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炎为缓解之前的压力,他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司马炎为缓解之前的压力,他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99 更新时间:2024/1/14 20:13:42

司马炎为缓解之前的压力,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策略。他改善制度,颁布律法,任用人才,使得政治清明,风气良好,形成太康盛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晋律比前代律令的内容有所放宽,“减枭、斩、族诛、从坐之条”,对女子的判处也有从轻从宽的用意。《泰始律》的这些变化,使其在实行中能够起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用,有利于巩固司马氏的江山。《晋书·刑法志》称其“蠲其苛秽,存其清约,事从中典,归于益时”。

改章易制

司马炎称帝后,总结前代亡国的教训,认为曹魏政府束缚、防范宗室,导致皇帝孤立无援。为了屏卫皇室,晋武帝实行五等封爵之制,把大批同宗的叔侄弟兄封作王。晋武帝即位之始一次封王二十七人,以后又陆续增封,总计达五十七王,并允许诸王自选王国内的长吏。晋武帝还委任几位宗王统领重兵,出镇许昌、邺城、长安等处的战略要地,用以拱卫首都洛阳。宗王出镇是晋武帝加强宗室权势的重要措施,对以后西晋的政局影响极大。

由于凭借朝臣、士族的支持,晋武帝才得以建立西晋政权,所以对拥戴有功的大臣和世家大族极力照顾。比较突出的是,他为防止功臣之间为官职高下而引起纷争,杂糅上古及汉代“三公”的名目,在中央政府设置品级极高的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等职,号称“八公”,成为历史上鲜见的因人设官的典型。

此外,他对臣下也大加分封,前后受封的异姓公侯多至五百余人。按照规定,各等封爵的食邑标准是被封地区民户全部赋税的十分之一,后又扩至三分之一。当时,在蜀汉灭亡后不久,晋武帝为了稳定巴蜀人心,又任用了一批原在蜀汉供职的官吏为朝官。晋武帝没有采取“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用手法,而是采取拉拢、收买人心的办法,稳定各级官吏,以确保社会稳定地过渡。

颁布律法

泰始四年(268)正月,晋武帝批准颁行新律。这部晋律始编于司马炎父亲司马昭辅佐魏政期间。当时司马昭命贾充、羊祜杜预等人参考汉律、魏律开始编纂,到晋武帝建立西晋后不久完成。因颁行于泰始年间,故又称《泰始律》。张斐、杜预为该律作注解,经晋武帝批准“诏颁天下”,注与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该律又名《张杜律》。

《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南北朝乃至隋唐的法律无不打上它的烙印。它以宽简著称,是中国古代立法史上由繁入简的里程碑。晋律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通行于全国的法律,并被东晋和南朝所沿用,也是这一时期承用时间最长久的一部法典。

选拔人才

在用人方面,晋武帝尽量不计旧怨,用某些原属于曹魏集团的官吏。太常丞许奇的父亲许允,因参与魏主废黜司马师的密谋,事泄被杀。晋武帝认为许奇有才,便不顾别人反对,把他提升为祠部郎。以后,他还选用了一批原在蜀汉政府任职的人,其中包括著名的学者谯周、文立等人以及诸葛亮孙子诸葛京

标签: 司马炎政治

更多文章

  • 司马炎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终于励精图治开创太康之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炎,太康之治

    太康之治是司马炎统一全国后出现的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历时十年。晋朝建立时内忧外患,既有孙吴威胁,又有曹魏势力的阴影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励精图治,开创太康之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魏咸熙二年(265),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承了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不久,曹

  • 南宋时期,理学为何被钦定为封建正统思想和官方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理学

    南宋奠定了理学在封建正统思想中的主导地位。南宋时期,理学被钦定为封建正统思想和官方哲学,影响了元、明、清三代的思想和学术领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约在南宋开禧年间前后,也就是在金国迁都汴京前后,理学著作陆续传入北方,像尹焞《论语解》、胡安国《春秋传》、张九成《论语解

  • 在南宋时期,当时的都城杭州是怎么发展教育事业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教育事业

    南宋时期,杭州的教育事业也十分发达,当时朝廷在杭州办的学校有太学、武学和宋学,合称三学,其中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宋国子监分太学、宗学、武学三门。太学生为普通士子,宗学生为皇室子弟,武学生是军事人才,合称“三学”。绍兴八年(1138)定都临安之后,

  • 随着御营司的设立,南宋的三衙机构曾有哪些职权?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三衙

    南宋初,随着御营司的设立,三衙机构虽仍存在,但事实上三衙统兵制度已宣告废除,三衙长官降为三支兵马的统兵官,不再享有统辖全国军队的权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高宗时仍保留有班直,充当宿卫,但人数不多。建炎三年诸班直被废,而以御前中军取代。翌年,班直复置,但人数也不多,

  • 南宋初,宋军在整编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屯驻大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屯驻大军

    屯驻大军是南宋的正规军。南宋初,宋军经历了由溃散到整编的过程,逐渐形成五支屯驻大军。后取消各行营护军番号,削减兵力,改名为某州府驻扎御前诸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构成南宋的正规军。南宋初,宋军经历了由溃散到整编的过程,逐渐形成五支屯驻大军。绍兴五年(1135),宋廷颁

  • 锦衣卫的官职有固定人数吗?其最高长官一般由谁来担任?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锦衣卫,官职

    锦衣卫,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是官署名,明朝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之一。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明代腰牌的造型是怎样的?腰牌对锦衣卫来说重要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腰牌,锦衣卫

    腰牌是古代官员日常所佩的身份符信,相当于今天的通行证,因系挂于腰间,故称腰牌。锦衣卫的腰牌不仅是身份的证明,也是出入宫城等核心区域必备的符信凭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代腰牌的造型如同一个圆形铜镜,直径约8.7厘米,上方铸有云形纹饰,中间穿孔,便于系绳悬挂在腰上,以供

  • 从设置及其职能看,宋代幕职、诸曹官的特点有哪三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代,幕职

    宋代州郡行政属官的设置及其职能看,宋代幕职、诸曹官的特点有以下三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与唐朝州官相比,宋代地方行政属官人员有所减少。如幕职诸官由数十人、十数人减为不超过五人,诸曹官由六曹参军且每曹不止一员减为五员以下,一般各在四员以下。因为宋代州级官员的职能有了

  • 诸曹官的职权在唐末五代被侵夺,宋代时哪些职能得到恢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曹官,宋代

    宋代州级行政属官由幕职官和诛曹官两部分组成,诛曹官有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和司户参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官阶体系中,录事参军与县令并称令录;司理、司法、司户三参军称“判司”,与县主簿、县尉并称判司簿尉,系选人最低阶层。在职事官体系中,作为州郡属官,诸曹官分掌

  • 唐朝推行均田制以后,历代对均田制的评价都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均田制,唐朝

    历代对均田制的评价都是相当正面,但实际实行中始终是容纳了土地私有,并未主观上强行征用当时地主等私有土地,而是将官田分而民用,故有史家评称均田制乃地主经济中的一种折冲。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而且均田制实行,先决条件是朝廷需有大量土地掌握在手中。北朝时承接了五胡十六国战争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