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的军队编制:卫所军、边军、京军三大营

明朝的军队编制:卫所军、边军、京军三大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31 更新时间:2024/1/25 2:52:39

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的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1380年,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各卫所在外各都司。都督府所管仅是兵籍和军政,不能直接统率军队。军官的选授权在兵部,而军队的调遣和最高指挥权则在皇帝。打仗时,兵部奉旨调兵,并秉承皇帝意旨,任命总兵将官,发给印信。战后,统兵官交还印信,士兵回归原来卫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军队编制方面,自京都至府县,皆立卫所。每卫5600人,置卫指挥使统领;每卫下辖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有兵1120人,指挥官称千户;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每百户所有兵120人,指挥官称百户;百户所下辖二总旗,每总旗下又辖五小旗,一小旗10名兵士。府县各卫归各省都指挥使司管辖,各都指挥使司又分别归统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

京都的卫军分两种,一是五军都督府分统的四十八卫军。明成祖时,定名“五军”,增到七十二卫,并添设三千营和神机营,与五军合称“京军三大营”。三大营是全国卫军的精锐。据估计,洪武后期全国兵额约180万以上,永乐时增至280万左右。

卫所军

卫所制为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卫有军队中,一卫为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

卫所军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

边军

"边军"一词本义指中国历史上的中原古代封建朝的国家或地区交界处戍卫边境的军队,屯居在东西南北四方边境,是从各个地方调上来的精锐部队,担任边防的军队主力,也是各中原王朝最精锐的野战部队。

年与各方游牧民族大战,且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1368年明朝建国,设九大塞王,统辖漠南诸卫所。

永乐之后漠南诸卫所逐渐废除或内迁只剩九边重镇。

九边重镇,是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

京军三大营

五军营:五军营分为中军、左、右掖和左﹑右哨。军士除来自京师卫军外,又调中都留守司及山东﹑河南﹑大宁三都司卫所马步官军轮番到京师宿卫和操练,称为班军。隶属五军营的还有掌随驾马队官军的十二营,掌操练上直叉刀手及京卫步队官军的围子手营,以及幼官舍人殚忠﹑效义诸营。

三千营: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实际人数不止三千,全部为骑兵。分五司,分掌皇帝的旗﹑舆服﹑兵仗金鼓、御用宝物等,是明朝京军的主要机动力量。

神机营:是明代京城禁卫军三大营之一(其两营为五军营及三千营)[6],是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中军分设四司,掖﹑哨各分设三司,掌铳﹑炮等项火器。

隶属该营的还有五千营,掌操演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军。三大营各设提督内臣﹑武臣﹑掌号头官统领。

各军﹑各司分设坐营官﹑把总﹑坐司官﹑监枪内臣﹑把司﹑把牌不一。洪熙时(1425年),命武臣一人总理三大营营政。

平时,五军营练习营阵,三千营练习巡哨,神机营练习火器。

当皇帝亲征时,三大营环守于皇帝大营,一般是神机营居外,骑兵居中,步兵居内。

标签: 明朝军队编制

更多文章

  • 明朝的手工业经济是如何发展的?明朝的手工业包含哪些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手工业经济

    明初,手工业以棉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和造船业等的发展最为迅速。纺纱织布是明初农村的重要家庭副业。洪武年间景德镇有官窑20座,景德镇瓷器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制瓷工艺方面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在矿冶业上,全国官营铁矿有13所。这些铁冶,除炼生铁之外,还炼熟铁和钢。同时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前列。下面趣

  • 西周时期五礼包括什么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周,五礼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就已十分完备,其礼仪制度《周礼》被后世奉为“古制”,延续了几千年。《周礼》中对礼法、礼仪作了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并制定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将“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那么,五礼包括什么礼呢?《隋书‧礼仪志一》:“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

  • 西周五礼之一嘉礼: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脤膰,庆贺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周,嘉礼

    嘉礼是西周五礼之一,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嘉,美、善的意思。后代的帝王登基、太后垂帘、帝王圣诞、立储册封、帝王巡狩等,也属嘉礼。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其主要内容有六:一曰饮食,二曰婚冠,三曰宾射,四曰飨燕,五曰

  • 曾巩的诗词成就:精深,工密,颇有风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曾巩,诗词成就

    曾巩的主要成就在文,亦能诗。存诗400余首,其诗特点是比较质朴,雄浑超逸,含义深刻,略似其文,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但为文所掩,不受重视。他不但善赋体,也有诗长于比兴,形象鲜明,颇得唐人神韵。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的成就最

  • 苏轼的词作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苏轼,词作成就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桃花源记》有什么思想感情?陶渊明是如何写出《桃花源记》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为什么清朝皇帝更偏爱蒙古女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皇帝

    翻开清朝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一条规律:即从清太祖、太宗,到清世祖和圣祖,蒙古曾出过四后、十三妃。那么清朝皇帝为什么偏爱蒙古女子呢?这究竟是真的出于喜爱还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明代后期,蒙古族逐渐分成三大部分:蒙古草原西部至准噶尔盆地一带的漠西厄鲁特各部;贝加尔湖以南、河套以北的漠北喀尔

  • 张良誓死跟刘邦的原因是什么?两人又是如何相识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良,刘邦

    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宰相,父亲也继任韩国二朝宰相,弟死不葬,散尽家资只为复仇,这是张良的家室。出身布衣之家,不会经营也不喜欢双手劳动吃饭,常年游手好闲,后来混得一个亭长小官,额头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宽厚仁爱,不拘小节。这是刘邦发迹前的历史。下面趣历史小编

  • 刘邦是如何从一介布衣当上皇帝的?刘邦使用了哪些权谋手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皇帝

    从一介布衣起兵的刘邦,历经7年,先后灭秦亡楚。成就四百年的汉室天下。在这其中,刘邦的权谋手腕使他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起的很重要的作用。而他的这些手段归结起来有以下的原因。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用人方面熟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刘邦心里知道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有限,

  • 刘备入蜀后有什么执政措施?加强法制,依法治国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执政措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入蜀后的执政措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璋统治下的益州,差不多是无政府状态。摆在刘备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百废待举的烂摊子啊。刘备成了益州牧,新人新气象,需要将益州改弦更张,建设成民富国强、上下团结、奋发向上的抗曹根据地。首先进行的是组织建设。治国重在治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