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狗尾续貂的典故

狗尾续貂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3 更新时间:2024/2/16 1:43:28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叔叔赵司马伦野心很大,他趁晋惠帝司马衷刚即位,国家还不够稳定的时候,就和手下一起计划一项阴谋,篡夺了王位。司马伦在当上皇帝后,竟然胡乱封官,让他自己的亲戚朋友、甚至是家里的仆人和差役,都当了大官或是成为他的近侍官员。当时的近侍官员都使用珍贵的貂尾作为帽子的妆饰,可是司马伦封的官员实在太多了,找不出那么多的貂尾,只好用相似的狗尾代替。

因为司马伦滥封的官员实在太多了,而这些官员既没有真才实学,又不为人民办事,碉知道欺压百姓,胡作非为,令老百姓感到非痛恨,就编了谚语讽刺他们:“貂不足,狗尾续。”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铜头铁额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出处】《太平御览》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卷七十九引《龙鱼河图》兄弟八十人,铜头铁额。《云笈七签》卷一百 【释义】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勇猛强悍 【相近词】铜头铁臂 【成语故事】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生活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及蚩尤部落。

  • 郢书燕说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这句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后

  • 河伯为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抱朴子》里记载一个传说,曾经有个叫做冯夷的人,因为渡河的时候不小心淹死了,所以天帝就封他为河伯。但是,在战国魏文候的时候,发生过和河伯有关的故事。 西门豹是当时魏国的邺县县令。他一到邺县上任,就调查清楚地方上的三老和廷掾一起勾结了巫师骗钱。这些人恐吓老百姓说:「河伯每年要娶一个妻子,否则这里一定

  • 束装盗金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出处】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汉书·直不疑传》来自chengyu.itlearner.com 【解释】指无端见疑。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汉朝时期,郎官隽不

  • 死不旋踵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典故】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战国策·中山策》 【释义】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用法】作宾语、状语;指奋勇向前 【相近词】毫不畏惧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司隶校尉李膺反对宦官专

  • 松柏之志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典故】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 【释义】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宗世林看不起曹操的为人,总不想与他交往。曹操深为恼火,直到担任司空总揽朝政事务时,来问宗世林能否交往了吗?

  • 万寿无疆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万寿无疆: 【出处】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诗经·小雅·天保》 【释义】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祝人长寿 【结构】补充式 1492138844830055.png 网络配图 【相近词】寿比南山、极寿无疆 【同韵词】规圆矩方、挖肉补疮、右

  • 鼠窃狗盗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出处】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来自成语大全 【释义】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小偷小摸 【近义词】鸡鸣狗盗、梁上君子 【相反词】正人君子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造反。丞相赵高却指鹿为

  • 天夺之魄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典故】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夺其魄,死期将至。《晋书·温峤传》 【释义】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用法】作宾语;指临死 【相近词】天夺其魄 【成语故事】公元594年,赤狄酆舒执政,杀了国君潞子的夫人(晋景公的姐姐),晋国出兵灭了赤狄,杀了酆舒

  • 书空咄咄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出处】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来自itlearner.com 【解释】为叹息、愤慨、惊诧的典实。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扬州刺史殷浩与大将桓温不合,王羲之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