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联入侵阿富汗为何失败(苏联侵略阿富汗为什么会失败)

苏联入侵阿富汗为何失败(苏联侵略阿富汗为什么会失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53 更新时间:2024/1/17 8:41:08

说起富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算不了解,也肯定听说过。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因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闻名于世,一直被昵称为"帝国公墓"。光是近代史,就有三个世界强国,包括美苏等超级大国,还有一个就是英国,都在这个不大不小的阿富汗边境

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说,阿富汗绝对是这些大国的绊脚石,三个国家都给阿富汗留下了难以言说的伤痛。

1979年,阿富汗国内政权迎来巨变,部长会议关注到哈菲祖拉·阿明取代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成为国家元首。不久后,巴布拉克·卡尔迈勒领导的另一股势力通过政变上台。这个时候阿富汗内部政权并不统一,也诞生了很多好战分子。

1979年12月27日,10多万苏联军队入侵邻国阿富汗。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是在重病晚期被任命的。甚至对抗苏联的命令也是苏联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下达的。

苏军兵分两路入侵阿富汗,以奇袭方式对阿富汗进行武装入侵。短短七天,阿富汗国的重要城市和据点全部被攻占,军事占领迅速完成,傀儡政权在上位。

然后,苏军遭到阿富汗人的攻击,继续在阿富汗进行反游击战。在此期间,美国没有袖手旁观,并开始全力援助阿富汗游击队,从而使苏联深深卷入了长达10年的战争。

在苏联和阿富汗连续10年的战争中,苏联没有得到任对苏联有利的战争果实。在这场战争的泥潭中,阿富汗虽然表面上延缓了苏联进攻的步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阿富汗带来了重大危机。

苏联到底为什么入侵阿富汗?苏联攻打阿富汗为什么没有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1.阿富汗王国

阿富汗位于亚洲大陆的腹地。形成了战略上连接印度、中东、中亚等国家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历史上很多强国都试图通过战争占领阿富汗,以阿富汗为跳板,实现其横扫亚洲大陆的宏伟计划。

苏联之所以孤注一掷入侵阿富汗,就在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虽然是一个贫穷的内陆国,但却能轻而易举地靠近印度洋和波斯湾,这无疑是切断西方石油管道,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直通波斯湾这个世界油库,西入伊朗的一个很好的桥梁。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南翼包抄战略上重要的欧洲,甚至从南面穿过巴基斯坦,直下印度洋,推进到马六甲海峡,结合苏联从远东南下的战略。所以阿富汗一直是苏联梦寐以求的。

但阿富汗封闭的环境和传统的社会形态让苏联无处下手,直到1953年,机会来了。

2.红色王子

1953年,阿富汗还是一个王国,但是在这一年,阿富汗发生了一件事。查希尔国王任命了一位新首相,达乌德王子,并决定两人将合作进行改革。

但随着新首相的改革,达乌德的进步主义与封建国王查希尔的地位格格不入,使得国王的权利不断受到达乌德现实的挤压。久而久之,两人关系逐渐疏远,逐渐失控。

正因如此,达乌德王子在阿富汗也有一个著名的头衔,叫做"红色王子"。

作为王子,daud一上任就和苏联取得了联系。为了支持daud,苏联于1954年开始阿富汗提供全面援助。从粮仓到公路,仅一条公路就花了苏联8000万美元,使苏联成为阿富汗的后盾。

阿富汗王国是一个传统的亲美国家。看到苏联的挖墙脚,美国还向阿富汗提供了1亿多美元的援助和几十万吨小麦,试图挽救阿富汗。通过美苏竞争,daud多次利用地缘优势实现双赢。

在苏联和美国的支持下,阿富汗政府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但在激烈的社会改革中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而这正是阿富汗政府所缺乏的。

正因如此,达乌德的改革引起了阿富汗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弹。此外,他还为高震做出了贡献,查希尔在过去和1963年将他解职,结束了著名的"daud十年"。

事情在1976年发生了变化,当时苏联支持达乌德发动政变。达乌德推翻阿富汗国王,建立阿富汗共和国,成为阿富汗真正的领袖。

达乌德上台后,迅速推行了那些年没有实施的改革措施"没收皇室贵族的土地财产,推进国家土地改革和企业国有化"。达乌德的这些改革效果立竿见影,很快引起了全国性的叛乱。

达乌德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彻底摧毁了阿富汗传统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未能很好地配置资源,导致社会经济恶化。很快,全国各地造反,daud几乎得罪了所有阶层。

1978年,阿富汗面临政治危机,苏联抓住机会开始秘密部署,为随后的战争做好了充分准备。直到1979年12月,苏联军队如钢铁洪流般进入阿富汗,随后双方展开激烈交火。

理论上,双方实力悬殊,阿富汗没有胜算。没想到,苏联的悲剧开始了。

3.苏联入侵阿富汗是一场惨败。

1979年12月25日苏联出兵阿富汗空12月27日全面出兵。苏联全国坚持:"我受邀保护阿富汗公民免受中国和美国军队的频繁骚扰"然而,如此赤裸裸的军事入侵在世界各地都遭到了抗议,尤其是与阿富汗关系良好的美国,强烈要求苏联立即撤军。

苏联不仅不听劝告,入侵阿富汗后,还在短时间内通过战争和劫掠获得了阿富汗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控制权,让阿富汗人民非被动。然而,战争远未结束,阿富汗国内两股势力来回徘徊。

美国也不是吃素的,在这期间也不会让苏军夺取阿富汗这块宝地,偷偷开始给苏联"出血",一方面快速有效的训练阿富汗游击队,然后丢给游击队防御空导弹。

毕竟阿富汗山区多,交通不便。苏军严重依赖直升机,毒刺直升机简直不太舒服。阿富汗游击队只需要练习10分钟,就能一举命中苏军直升机,在战斗中赢得了片刻的胜利。

由于反对派武装分子大多还躲在山区进行游击战,他们灵活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对苏军进行有力打击。正因如此,苏联不得不派兵到山区打击武装分子。这场战斗持续了几十年,让入侵阿富汗的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损失巨大。

1980年初,苏联抓住机会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扫荡,目标都是阿富汗武装分子。反对派武装人员利用他们熟悉地形的优势,与苏军展开了山地游击战。在此期间,苏军摩托化部队很难有机会派上用场,在多次战斗中损失严重。最终,苏联被迫停止了进攻任务。

阿富汗反对派武装分子在与入侵的苏军对抗时,不仅得到了西方的强力援助,还依靠伊斯兰世界拥有完整的经济和物资体系,积累了大量物资对抗苏军,从而展开了长期战争。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武装分子主要来自附近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阿富汗难民营。当时,战争开始影响公民,导致500多万阿富汗人生活在那里。

这些难民中有一部分是苏联支持人民民主党推进改革的产物。当时造成了大量的血腥悲剧,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国外生存。

1985年,戈尔巴乔夫声称苏联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这反映了双方死亡人数的差距:"一万苏军阵容在阿富汗杀了100万人"。但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挽回整个败局。戈尔巴乔夫最终根据形势决定,苏联必须以最有尊严的方式迅速撤出阿富汗。

苏军没想到的是,阿富汗人也是一盘散沙,入侵前,反对派都是各自为战。就连最大反对党领袖希克马蒂亚尔和大名鼎鼎的马苏德也发生了争吵,不欢而散,导致政局混乱。恰恰是苏联的大规模入侵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也就是说,苏联对阿富汗政权的干预,看似表明自己是一个大国,实际上却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难缠的对手。不难看出,阿富汗战场是最消耗苏联实力的地方。

相对于苏联为战争的大量消耗,反苏阵营的投入其实很少,但由于苏联资源匮乏,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联与阿富汗战争的背后,是反苏阵营为阿富汗抵抗苏联源源不断地输送物资,才使得阿富汗战争"苏联流血的伤口"没想到苏联的伤口流了10年,等血完全止住,苏联也会分崩离析。

另一方面,在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中,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通常需要苏联的援助。苏联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物资,还需要向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援助。就是在这个空档空不容易被敌人攻击。

1989年,苏联退出。两年后,苏联解体,与美国的战结束。最终苏联不得不签署阿富汗问题日内瓦协议,与阿富汗长达10年的对抗消耗战宣告结束。但此时苏联已经不具备与美国拉锯战后抗衡的能力,因此阿富汗战争被视为苏联外交史上的一大败笔。

从那以后,美国政府也抛弃了阿富汗,一个普什图武装组织很快掌握了局势,才开始支持它,后来变成了"塔利班"。到1997年,塔利班在美国的帮助下完全控制了阿富汗。

911后,阿富汗因窝藏基地组织而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攻击。随后,在美国的帮助下,阿富汗成立了新政府,但这个政府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标签: 阿富汗苏联达乌德

更多文章

  • 霍去病为什么敢登狼居胥山封禅祭天?是汉武帝授意还是羞辱匈奴扬我军威(霍去病为什么可以训服匈奴)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霍去病,匈奴,汉武帝

    说到霍去病,众所周知,这个人真的很猛。他一个人杀了七万多匈奴人,击退匈奴人两千里,所以他那么勇猛,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除此之外,这个事情好像只有帝王级别的人能做,帝王级别的人不一定能做。然后霍去病就是大臣了。他为什么敢去徐山狼舍拜禅?是受汉武帝启发还是打匈奴的时候刚好打到这个位置?让我

  • 从科学角度讲舍利子是什么物质(从科学角度讲舍利子是什么物质类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舍利子,火化,遗迹

    说到"舍利子"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神秘的。当然凡事都要讲究科学,所以今天我们就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和揭秘,看看舍利子是什么,是传说中的仙丹还是一些沉淀的化合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有兴趣的不要错过!问: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舍利子"是什么物质?沙丁鱼和舍利子被所有人视为佛教的珍宝,一般认为只有在一

  • 湘军是怎么绞杀太平军的用了什么战术(湘军为什么打得过太平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平军,湘军,曾国藩

    在日本文学界,我非常喜欢研究中国的政治、历史和汉学。二十世纪的日本"汉学"“中国史”的研究备受关注,一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史学界。鉴于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混乱,日本学者简单地用四个字概括了中国从1840年到1911年的变化,那就是"来自南方的风"。日本学界认为,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再到

  • 三国时期孙坚手下有哪些名将?(孙坚手下名将祖茂)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孙坚,孙权,黄盖

    说起三国时期的孙坚,可能有人不知道他是谁,但你一定知道他的儿子,那就是孙权。孙坚不仅是孙权的父亲,也是吴栋政权的创始人。有了孙坚打下的基础,孙策和孙权后来发展起来。但是,光靠一个人是不够的。那么,孙坚手下有哪些杰出的将领帮助建立了吴栋政权呢?孙坚最后是怎么死的?孙坚(155-191),文学平台,三国

  •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发生火灾是怎么回事(翁丁原始部落起火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佤族,木鼓,原始

    说起翁丁村,这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村民的生活和习惯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翁顶村位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孟郊民族乡。2021年2月14日下午5点40分,翁丁村老宅发生火灾。经全力抢救,初步得到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翁丁村的大火几乎把全村华为烧成了灰烬,这不得不说非常令人痛心。翁丁

  • 生灵涂炭的涂是什么意思(生灵涂炭的涂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前秦,后秦,历史典故

    学校里很多朋友都知道,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这个习语的故事,历史上很多成语都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或者描述一个人。那么关于这个"人生毁了"这幅画是什么意思?这个习语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带着说不尽的痛苦画画是什么意思?汉语拼音“习语”的意思是人们被困在泥塘和火坑中,描述了人们的极端困苦。

  • 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为何忽略了比利时方向?这背后暗藏了什么玄机?(马奇诺防线为什么遗漏比利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法国,法军,英国

    自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连接世界各地的全球秩序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英国凭借其先进的工业实力和海上霸权,成为了能够影响全球事务的主导力量,被称为"英国管治"。但随着1871年普鲁士统一到德国土地上,欧洲的力量平衡被打破,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迅速崛起,向英国的世界霸权发出了越来越强的挑战

  • 古代女性是怎么打扮的?为什么衣服越穿越多?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当时,朝代

    我们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历史悠久,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同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其实每个朝代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以当时的明朝为例,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朝代,明朝出现了很多严格的制度。其实这些都和当时的皇帝朱元璋有关。因为朱元璋出生在当时非常

  • 美国当年为什么会放钱学森回国(美国为什么放钱学森回国)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钱学森,美国,中国

    说起钱学森对中国的贡献,真的是可想而知。没有人能取代他。其实钱学森出国留学,他去的是美国。于是有人要问了,当时美国为什么让钱学森回国?这里有什么故事?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吧!别天真了。钱学森差点死在美国。美国怎么可能轻易让钱学森回国?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进行科技和军事封锁,钱学森冲破种种阻碍才回到

  • 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还是司马师?司马师才是位狠角色(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平陵,司马懿,没有

    高平陵之变改变了曹魏的命运,也让司马嘉成为了三国最后的赢家。其实关于高平陵之变还有一个争议,就是策划高平陵之变的人是司马懿还是司马师。也许很多人把司马懿视为最有心机的一个,但其实他的长子司马师才是最狠的角色。司马师是曹魏新一代血脉最杰出的代表。关键是司马师完全继承了司马懿隐藏的特点,而且比司马懿更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