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即使守住街亭,为何说蜀汉政权也只是延长一些时间而已?

即使守住街亭,为何说蜀汉政权也只是延长一些时间而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30 更新时间:2024/1/24 9:48:57

众所周知,诸葛亮六次北伐,六出祁山,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而这六次其实第一次胜算是最大的,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其不意席卷雍凉三郡,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响应,关中震动,震惊曹魏,可以说是一片形势大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此时对于诸葛亮来说,这个战果已经非不错了。就当时蜀国国力来讲,想一鼓作气灭掉曹魏,无异于天方夜谭,毕竟实力摆在那里。诸葛亮最有希望可突地就是占据陇右,控制住这个北伐隘口,进可攻,退可守,等待时机,养精蓄锐,以图天下。

所以,守住街亭便成了重中之重!陇右天水一带是北伐曹魏的主战场,蜀魏双方为争夺战略要地,三国时期的街亭,具有得失陇右,安危关中的战略地位。街亭之战的胜败,直接关系着北伐的胜败。更况街亭又是粮道,必须的占!

那是咽喉,就像山海关一样,当吴三桂把门打开后,清兵就都争着跑进来闹唤!

诸葛亮,任用马谡镇守战略要地街亭,最终马谡骄傲自大,没能守住街亭,被迫退军。街亭的失守直接导致一出祁山的后果——陇右三郡得而复失,大军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惨败!

即使守住街亭,也只是把蜀汉政权寿命在延长一点点而已,跟大局无关,最终曹魏还是会被司马氏取代,诸葛亮一样会陨落五丈原,原因如下。

1、马谡就算死守住了街亭,那也只是保住了陇右,也能说作为蜀汉前言阵地跟曹魏对抗的资本,注意是对抗的资本,不是逐鹿中原的阵地。而事实上街亭非常难守,保得住一时,也很难长时间保住。

2、诸葛亮心知肚明,北伐成功的几率非常小,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你出门买彩票中500万的几率都大过诸葛亮北伐的几率,原因就是蜀国的人才储备是致命短板,而且从蜀国运粮到诸葛亮的前沿阵地要花费很多时间,而诸葛亮保住了陇右,交通要道就好了很多,运粮,军械,马匹的这些物资,减少路程一半的时间,是有那么百分之五的几率可以跟曹魏“竞争”的突破口。

不过诸葛亮在陇右的军事顺利,是在此前蜀汉8年无战事的背景下突袭的结果,是避开曹魏主力之下的胜利,离建成根据地还差很远,绝不是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响应那么简单。

而事实上诸葛亮第一次出山北伐的时候只有两万人还要分兵,曹魏那边多你蜀汉三倍的兵力防守,而且人家还是集中一点来打。所以前我就说,就算马谡保得住街亭那也只是一时,蜀汉地小,人口少。兵力是三个势力中最弱的,况且,之前还有夷陵之战的失败,十万精锐没了。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不管保不保得住街亭,都无关大局。

标签: 街亭蜀汉

更多文章

  • 马谡失守街亭的后果有多严重?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败而归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街亭

    还不知道:街亭失守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五丈原,六年时间里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表面上来看似乎是攻占了阴平和武都二郡的第三次北伐成果最为显著;事实上第一次北伐才最令人遗憾和可惜,如果马谡能坚守住街亭,支撑到诸葛亮

  • 司马炎为缓解之前的压力,他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炎,政治

    司马炎为缓解之前的压力,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策略。他改善制度,颁布律法,任用人才,使得政治清明,风气良好,形成太康盛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晋律比前代律令的内容有所放宽,“减枭、斩、族诛、从坐之条”,对女子的判处也有从轻从宽的用意。《泰始律》的这些变化,使其在实行

  • 司马炎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终于励精图治开创太康之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炎,太康之治

    太康之治是司马炎统一全国后出现的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历时十年。晋朝建立时内忧外患,既有孙吴威胁,又有曹魏势力的阴影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励精图治,开创太康之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魏咸熙二年(265),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承了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不久,曹

  • 南宋时期,理学为何被钦定为封建正统思想和官方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理学

    南宋奠定了理学在封建正统思想中的主导地位。南宋时期,理学被钦定为封建正统思想和官方哲学,影响了元、明、清三代的思想和学术领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约在南宋开禧年间前后,也就是在金国迁都汴京前后,理学著作陆续传入北方,像尹焞《论语解》、胡安国《春秋传》、张九成《论语解

  • 在南宋时期,当时的都城杭州是怎么发展教育事业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教育事业

    南宋时期,杭州的教育事业也十分发达,当时朝廷在杭州办的学校有太学、武学和宋学,合称三学,其中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宋国子监分太学、宗学、武学三门。太学生为普通士子,宗学生为皇室子弟,武学生是军事人才,合称“三学”。绍兴八年(1138)定都临安之后,

  • 随着御营司的设立,南宋的三衙机构曾有哪些职权?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三衙

    南宋初,随着御营司的设立,三衙机构虽仍存在,但事实上三衙统兵制度已宣告废除,三衙长官降为三支兵马的统兵官,不再享有统辖全国军队的权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高宗时仍保留有班直,充当宿卫,但人数不多。建炎三年诸班直被废,而以御前中军取代。翌年,班直复置,但人数也不多,

  • 南宋初,宋军在整编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屯驻大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屯驻大军

    屯驻大军是南宋的正规军。南宋初,宋军经历了由溃散到整编的过程,逐渐形成五支屯驻大军。后取消各行营护军番号,削减兵力,改名为某州府驻扎御前诸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构成南宋的正规军。南宋初,宋军经历了由溃散到整编的过程,逐渐形成五支屯驻大军。绍兴五年(1135),宋廷颁

  • 锦衣卫的官职有固定人数吗?其最高长官一般由谁来担任?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锦衣卫,官职

    锦衣卫,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是官署名,明朝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之一。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明代腰牌的造型是怎样的?腰牌对锦衣卫来说重要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腰牌,锦衣卫

    腰牌是古代官员日常所佩的身份符信,相当于今天的通行证,因系挂于腰间,故称腰牌。锦衣卫的腰牌不仅是身份的证明,也是出入宫城等核心区域必备的符信凭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代腰牌的造型如同一个圆形铜镜,直径约8.7厘米,上方铸有云形纹饰,中间穿孔,便于系绳悬挂在腰上,以供

  • 从设置及其职能看,宋代幕职、诸曹官的特点有哪三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代,幕职

    宋代州郡行政属官的设置及其职能看,宋代幕职、诸曹官的特点有以下三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与唐朝州官相比,宋代地方行政属官人员有所减少。如幕职诸官由数十人、十数人减为不超过五人,诸曹官由六曹参军且每曹不止一员减为五员以下,一般各在四员以下。因为宋代州级官员的职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