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泰山压卵的典故

泰山压卵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98 更新时间:2024/2/16 1:51:14

【成语】:泰山压卵

【拼音】:tài shān yā luǎn

【解释】: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成语故事】:

孙惠是晋惠帝时齐冏的谋士。在齐王失败之后,孙惠受到了成都王的重用,后来成都王起兵攻打长沙王,孙惠十分失望,才退隐。不久,东海王在下邳起兵,孙惠知道,就上书东海王,指出历代王朝危亡的情形,都是枝叶先雕零,才引起上下根株的死亡。因此,劝东海王应该一心平乱,匡扶王朝。同时还颂扬东海王的实力:“这种强大的力量,就像是乌获摧毁冰块;令孟贲折断枯树;使猛兽吞食狐狸;用泰山来压卵一样,这是没有办法相比的……”最后,东海王被孙惠恳切的言词打动,才起用了他。以泰山的坚实、巨大,来压微小、脆弱的蛋,两者力量的悬殊,是可以想见的,用“泰山压卵”这四个字,正可以巧妙的表现出一件事情的对比。所以,后人便用它来形容,以最强大的力量,加诸在最弱小的一方,也就是以强欺弱,能轻易达成任务的意思。例如,一家资本雄厚的公司,以贱价小商店竞争,那必然会成功的,这就可以用“泰山压卵”来形容。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苦心孤诣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指对某件事用心,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②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指一个人在某行业学业、技能所达到的水平。诣:指达到的程度或境界。 苦心孤诣:用心良苦,造诣极其深。 诣 yì〖学问等〗所达到的境界 又如:诣极(造诣极深);诣绝(造诣绝

  • 左提右挈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 左提右挈 【拼音】: zuǒ tí yòu qiè 【解释】: 挈:带领。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照顾。 【成语故事】: 在一次围猴的过程中,有一个大母猴抱着一个小猴突围出来了。这个母猴突围的时候,背着一个别人的猴,自己还抱着一个自己的猴。跑到一棵枯树上,再没有地方可跑了

  • 茕茕孑立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茕茕孑立成语解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茕茕孑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

  • 不辨菽麦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注音】bù biàn shū mài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厉公荒淫无道,经常滥杀无辜,群臣经常互相倾轧。大臣栾书、中行偃在宠臣匠丽氏家里活捉晋厉公,并在两年后处死晋厉公。由于晋襄公的大儿子是白痴,连豆子、麦子都分不清,只好立其小儿子周子为晋悼公。 【出处】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

  • 革故鼎新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革故鼎新是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低的成语,不是常用成语,成语意思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以下小编带大家学习该成语的知识。 【拼音】: gé gù dǐng xīn 【解释】: 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成语故事

  • 终南捷径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终南捷径 【拼音】:zhōng nán jié jìng 【解释】: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成语故事】: 唐代的时候,有位叫司马承祯的人,在都城长安南边的终南山里,住了几十年。他替自己起了个别号叫白云,表示自己要像白云样的高尚和纯洁。唐玄宗知道了,要请

  • 鲁阳回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注音】lǔ yáng huí rì 【成语故事】传说周武王率领诸侯讨伐殷纣王,旌旗飘扬,杀声四起,战斗非常激烈,周武王的部下鲁阳公愈战愈勇,敌人望风披靡,眼看天色已晚,鲁阳公举起长戈向日挥舞,吼声如雷,太阳又倒退三个星座,恢复了光明,终于全歼了敌军。 【出处】酣湑半,八音并,欢情留,良辰征,

  • 抱蔓摘瓜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拼音】bào wàn zhāi guā 【成语故事】唐高宗时期,朝政由皇后武则天代为处理,武后的野心很大,手段十分残忍。她废太子李忠立李弘做太子,后把太子弘毒死,立李贤为太子。他日夜忧思作《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出处】种瓜黄

  • 以邻为壑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成语】:以邻为壑 【拼音】:yǐ lín wéi hè 【解释】: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成语故事】: 禹在视察了各地洪水的情况后,觉得光用息壤来堵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把水疏导出去。为此,他大力开掘沟渠

  • 伤风败俗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出处唐·韩愈《论佛骨表》 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释义“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常用于谴责不正当的行为。 故事唐宪宗时,佛教盛行,连宪宗也笃信佛教。有一次,宪宗把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一块遗骨迎进宫内供奉。韩愈反对宪宗这一做法,特地写了《论佛骨表》,呈交给宪宗进行谏阻。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