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原因背景(卢旺达种族屠杀事件)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原因背景(卢旺达种族屠杀事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05 更新时间:2023/12/30 7:57:39

说到"卢旺达大屠杀"事实上,边肖以前并不知道。看电影时,有弹幕推荐电影,边肖好奇地去看。结果确实出乎边肖的意料。简直太可怕了。然后边肖想知道卢旺达种族灭绝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卢旺达大屠杀这种惊人的事情?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一起揭秘一

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卢旺达种族灭绝的背景是什么?

卢旺达大屠杀的直接导火索是总统专机坠毁。1994年4月6日晚,卢旺达总统哈比亚里马纳布隆迪总统恩塔里亚米拉在出席地区和平首脑会议后,同机返回坦桑尼亚首都基加利。不料飞机在机场降落时坠毁,两位总统及其随行人员遇难。事件发生后,关于谁是凶手有不同的传说,两个部落之间相互猜疑,基加利的局势迅速恶化。第二天,由胡图族组成的总统卫队绑架并杀害了图西族总理乌维兰吉马纳女士和三名部长,同时组建了临时政府;8号,图西族叛军"爱国阵线"拒绝承认它的临时政府宣布进军首都。至此,卢旺达内战再次爆发。随着两派武装在前线的激烈交战,胡图族极端分子在全国范围内屠杀图西族和胡图族温和派,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甚至在相当偏远的山区,也发生了部落大屠杀。逃跑的妇女儿童一辆辆卡车被杀,路边水沟旁尸体遍地,惨不忍睹。在短短一百天内,近百万无辜民众惨遭杀害,两百多万难民逃往国外,另有两百万人流离失所。

大屠杀是长期殖民统治的恶果。胡图族和图西族是卢旺达的两大部落,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85%和14%。在欧洲人来到卢旺达之前,胡图族和图西族部落之间没有矛盾。殖民主义者在鲁的实践"用野蛮人控制外国人"政策,轮流在两个部落之间制造矛盾,从而播下两者不和的种子。20世纪60年代以前,图西人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大部分土地。1959年,胡图人掌权,重新分配土地,于是很多图西贵族不得不逃往邻国。卢旺达1962年独立,独立前后多次发生部落仇杀,造成大量难民逃亡,进一步加深了部落矛盾。

1990年10月,居住在乌的图西族难民组织卢旺达爱国阵线(RPF)与胡图族政府军再次爆发长达3年的冲突。虽然双方在1993年8月签署了和平协议,但由于怨恨太多,未能妥善执行,随后在1994年总统遇害时再次爆发全面内战。

谁是卢旺达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卢旺达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是:[殖民者]

1994年4月,非洲内陆小国卢旺达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种族灭绝事件。在三个多月,大约100天的时间里,大量无辜平民被杀害。死亡人数还很难确定,有的说50万,有的说80万,有的说100万。绝大多数死者是图西人。当大屠杀发生时,一位美国政治家曾经问道:谁是好人?",意思是两个互相敌对的族群,哪一个是"好人"。这个问题一方面说明了美国政客的无知,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如果坏人杀了好人,美国大概是要管的。如果好人杀了坏人,美国有必要管吗?虽然这个问题很无知,但是说明美国人的这种心态确实存在。然而,成千上万的平民无辜丧生。用好人坏人来评判有什么意义?

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多年后,对这场大屠杀的反思仍未结束。西方媒体和舆论普遍将大屠杀视为种族仇恨的结果,并自责承认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未能及时阻止这场大屠杀。还有人指责美国自私,在卢旺达大屠杀后不愿意承担对国际社会的义务。我更愿意认为卢旺达大屠杀是西方现代明几百年来所有恶果的集中体现。有人说是必然。就算美国早点出面阻止,也阻止不了屠杀,顶多减缓屠杀的程度。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西方文明被植入卢旺达后,卢旺达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种文明的危害,大屠杀的结局是盲目照搬西方文明的必然结果。卢旺达种族灭绝是纳粹大屠杀后最大规模的种族清洗,相隔半个世纪。

卢旺达大屠杀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种族矛盾,这完全是西方人人为制造的。早在16世纪,欧洲人开始航海后不久,卢旺达就有了自己的国家。当时虽然也有图西族和胡图族的名字,但并不是不同的民族。他们使用相同的语言,分享共同的信仰。不同的是,胡图人以务农为生,图西人以放牧为生。事实上,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名字类似于"农民"还有"牧民"称呼的不同,如果图西人放牧而不是耕种,就叫做胡图人,反之亦然。两人因为结婚很久了,没有什么尖锐的矛盾。是后来进入的西方文明把胡图族和图西族严格分开,甚至定了高低贵贱。

1890年,卢旺达成为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人第一次明确区分图西族和胡图族。德国殖民者将欧洲种族主义理论引入卢旺达,生硬地解释卢旺达最初的"农民"、"牧民"不同之处。德国人说胡图人作为农民,从南方移民过来,皮肤比较黑,身材比较矮。图西人,作为牧民,从北方移民过来,皮肤白皙,身材高挑。而且因为北方靠近尼罗河,文明程度更高,图西人更接近欧洲人,属于一个等级更高的种族。

在卢旺达,所谓的胡图族人约占总人口的85%,所谓的图西族人约占15%。这样划分殖民者的目的是用"等级"少数等级较高的图西人帮助殖民者共同统治较大的胡图族人。在欧洲的殖民史上,这种疏远殖民地的方式从一开始就存在,美洲印第安人也经使用。这种方式的目的是在殖民地人民之间制造矛盾,阻止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殖民者。挑起矛盾后,欧洲殖民主义者置身事外,处于调停的地位,有时利用一派打压另一派。非洲国家的民族矛盾几乎都是欧洲国家人为制造的。

在东南亚,他们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来维持他们的统治。现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对华人有着不可磨灭的敌意,而这种敌意的来源就是欧洲殖民者在东南亚统治时期埋下的祸根。当时欧洲殖民者在东南亚需要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华人成为他们的高素质劳动力和管理帮手。为此,他们不惜在沿海地区偷渡、绑架中国人。另一方面,殖民者又不想过多得罪当地人,所以不断制造教育程度较高的中国人与教育程度较低的当地人之间的矛盾,平衡自己。这些殖民者离开后,他们制造的矛盾成为长期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斯里兰卡,尖锐的民族矛盾导致所谓的"恐怖主义"其根源也是殖民者种下的挑拨离间。在印度,殖民主义者挑拨离间、制造矛盾的战术最终导致了三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和一个飞地(克什米尔)的出现,成为该地区长期动荡的不稳定因素。西方这种方法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以色列,通过强行植入以色列,在中东制造了长期的仇恨。

说远点,或者回卢旺达。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其殖民地丢失,被其他欧洲国家占领。对德国来说,这种情况导致了希特勒为德国人的"生存空房间"而大规模的战争,这个就跑题了。德国从卢旺达撤军后,比利时这个欧洲小国成为卢旺达的宗主国。比利时在卢旺达的种族主义政策加剧了卢旺达的种族冲突。激化这一矛盾的工具是比利时的《入欧记"科学"。根据欧洲民族学的理论,比利时对卢旺达居民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科学测量"。在欧洲科学史上,有一门学科叫"颅相学"。"颅相学"诞生于蒙运动时期的法国,最初认为头骨的结构和大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和意识。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被认为是可以提前发现有犯罪倾的人。这个理论后来和种族主义结合在一起:既然头骨大小可以决定心理和意识,而心理和意识的差异在种族进化过程中也是明显存在的,那么就可以通过测量头骨,掌握不同种族头骨的统计数据来判断一个种族的进化程度。虽然在痛苦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颅相学"它已经成为垃圾,但在被彻底否定之前,它确实以科学真理的名义助长了种族主义。

比利时用"科学"胡图族和图西族被正式划分为两个种族。同时,他们用现代欧洲文明体系让这种种族分裂永久化。这个系统就是身份证系统。每一个卢旺达人的身份证上都有种族标记,这种标记延续到后代。只要身份体系存在,这种种族分裂就永远存在。同时,由于"科学"证明图西人的进化水平高于胡图人,所以比利时殖民者和德国一样,在政策上更倾向于图西人。占人口15%的图西人获得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卢旺达殖民统治时期,政府和社会上层主要由少数图西人占据,图西人也占据了更多的财富。相比之下,英国人当年在斯里兰卡的所作所为却产生了几乎相同的后果。"受到殖民者的青睐;民族"殖民者离开后,他们就成了迫害和报复的对象,就像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人一样。

我们可以看到卢旺达种族冲突的原因是欧洲人发明的种族主义和欧洲人引以为豪的科学。但这还没有结束。欧洲人发明的阶级斗争、国家主权、民族主义、民主等理论,都促成了后来历史进程中卢旺达的种族灭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殖民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卢旺达也不例外。1962年,卢旺达独立,成立共和国,建立"宪政"制度,还引进了西方的普选制度,成为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民主制度国家。然而,卢旺达仍然是联合国承认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盲目崇拜西方民主制度的人能从卢旺达的苦难中看到民主的真相吗?

由于欧洲殖民者人为划分种族,激化社会矛盾,卢旺达图西族和胡图族的冲突早就开始了。随着共和国的建立和民主制度的实行,这种冲突开始具有国策的意义。官阶低的胡图族人占全国人口的85%,所以民主制度必然有利于胡图族人。西方民主的多党制自然成为卢旺达种族对立的工具。占人口绝对多数的胡图人开始利用民主制度迫害曾经高高在上的图西人,大量图西人沦为难民,流亡国外。在这里,我想谈谈西方文明的另一个产物对卢旺达造成的恶劣后果。

民族主义是西方的现代发明,但这个发明有内在的矛盾,对不同的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后果。民族主义也可称为民族主义,与国家主权密切相关。西方的民族主义有一个标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对一些西方国家来说,这个标准是可以接受的,但对卢旺达和邻国来说,这个标准正在制造新的矛盾。我们知道,现代非洲国家的版图不是自然形成的。看看非洲的地图,笔直的边界都是西方对非洲划分的产物。西方殖民地被瓜分后的成果,在前殖民地独立后,在西方倡导的国家主权理念下,被新独立的国家所接受。所以以殖民地划分的国家领土首先确立国家主权,不考虑民族问题。

对卢旺达来说,图西族和胡图族这两个主要民族不仅存在于卢旺达,也存在于邻国,如布隆迪和乌干达。殖民地留下的民族主义把不同的民族划分成不同的国家,并没有形成所谓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如果要在非洲推行这种政策,结果只能是像印度一样,原本盘根错节的不同民族不得不迁徙,把同一民族的人聚集在一起。这种方法,一方面制造了国与国之间的对抗和矛盾,另一方面导致无数人失去家园。就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关系,无论是孤立还是混杂,西方文明都在制造难以解决的矛盾。逃离卢旺达的图西族难民和被以色列驱逐出家园的巴勒斯坦难民一样,生活在邻国并与邻国的图西族联手,开始挑战卢旺达的胡图族统治。

标签: 卢旺达图西族胡图族

更多文章

  • 史前时期究竟是什么样的?答案就在这些石刻当中(史前未解之谜石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人类,石柱,人们

    在我们现在所知的文明中,最远只能追溯到5000年前。史前历史无论多远都很难追溯。只要提到史前文明,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话题。这件事有太多未解之谜,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史前时期发生的事情更加好奇。史前时代经历了很多事情,比如亚特兰蒂斯,传说它是史前最宏大的王国,但人类始终无法解开这个王

  • 古代没有卫星是如何知道对方有多少兵马人数的?(古代没有卫星怎么知道对方的兵马)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兵马,对方,战争

    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变得越来越发达。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时代。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战争也是如此。现在的战争无非是综合国力和科技的较量。说到战争,最重要的是导航和指挥系统。雷达和卫星非常重要。它们就像眼睛一样。一旦有了差错,就像没有了眼睛。然后古代科技不发达,什么都没有,更别说天文气象了。

  • 西夏黑水城惨案是怎么回事?(黑水城惨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科兹洛夫,水城,探险队

    说起黑水城,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中国历史上西夏王朝的古国。这座神秘的黑水城会是最早的"简介"走向世界的是俄罗斯探险家波塔宁。在波塔宁1884-1885年的旅行报告中写道:"突厥人说有一座古城叫Elkharaburuk,意思是黑水东支流岸边的黑城。他们说现在还有小城墙,就是小围墙周围有很多埋沙的房子。挖

  • 梁山真正的老大是宋江还是吴用(吴用为啥说梁山老大不是宋江)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江,梁山,王伦

    梁山好汉中,吴用和宋江很受欢迎。宋江是梁山好汉的头领,吴用是梁山的主脑。凭借自己的才华,梁山越来越强大。有人说,吴用才是梁山真正的老大。这有道理吗?其实宋江和吴用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对梁山的发展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宋江的一些特质是吴用没有的,宋江在大家面前肯定是更受认可的。也许吴用心里会这么想,但他的

  • 杨贵妃的进化史是怎样的?杨玉环是如何成为皇妃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玄宗,玉环,杨贵妃

    在中国古代,唐朝的经济非常发达。那时候唐朝的人民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人们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唐代人以肥为美,以肥为贵。最典型的人物就是当时唐朝的妃子杨贵妃。他也很胖。说杨贵妃只有1.5米,体重120,让人很不能接受。然而杨贵妃却得以成为贵妃。杨贵妃经历了什么?杨玉环是如何成为皇妃的?我们来看看吧!杨

  • 历史上曹操真的刺杀过董卓吗?(历史上曹操真的刺杀董卓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演义,刺杀,曹操

    在《三国演义》的前几章,我们看到董卓陷入困境,主导朝政。后来出现了曹操献刀,趁机刺杀卖国贼董卓的故事。然后,就是凭借这样的功勋,曹操称雄天下,最终成就了一个霸主。但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很多情节与正史不符。那么历史上曹操真的刺杀过董卓吗?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里很多情节都是罗贯中嫁

  • 亚历山大大帝很享受大流士三世漂亮的妻子和女儿,但为什么大流士临死前选择了原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流士,亚历山大,三世

    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马其顿军队东进,在伊苏斯与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交战。当时大流士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于是大流士自信满满地带着母亲、皇后和女儿上了战场。让他没想到的是,精锐的马其顿骑兵和方阵军很快击溃了波斯军,而大流士却丢下家人逃之夭夭。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都落在亚历山大手里。据说大流士的妻子斯特

  • 刘伯温有师父吗?(刘伯温风水师父是何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忠,伯温,朱元璋

    刘伯温也是一个"在历史上。神人"是的,但是这个"神人"其实大部分是因为人们对他的敬仰,或者是一种崇拜神化,把他比作诸葛亮。然而,一个伟人是如何成为这样一个伟人的?他有很多师傅教的技能吗?刘伯温的师傅是谁,能有这样的徒弟,师傅有多厉害?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牛人都有主人,比如被尊称

  • 印度在二战中的表现如何有什么贡献(印度二战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印度,英国,法西斯

    二战没有印度,只有英属印度殖民地。印度莫卧儿帝国灭亡后,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直到1947年才独立。所以二战中的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泛政治实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和苏联是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在亚洲战场上,苏联直到二战结束才出兵。所以中国是陆战的主战场,死伤军民3500多万,拖住了

  • 古代和尚头上戒疤现在和尚为什么没有了?戒疤的起源有哪些?(和尚是九个戒疤还是十二个戒疤)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尚,佛教,伤疤

    说起和尚边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国历史上,和尚的起源还是很早的。看过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和尚头上一般都有几个远点。事实上,这些点被称为疤痕。一般是年纪大的和尚给年纪小的和尚点餐。目的是证明和尚精神可嘉,是优秀的表现。头上的伤疤越多,说明这个和尚的资历越老。但是,为什么现在的和尚都没有任何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