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录了什么簪花典故?

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录了什么簪花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75 更新时间:2024/1/20 8:30:06

《水浒传》里的男人除了“一枝花”蔡庆,别的男人也喜欢戴花的。燕青“腰间斜插名人扇,鬓畔常簪四季花”,阮小五“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杨雄“鬓边爱插翠芙蓉”,周通“鬓边插一枝罗帛像生花”,就连小喽啰们也“头巾边乱插着野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西门庆生性风流,爱沾花惹草,他卖弄风骚可以理解,其他的那些汉子们,个个性格彪悍,满脸横肉,却头戴鲜花,妖娆多姿,想想就觉得不伦不类,滑稽可笑。

宋朝人爱花之甚,早已超乎我们的想象。

《鹧鸪天·上元》描述:“日暮迎祥对御回,宫花载路锦成堆。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奏舜乐,进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

元宵节,举国欢庆,君民同乐,人人头戴鲜花,处处姹紫嫣红,仿佛置身花的海洋,杨万里对这一绚丽场景作了非常形象的描述:“春色何须羯鼓催,君主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姜夔也有诗曰:“万数簪花满御街,圣人先自灵景回。不知后面花多少,但见红云冉冉来。”

宋徽宗想必更爱花,每次出游回宫,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马”,身边的宦官宫女,随从侍卫,皆赐花簪戴。宋徽宗还规定,赐给贴身护卫每人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有宫花锦袄者,才能自由出入大内。那朵小花儿,就如现在中南海的通行证。

《水浒传》中“柴进簪花入禁苑”,宋徽宗上元节出游,宫禁值班人员“幞头边各簪翠叶花一朵”,柴进骗了一朵混进了睿思殿。

彼时簪花,俨然成为上层社会身份的标识和等级的象征了,接受皇帝或权贵赏赐的花,则更是一种身份与殊荣。社会各个阶层,为了得人心,取政绩,获利益,拉关系,相互赠花是一种必要的公关手段。身份越尊贵,赐予的鲜花也越珍贵。“此乃官家所赐,不可弃之”,就像珠宝碧玉一样珍藏着。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爱花簪花到了极致,逐渐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潮流时尚。

君王推崇的簪花到了至高的地位,上升为非常重要的礼仪制度。

《宋史·礼》记载:“前二刻,御史台、东上阁门催班,群官戴花北向立,内侍进班齐牌,皇帝诣集英殿,百官谢花再拜。”皇帝召集朝会,戴花更是百官必须履行的程序。

每逢婚庆,节日,寿辰、祭祀等大型活动时,每人头上插戴着各种各样的花,场面及其隆重。据《宋史·舆服志》记载“簪戴”:“幞头簪花谓之簪戴。中兴郊祀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花。恭谢日亦如之”。

沈括的《梦溪笔谈·补笔谈》还记录了一个有趣的簪花典故。

北宋时期,韩琦任扬州太守,他家的后花园种植了一株芍药,盛开时花瓣呈红色,一圈金黄蕊围在中间,俗称“金缠腰”,也叫“金带围”。

一次,王珪、王安石两个人来到扬州,韩琦便邀他们一同观赏此花。当时韩琦还邀请了另外一位官员前来,正巧这位官员身体不适,就临时邀了路过此地的陈升之参加。几个好友品酒赏花,当时正好花开四朵,应了四花之瑞的吉祥,“至中筵,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甚为盛集。后三十年间,四人皆为宰相。”

这就是有名的“四相簪花”的故事。金带围也由此成为吉瑞之花,传说此花一开,主人就会官运亨通。后来这一段佳话被许多文学名家所提及,艺术家也时常把“四相簪花”作为创作题材,“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就曾以主题绘制了一幅《四相簪花图》条轴和一幅《金带围图》扇面。

在这个故事里,“金带围”只是噱头,是精神寄托而已,背后的根源是人们追求荣华富贵,奢侈生活的美好愿望,其中,还有官本位的封建执念控制着人们的思想。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每个朝代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不同,因此对事物的认知和领悟会呈现多种姿态。缘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等不同的气象,从而生发出诸多摇曳多姿,耐人寻味的文化风貌。

标签: 沈括簪花

更多文章

  • 古代对官员退休有没有特别的规定?宋朝对退休官员是什么待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官员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规定退休年龄的国家之一,早在《礼记》中就明确提到:“大夫七十而致事”,70岁也就是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当然,这个并不是强制的,只不过是一种约定俗成。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退休年龄才改为60岁,即:“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但是朱棣继位以后,又给改了回来。按照古人的平均寿命来算,

  • 免战牌的起源能够追溯到什么时候?真的能起到作用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免战牌,作用

    免战牌顾名思义就是在古代战争时期,向敌人表示停战的一种标志,当参战一方在战场上处于被动状态时,这块牌子就会被挂起来,便可以中止战斗,等到双方做好准备后,再取下免战牌,出来继续对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免战牌的起源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能够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在战场这

  • 为何蜀汉是三国第一个灭亡的政权?这三人的存在有很大的责任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汉,三国

    一件事能不能成关键在于人,一个王朝能不能兴盛也在于人。人才得当能成大事,人才不当却也会坏了事。刘备得到诸葛亮相助之后,犹如鱼得到清澈甘甜的水一般,从此蜀汉事业蒸蒸日上,得以在乱世有了立足之地。虽然刘备奋斗一生总算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但对手不容小觑,北方的曹操和东吴的孙权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下面趣历史小

  • 清朝的12条救灾制度中,比较行之有效的有哪几条?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救灾制度

    清朝立国近300年,各类灾荒层出不穷。为此,清朝建立了一系列救灾制度。这些救灾制度都比较完备,考虑得也很周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清会典》记载:“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赋;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

  • 古代的驸马能纳妾吗?是否像达官贵人一样纳妾没有限制?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驸马,纳妾

    古代人都有三妻四妾,只要男子家中富裕,纳妾没有限制。驸马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是公主的夫婿,那么中国古代的驸马能纳妾吗?是否像达官贵人一样纳妾没有限制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朝历代的驸马都是可以纳妾的,没有任何一个朝代例外。但是一般达官贵人,如果他所纳的妾受宠的

  • 唐朝是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为何面对吐蕃却和亲甚至城下之盟?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吐蕃

    从高祖李渊时代,唐朝就与高原上的新崛起势力吐蕃战争不断,双方为了争夺河西、关中、西域,甚至唐朝龙兴之地陇右,互相厮杀百余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宗时期,因文成公主和亲,唐朝与吐蕃相安无事,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友好。而高宗李治登基之后,吐蕃在边界不断挑衅,双方屡屡冲突。

  • 西汉能出如此多的明君,最重要的一点是与什么密切相关?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汉,明君

    自刘邦建立西汉,到王莽篡位建新朝,在西汉的二百一十年间,这个王朝共出现了十二位帝王。其中,光是贤明赞誉千古未绝的帝王,就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和汉宣帝刘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刘家能出如此多明君,首先便与其时

  • 为何在说战国哪一国的实力最弱时,燕国是最没有争议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燕国,战国

    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对于战国七雄来说,要说哪一国的实力最强,可能还有所争议,比如在战国初期,魏国

  • 如若朱标不英年早逝,他儿子朱允炆的皇位是否会坐得更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标,朱允炆

    朱标,朱元璋的长子,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就封其为太子,对他可谓是很溺爱,朱元璋曾说皇子有很多,可儿子就一个。可惜天不随人愿啊,朱元璋不得不把他对朱标的爱转移到孙子朱允炆身上。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如若朱标不英年早逝,他儿子朱允炆的皇位是否会更稳?首先朱元璋为朱标安排了豪华的治国团队,文有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 清朝文人边寿民:好友题咏多为惋惜“英雄”老去,宏图“空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边寿民,清朝

    据丁志安所藏二图题咏抄本题《泼墨图》者80人,题《苇间书屋图》者50人。众多同时代人的题咏,是探索、研究边寿民其人其诗其画的珍贵资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程嗣立题《泼墨图》云:“苇间主人何所有?秃笔一枝墨一斗。十指夺得化工心,生气遂令君公走。东涂西抹日不停,怪怪奇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