省面积的45%左右。高山族随着分布地区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称谓。主要有泰雅、阿美、排湾、布农、鲁凯、卑南、曹、赛夏、雅美和平埔人等等。不过,在明清以前高山族并无专有名称,在汉记载中常以台湾地名冠以“土人”称之。1590年,葡萄牙人航海经过台湾海峡时,称台湾为“伊拉福摩萨”,意为美丽之岛,高山族人也被称作“福摩萨人”

或“福摩萨土着”。1662年着名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即称高山族为“土番”。有清一代,才普遍称为“番族”或“番人”,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被日本侵略统治达50年之久的台湾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自此之后才把居住在台湾的这一少数民族统称为高山族,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关于高山族的来源,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1.土着说:连横在其所着《台湾通史》中说:“高山之番,实为原始”,主张高山族是台湾最早的原始居民。2.从南洋来的马来人:主张这一说法的主要根据高山族(平埔人)的体质、语言,文化等方面具有许多与马来人相似的特征,认为他们是来自菲律宾、婆罗洲诸群岛的马来人。3.大陆说:持此说者主要是张光直、凌纯声等,主要根据台湾考古发现的有段石锛、有肩石斧、绳纹陶、网纹陶、黑陶、彩陶等等,均与大陆东南沿海一带的原始文化同属一个类型,因而认定台湾高山族来自大陆古越人的一支。

张光直以出土文物论证了台湾土着民族的文化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在东海岸形成的“龙山文化”。凌纯声则进一步指出台湾土着民族是祖国大陆南方古越、濮族(越僚族)的苗裔,其先民自大陆直接迁徙到台湾。

应该说上述张光直、凌纯声所主张的大陆说是基本正确的,林惠祥、陈国强先生更从台湾发现的新石器及至其后的陶器与风俗习惯等等,来全面论证说明高山族的来源主要是来自大陆东南沿海一带(《台湾高山族研究》)。《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史辞条也说:“高山族是百越的一支”,应是从祖国大陆迁移过去的(《历史教学》1980年第12期)。不过,施联朱先生在其《高山族族源初探》一文中,认为上述诸家之说,都失之于片面,根据几年来考古学的发现和文献记载,以及高山族的民间传说研究,主张高山族的来源应是多源的,主要来自祖国大陆东南沿海一带古越人的一支。

但台湾地处东南沿海,在漫长的岁月里,有少数来自东北琉球群岛和南方菲律宾、婆罗洲以及密克罗尼西亚诸群岛的居民,与早先迁来的古越人相互融合,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高山族。施氏首先从台南左镇发现的人类化石和台东长滨乡八仙洞出土的旧石器,来说明早在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台湾与祖国大陆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渊源关系。继从台湾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与福建沿海原始文化所表现的共同性来论证,特别是战国之时,公元前334年,楚威灭越后,“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等史料,可知此时的越人流落江南各地,有的甚至渡海避居台湾、澎湖。

其次是公元前135年闽越击南越时,汉武帝发兵往救,闽越王郢的弟弟善与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众疆,今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这里的“不胜,即亡入海”,显然是指东渡避居台湾、澎湖诸岛屿而言。从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中的夷州(台湾)篇中指出:“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和“顶有越王钓石在焉”等记载,可印证高山族与古越人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松石先生曾把《台湾府志》中所列高山族的特殊风俗习惯100条,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半岛马来人的特殊风俗习惯相比较,其中相同的占18%;与大陆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与古越人有密切渊源关系的壮侗语族的各族比较相同或接近的占82%,说明台湾高山族的祖先大部分确是来自祖国大陆上的古越人。但施联朱除认为高山族主要来源于古越外,还认为有部分源自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等地的居民。甚至还有一部分是融合了从大陆迁去的金人和汉人。从高山族的婚姻、丧葬、墨齿、喜嚼槟榔、穿桶裙、贯头衣、大木作臼等等文化习俗来看,还可能一部分来自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壮侗语族,主张台湾高山族的来源应是多源的(《台湾民族历史与文化》)。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撒拉族历史简介, 撒拉族有啥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关于撒拉族的历史来源,本民族有如下口头传说:很久以前,在中亚撒马尔罕地方,有尕勒莽、阿赫莽两兄弟,在族人中很有威望,备受尊崇,但遭到国王的嫉恨,于是告别故土,率领族人,向东进发,去寻找新的乐土。他们翻山越岭,涉水过滩,到达新疆,然后沿天山北路东进,到达嘉峪关。入关后经河西走廊到秦州(天水),辗转到了

  • 门巴族的历史 ,门巴族人的悠久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门巴族居住的地方均属西藏边陲地区。十七世纪,门巴族社会已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成为西藏地方政府统治下的全西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是门巴族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形式。 门巴族地区的土地、森林和草场等生产资料皆属西藏地方政府所占有。西藏地方政府向门巴族地区派遣官吏,设置行政机构,向寺院

  • 撒拉族历史 ,撒拉族的尕最制度是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早在唐宋时期,“尕(因 ga上声)最”已作为回族教坊的宗教领导者或教法裁决人在我国回族聚居区出现,元时译作“哈的”,当时政府设立“回回哈的所”,以调解回族内部的民事纠纷和其他事务,元末明初,“哈的”(或“尕最”)流行于民间行使职司,后逐渐消失,唯撒拉族地区的一直保留到清末。 “哈的”与“尕最”为同

  • 鄂温克族的历史, 鄂温克族的族称族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据考古学和人类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铜石器并用时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在黑龙江,七游,石勒喀河洞穴中发现了具备鄂温克族体质特征的头盖骨,与头盖骨一起还发现了贝加尔湖地方特有文化与装饰,符合鄂温克人的传说。传说中鄂温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玛”湖(即贝加

  • 怒族历史, 怒族的族称族源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怒族自称“怒苏”(碧江),“阿怒”(福贡)和“阿龙”(贡山),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古老的民族之一。 最早记载怒族的古籍,首推成书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地方志《蛮书》。该书在《南诏界内途程》中写道:“高黎贡山在主悄昌西,下临怒江。”书中记载一条古道,这条古道是西汉时开辟,是我国通往缅甸、印度的官道和商道

  • 鄂伦春族族源及历史演进 ,鄂伦春族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关于鄂伦春人的族源,在我国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一源说于北室韦人;另一源说于女真人。但是从我国古代史籍记载中分析,与鄂伦春族有比较直接关系的古老民族,是南北朝时期活动于黑龙江流域的“室韦人”。室韦人在当时泛指黑龙江流域的所有民族。室韦分五部,即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和大室韦。 其中的钵室

  • 独龙族的历史 ,太古之民独龙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莽莽的高黎贡山,以丰美清冽的乳汁,哺育着一个古朴诚实的民族——独龙族。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乡,是一处天工造化的人间秘境。春来,高山牧场芳草萋萋,鲜花盛开;夏初,杜鹃满山,争奇斗艳;秋至,红叶斑斓,层林尽染;冬季,雪山皑皑,松柏挺立。走进这个“神秘的河谷”,人们留恋于风光绚丽的景色中,徜

  • 塔吉克族族称有着怎样的历史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一)族称 “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塔吉克”这一名称的意义,史无明文。据民间传说,其意是“王冠”。如果它是由一个原始部落名称演变而来,很可能是一个图腾名称。世界上许多古代部落都是以本部落所崇拜的图腾作为名称,根据一些资料来看“塔吉克”这一族名似为“石”,其理由如下: 一是,“塔吉克”古称“

  • 锡伯族历史, 锡伯族的是怎么由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锡伯族文化的历史悠久,说起锡伯族的起源就要追溯到几千年。在几千年前,锡伯族还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小民族,经过漫长时间的的积淀和发展变革,锡伯族发展成了现如今我们所熟悉的模样。这其中锡伯族究竟经历了怎么样的历史呢?让我们来看看锡伯族的起源和由来吧。 历史上,锡伯族是个很少有人知晓、名不见经传的弱小民

  • 塔吉克族历史 ,塔吉克族图腾的象征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只要是到过塔什库尔干或接触过塔吉克文让情人用鹰翅骨制成鹰笛,以永远抒发他们誓化的人,都会说塔吉克是一个“鹰的民族”。这死追求自由幸福的心声。的确给人一种神奇而又神秘的感觉。 高山地带往往多雄鹰,而塔吉克人又生活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上,这似乎就是塔吉克族被称为“鹰的民族”的原因。但是,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