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雍正上位后,出现的“八王逼宫”事件究竟是真是假?

雍正上位后,出现的“八王逼宫”事件究竟是真是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92 更新时间:2023/12/6 7:05:10

相信大家应该都有看过《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吧,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把雍正这个皇帝表现的非常开明,然而在这部电视剧中,雍正上位后,就出现了“八王逼宫”事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历史上真的有“八王逼宫”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雍正王朝》中,所谓的“八王议政”逼宫时间,首先在时间上就对不上。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八爷党的几位阿哥,包括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伙同关外的四位铁帽子王,以及权臣隆科多,先文谏,后武谏,以恢复“八王议政”的祖制为由,对雍正实施逼宫。

这件事情完全是影视文学作品的杜撰,历史上是没有这回事的,时间对不上就是一个最为直接的佐证。

剧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在查抄八阿哥胤禩的时候,有一张封条上赫然写着“雍正十二年”。如果是在真实历史上的雍正十二年(1734年),别说逼宫事件的发生,就连几个主要参与人都已是不在人世了。

而事实上,作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清朝时期,出现这样的逼宫事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在雍正朝时期。

大清王朝在入关之前,八旗旗主王爷享有很大的权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这是努尔哈赤在创立八旗制度以及“四大贝勒”共同议政制度的时候留下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由旗主贝勒推举继任者和接班人这种的议会推选制度下的必然产物。

但是自顺治皇帝亲政以来,就开始不断反思多尔衮专政情况的出现,以及满洲贵族议会制度的种种弊端,于是开始了削弱八旗旗主以及皇室宗亲的权力和势力,最为典型的体现就是顺治临终前,并没有安排皇室成员辅政,而是选择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进行辅政,为的也就是控制和削弱宗亲的实力。

到了康熙时期,上书房成为了实际的内阁,并且任命大学士承担宰相的职责,不断削弱满洲贵族议会的权力范畴,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而到了雍正朝时期,通过建立军机处、发展密折专奏制度等一些列举措,彻底将君主专制推向了巅峰,帝王掌握有绝对的权力。此时的宗室和八旗旗主,甚至是“铁帽子王”们,如果没有皇帝的任用,他们头上的各种头衔,就只是一个荣誉体系,并没有实际的权力。

所以,在这个时候任何朝臣、宗室、贵族势力,都已经完全不能对皇权形成挑战,所谓的“逼宫”事件也就根本不会发生。

况且,雍正自登基开始,就对八括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在内的,参与了“九子夺嫡”的政敌们展开了残酷的打压和排挤,非常短的时间内就稳固了皇权,稳定了朝堂局势,并且完成了朝堂与地方官员的换血工作,所以,八阿哥等人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实力去逼供雍正。

标签: 雍正八王逼宫

更多文章

  • 面对李承乾、李泰的争储风波,李世民为何果断废掉他们?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承乾,李泰

    公元643年4月,当李承乾、李泰争储风波彻底爆发后,当时已在位17年的李世民绝对没想到,自己英明一世,竟然也会犯下与父亲李渊的同样的错误,差点经历了人生中第二次骨肉相残的悲剧。而果断废掉这两个儿子,既是他的补救措施,也是对过往的反思,最终确实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现代常说“傻狍子”,那么“狍子犯傻”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现代,傻狍子

    人们常说“傻狍子”,为什么说狍子傻呢?比如说,和它一起的同伴被打中了,它不但不会跑,而是会跑过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就被猎人捉住了。看到人类也不会跑,而且有车撞过来都不知道躲,反而跟着车的灯走。如果它们被吓到了,屁股上的白色的毛就会炸开成心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古代遇到需要打仗时,为何军队容易出现缺粮的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缺粮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战事。为了应对这些战事,那不同的势力主或者说国家的君主便会非常注意组建能拿来抗敌的军队。而军队人数众多,为了能更好地跟敌人抗衡,国家或者势力主怎么也得让兵将吃饱才行。既如此,那他们怎么也该时刻注意保障粮食的充足供应。可实际上,有资料显示,古代很多国家或者势力主每

  • 在宋朝时期,雁门关这里上演了哪些悲壮的边塞战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雁门关

    在山西忻口以北的雁门山处,有一处天下雄关。在古代,此关作为天险抵挡着数不尽的北部塞外游牧民族的侵袭,从春秋战国的胡服骑射,到唐代的北镇突厥,直至家喻户晓的守关忠烈杨家将的故事,都在这里上演,这便是被誉为历史上的中华第一关——雁门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由于此关屹立于险

  • “桑梓”这个词语代指家乡,那么古代为何会植桑树和梓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桑梓,古代

    古人在写作时,经常会用“桑梓”这个词语来代指家乡,其实这种用法早在千年以前就已形成,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这样的用法。那桑梓为什么会指家乡呢?并不是因为桑梓的古音是家乡,而是因为古人会在自己家旁种植桑树和梓树。古代,桑梓被视为生命之树,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桑树和梓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长期闲居在家时,他如何对猫起了兴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陆游,猫

    说起陆游老先生,我们的印象一般是这样的:爱国标兵。整日介想着收复中原。勤奋小达人。一辈子写了上万首诗。催泪扛把子。一曲《钗头凤》,哭煞无数人。然而,你以为故事就到此为止了嘛?才不是嘞!陆老先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其实是这样滴:没错,他还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铲屎官!下面趣历史就来扒一扒,陆老先生是如何一步步沦为

  • 刘备为何却在临终前对诸葛亮说,万万不可重用赵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赵云

    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阳篡汉建立魏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建立吴国。这三个政权的相继建立,标志着华夏大地东汉时期的结束,从此进入了三国鼎立的时期。在这历史时期人才辈出,名臣、武将更是家喻户晓,明朝初年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将这一历史时期,写成长篇小说《三国演

  • 都说“秦晋之好”,晋国为何却成为了秦国最大的阻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国,秦国

    许多人都听说“秦晋之好”这个成语,说的是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的关系非常亲密,两国之间多次联姻,建立起了盟友的关系。可是许多人并不了解,在秦国发展的过程中,晋国成为秦国最大的阻碍,双方多次交战,而秦国败多胜少,其东进中原战略遭到遏制。那么,晋国和秦国之间有哪些恩怨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在关羽死后,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都被谁占为了己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青龙偃月刀

    襄樊战役是关羽的高光之战,因为在这一战中,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同时这一战又是关羽的落幕之战,关羽在被东吴以及曹魏两方夹攻的情况下,最终兵败麦城,当关羽从麦城突围的时候,却不慎被东吴小将马忠用绊马索绊倒被俘遭擒,最后被孙权下令斩杀,自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纵观关羽的一生战绩颇多,斩颜良诛

  • 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西凉军为何愿意报仇攻入长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董卓,西凉军

    董卓在东汉末年可谓是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他出生于陇西临洮,早年喜欢行侠仗义,经常到凉州羌人部落游玩,结交了一帮羌人首领,为他后来的发迹打下了基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卓在成年后,参与了抵御匈奴游牧民入侵的战争,董卓率领军队击败了来犯的匈奴人,并通过后来的一系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