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马谡失守街亭的后果有多严重?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败而归

马谡失守街亭的后果有多严重?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败而归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30 更新时间:2024/1/28 5:09:17

还不知道:街亭失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五丈原,六年时间里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表面上来看似乎是攻占了阴平和武都二郡的第三次北伐成果最为显著;事实上第一次北伐才最令人遗憾和可惜,如果马谡能坚守住街亭,支撑到诸葛亮主力拿下困守天水上邽的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和天水太守马遵所部,那时诸葛亮几路大军一汇合,拿下陇右五郡并不困难。

为了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自刘禅登基后,准备了整整五六年的时间,才趁曹魏主力在东线作战、西线兵力空虚的大好时机下出动大军进攻祁山直扑陇右,短时间内陇右五郡中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纷纷投降,一时之间天下震动,曹真和张郃等名将纷纷赶赴西线,连魏明帝曹叡都御驾亲征至长安。

当时除了郭淮和马遵退守到孤城上邽,以及陇西郡太守游楚仍在抵抗之外,陇右基本上都落入诸葛亮掌控之中。诸葛亮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他以赵云和邓芝的偏师在箕谷吸引住了曹真的主力,自己则率主力围攻郭淮,只要在街亭堵住张郃的援军不让他进入陇右,那么击败郭淮后陇西的游楚也就不足为虑了;不过也有隐患,那就是街亭一定要守住,不能让张郃的援军由此进入陇右,所以街亭的得失成为成败的关键。

与其说是诸葛亮忘记了刘备临终前不可重用马谡的告诫,以及相信马谡的能力和决心,倒不如说诸葛亮有自己的私心,因为马谡和自己一样是荆州派系出身,是自己的心腹嫡系,可是马谡谋略虽然出众,但却没有军功在身,所以诸葛亮考虑再三,放着最合适的人选魏延不用,最终还是选定了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前去镇守街亭,结果马谡据山而守被张郃断了水淹,蜀军自乱张郃一举击溃马谡,曹魏大军自街亭源源不断涌入。

马谡失守街亭后果有多严重?首先,因为诸葛亮兵力分散,自己的主力在上邽,赵云和邓芝在箕谷,马谡和王平又带走了一部分兵力,诸葛亮很谨慎,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派出高翔和魏延一左一右驻守街亭附近以策应马谡,街亭一失守张郃五万大军和击败赵云的曹真主力也尾随而来,诸葛亮面临被分割包围的危险。

其次,曹魏大军进入陇右,退守上邽的郭淮和马遵士气大振,之前投降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也蠢蠢欲动,同时曹魏凉州刺史徐邈也从金城郡南下,对于诸葛亮而言,此时不是保住胜利果实的问题了,而是再不走就有可能走不了了,于是诸葛亮只能全线撤退,之前投降的陇右三郡得而复失,北伐的成果也化为泡影,诸葛亮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虎头蛇尾实在可惜,换成魏延或吴懿守住街亭的可能性很大,只要守住街亭,曹魏大军就无法进入陇右,没有援军到来,诸葛亮击败苦苦支撑的郭淮、马遵和游楚等人并没有多难,陇右五郡迟早是诸葛亮的囊中之物。

陇右五郡在手,就有很大可能拿下整个凉州,那时曹魏的关中就要同时面对来自蜀汉陇右和汉中两个方向的压力,不说诸葛亮一定可以拿下关中,但是凉州和益州在手,蜀汉的生存空间将会得到大大拓宽,之后的任何一次北伐都没有这第一次北伐如此接近成功!

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诸葛亮自己要承担很大责任,当时他身边并非无人可用,起码久经沙场的魏延和吴懿比马谡更为合适,只能说是诸葛亮的私心葬送了大好局面,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蜀汉的大业,在战后斩杀马谡的那一刻,诸葛亮一定在后悔:悔不该用马谡!

标签: 诸葛亮街亭

更多文章

  • 司马炎为缓解之前的压力,他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炎,政治

    司马炎为缓解之前的压力,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策略。他改善制度,颁布律法,任用人才,使得政治清明,风气良好,形成太康盛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晋律比前代律令的内容有所放宽,“减枭、斩、族诛、从坐之条”,对女子的判处也有从轻从宽的用意。《泰始律》的这些变化,使其在实行

  • 司马炎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终于励精图治开创太康之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炎,太康之治

    太康之治是司马炎统一全国后出现的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历时十年。晋朝建立时内忧外患,既有孙吴威胁,又有曹魏势力的阴影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励精图治,开创太康之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魏咸熙二年(265),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承了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不久,曹

  • 南宋时期,理学为何被钦定为封建正统思想和官方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理学

    南宋奠定了理学在封建正统思想中的主导地位。南宋时期,理学被钦定为封建正统思想和官方哲学,影响了元、明、清三代的思想和学术领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约在南宋开禧年间前后,也就是在金国迁都汴京前后,理学著作陆续传入北方,像尹焞《论语解》、胡安国《春秋传》、张九成《论语解

  • 在南宋时期,当时的都城杭州是怎么发展教育事业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教育事业

    南宋时期,杭州的教育事业也十分发达,当时朝廷在杭州办的学校有太学、武学和宋学,合称三学,其中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宋国子监分太学、宗学、武学三门。太学生为普通士子,宗学生为皇室子弟,武学生是军事人才,合称“三学”。绍兴八年(1138)定都临安之后,

  • 随着御营司的设立,南宋的三衙机构曾有哪些职权?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三衙

    南宋初,随着御营司的设立,三衙机构虽仍存在,但事实上三衙统兵制度已宣告废除,三衙长官降为三支兵马的统兵官,不再享有统辖全国军队的权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高宗时仍保留有班直,充当宿卫,但人数不多。建炎三年诸班直被废,而以御前中军取代。翌年,班直复置,但人数也不多,

  • 南宋初,宋军在整编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屯驻大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屯驻大军

    屯驻大军是南宋的正规军。南宋初,宋军经历了由溃散到整编的过程,逐渐形成五支屯驻大军。后取消各行营护军番号,削减兵力,改名为某州府驻扎御前诸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构成南宋的正规军。南宋初,宋军经历了由溃散到整编的过程,逐渐形成五支屯驻大军。绍兴五年(1135),宋廷颁

  • 锦衣卫的官职有固定人数吗?其最高长官一般由谁来担任?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锦衣卫,官职

    锦衣卫,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是官署名,明朝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之一。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明代腰牌的造型是怎样的?腰牌对锦衣卫来说重要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腰牌,锦衣卫

    腰牌是古代官员日常所佩的身份符信,相当于今天的通行证,因系挂于腰间,故称腰牌。锦衣卫的腰牌不仅是身份的证明,也是出入宫城等核心区域必备的符信凭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代腰牌的造型如同一个圆形铜镜,直径约8.7厘米,上方铸有云形纹饰,中间穿孔,便于系绳悬挂在腰上,以供

  • 从设置及其职能看,宋代幕职、诸曹官的特点有哪三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代,幕职

    宋代州郡行政属官的设置及其职能看,宋代幕职、诸曹官的特点有以下三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与唐朝州官相比,宋代地方行政属官人员有所减少。如幕职诸官由数十人、十数人减为不超过五人,诸曹官由六曹参军且每曹不止一员减为五员以下,一般各在四员以下。因为宋代州级官员的职能有了

  • 诸曹官的职权在唐末五代被侵夺,宋代时哪些职能得到恢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曹官,宋代

    宋代州级行政属官由幕职官和诛曹官两部分组成,诛曹官有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和司户参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官阶体系中,录事参军与县令并称令录;司理、司法、司户三参军称“判司”,与县主簿、县尉并称判司簿尉,系选人最低阶层。在职事官体系中,作为州郡属官,诸曹官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