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夏侯渊和关羽虽然相隔千里,但他们的死有着什么联系?

夏侯渊和关羽虽然相隔千里,但他们的死有着什么联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74 更新时间:2024/1/17 23:06:57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夏侯渊和关羽相隔千里,他们的死却互相呼应,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是奇妙的,有时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就会让历史的车轮转变方向。在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两位人物,他们的生死,让历史完全改变了模样。这两个人就是夏侯渊和关羽。他们两个人虽然相隔千里,但是他们的死却有着内在的联系。

一、夏侯渊之死。

夏侯渊是曹操最信任的手下之一。他是曹操的亲族,从曹操起兵之时就跟随曹操,为曹操屡建战功。曹操最信任,能力最强的将领就只有三人,那就是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这三人是曹操能够放心将重兵托付的将领。在夏侯惇受伤,转为偏重治理地方的官员后,曹操在战场上就只能更倚重夏侯渊。

夏侯渊也不负曹操的众望。在平定关陇和汉中的战役中,夏侯渊表现出众。他充分发挥了自己身先士卒,敢打敢拼的特点,一举将名将马超驱逐出了西凉。在曹操夺取汉中,撤回关东的时候,将夏侯渊留下,镇守汉中。

从曹操的安排,我们就能够看出曹操的战略思想。曹操依然是守住所得的地盘,等待刘备和孙权反目的时机。在淮南,曹操派了夏侯惇坐镇在合肥背后。在襄樊则有曹仁镇守。在汉中,曹操就交给了夏侯渊。

可是曹操留下夏侯渊守卫汉中,也给刘备留下了可乘之机。夏侯渊虽然堪称名将,可是他的军事能力比起刘备相差甚远。再加上汉中与益州唇齿相依,刘备要保有益州,就必须占领汉中。因此,刘备听取了法正的建议,出动益州的所有兵马,来争夺汉中。

在汉中之战的初期,夏侯渊连续击退了刘备派来的部将,让刘备遭受了挫折。刘备只得亲自出征,与夏侯渊交手。夏侯渊在和刘备交手的过程中,暴露了他急躁的缺点,被黄忠在定军山斩杀,曹军也因此大败。

等到曹操率领援军赶来的时候,刘备已经占据了有利态势。刘备对曹操的军队自信地说,曹操虽然亲自到来,也不会有什么能为了。果然曹操无法和固守的刘备交手,只得撤兵。汉中就此落入刘备手中,直到蜀汉灭亡。

二、夏侯渊之死带来的后果,成全了关羽的大功。

夏侯渊的死,导致了曹军在汉中的大败,让曹操丢失了汉中。但是,夏侯渊的死,对曹操造成的危害并非仅此而已。如同“蝴蝶效应”一样,夏侯渊的死,严重影响到了千里之外的襄樊战场。

在曹操撤军之后,刘备进位汉中王。他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使得关羽拥有了先斩后奏的权力。关羽敏锐地发现了襄樊方向的战机,发动了襄樊之战。这些战机的出现,都和夏侯渊的死有关。

首先,是襄樊地区曹军的兵力不足。在襄樊地区这个曹操的战略支点,竟然只有曹仁的七八千人马防守。关羽一次就出动了三万人马,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这是因为夏侯渊战死,为了挽救汉中的危局,曹操被迫在他的控制区进行了动员,抽调了一切可以抽调的兵力。襄樊地区的兵力也被曹操抽走大半。

其次,是关羽在围攻襄樊的时候,曹操无法亲自率军来救援襄樊。这是因为曹操的身体在当时已经有病,无法迅速地从汉中赶回襄樊。在襄樊战役进行得紧锣密鼓的时候,曹操却还和他的主力滞留在关中。这样一来,就严重影响了战机。

第三,曹操无法对襄樊一次性派出优势兵力的援兵,只能采取添油战术,分批次地向襄樊派遣援军。这是因为曹操只对自己宗族的将领信任,大批的兵力除了自己带领,就只给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带领。而这三个人中,曹仁被困樊城,夏侯惇身体也是有病,剩下的夏侯渊则已经战死沙场。这样一来,曹操在关中空有优势兵力,却无人统帅,只能分批地向襄樊增援,给关羽创造了可乘之机。

于禁作为曹操的左将军,假节钺的将领,曹操也只给了他三万人马。于禁和曹仁兵力加在一起,也对关羽的兵力不占优势,更何况关羽还拥有一支精锐的水军。这样,在汉水暴溢的情况下,于禁的战败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后来,在曹操回到洛阳,才给徐晃增派了大批兵力,阻止了关羽的攻势。这一切,都是夏侯渊之死带来的不良后果。关羽也因此抓住战机,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假如不是出现意外情况,关羽至少可以用水军控制汉江,夺取汉江南岸的襄阳。这样一来,关羽与曹仁隔江对峙,加上水军优势,曹仁是无法长期相持的,只能撤走了事。

三、关羽之死带来的后果,让蜀汉一蹶不振。

夏侯渊之死产生的影响,造成了关羽在襄樊地区的辉煌胜利。可是福兮祸之所伏,关羽在襄樊的大胜,反倒敲响了他失败的丧钟,还连带蜀汉政权也一蹶不振。

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曹操曾考虑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这个时候他的手下司马懿劝说他,说关羽的胜利,必定是孙权不愿意看到的。让曹操拉拢孙权,一起对付关羽。曹操采纳了孙权的建议,双方一拍即合,一起夹攻关羽。

当时的关羽在大胜之余,已经忘记了自己发动襄樊之战的初衷。他的眼睛死死盯着樊城,准备拿下樊城后,再扩大战果。但是,在徐晃的大军赶到后,他的愿望已经难以实现了。就算是这样,关羽依然不愿意撤退。甚至是得到孙权要袭击荆州的消息,还是犹豫不决。最终酿成了大祸。

孙权趁关羽主力集中在襄樊之际,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当关羽率军队撤回的时候,他的部下得知自己在江陵的家眷都落入了东吴之手,并且还得到了东吴的照顾。因此,关羽的部下都失去了战心,纷纷离散。关羽无法收拾败局,只得走保麦城。在突围逃往西川的途中,关羽被东吴伏兵擒获,随即被杀。

关羽之死,直接宣告了《隆中对》的失败。本来诸葛亮和刘备商定,在夺取荆州和益州后,兵分两路北伐。关羽的这支主力是出荆州攻打宛洛的一支。可是,随着关羽被杀,荆州丢失,这支主力全军覆没。这就使得《隆中对》的设想破灭了。

而且,关羽之死对蜀汉的危害还不仅仅如此。关羽之死还给蜀汉与东吴带来了一场战争。在蜀汉建立后,刘备亲自率领蜀军主力,发动了讨伐东吴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战。在这次战争中,刘备将本来准备北出秦川的那支主力投入了战场。可是在最初取得了一定战果后,吴军在陆逊的指挥下,后撤并转入防御。在长期对峙后,陆逊抓住刘备布阵上的破绽,用火攻打败了刘备。

经过这一次战役,刘备亲自率领的那支蜀军主力也覆灭了。不过东吴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它也损失了上万人马。这样,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只有坐山观虎斗的曹魏捡了便宜。这样,东吴和蜀汉再也无力与曹魏争夺天下了。

结语:

历史的蝴蝶效应十分奇妙,一个人或者事件就能改变历史走向。夏侯渊的死让曹操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直到襄樊之战时达到了顶峰。如果不是东吴插手,当时的情况还真难以预料。这也是曹操在派夏侯渊守汉中时想象不到的。

而关羽之死造成的影响更大。他的死不但使得蜀汉丢失了荆州的基地,还让蜀汉丢失了一支多年准备的主力。更为致命的是,他的死还引发了夷陵之战,使得蜀汉与东吴两败俱伤。蜀汉经过连续的失败,一度陷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如果不是诸葛亮力挽狂澜,蜀汉的情况就很危险了。这样的后果,也是关羽取得水淹七军胜利时根本想不到的。

标签: 夏侯渊关羽

更多文章

  • 面对天下公认的第一武将,张飞为何如此有恃无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武将,张飞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飞屡次挑衅最强武将吕布,他的底气从何而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吕布是一对死对头。尤其是张飞,屡次三番的挑衅吕

  • 明明都是白手起家,为什么吕布最后被骂作三姓家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布,三姓家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都是投靠他人,为何吕布被骂作三姓家奴,而刘备却被称为英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时期,天下一片混乱。这种情况下,各路诸侯竞相崛起,

  •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不再重新整顿军队,反而转入防御?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赤壁之战,曹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在赤壁惨败后,为何将军队主力撤回北方,对孙刘联军采取守势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在此之前,曹操率领大军

  • 夷陵之战给蜀汉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使得刘备病死白帝城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夷陵之战,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受了多大的损失,以至于动摇了蜀汉的根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撕破盟约,背信弃义的袭取了荆州,并擒杀

  • 从历史记载来看,为何说卤城之战是一场众说纷纭的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卤城之战,战役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卤城之战是一场众说纷纭的战役,造成这种结果的是因为历

  • 郡国官学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详解其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郡国官学,汉朝

    郡国官学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汉代的郡国学校,是指以行政区划郡、国为范围的地方官学。蜀郡守文翁,对于创建郡国学有显著成就。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学校简介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推行儒家的仁政之说,重视教化。他任蜀太守期间,为改变当地落后的风习(蛮夷风),选拔县郡

  • 关羽为什么要给诸葛亮写信?是怕地位受到马超威胁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关羽,诸葛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名将马超投奔刘备,关羽远在荆州,为何给诸葛亮写信询问马超能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是刘备最信任的武将,在刘备夺取西川的时候,将荆州

  • 为何说联吴抗魏才是蜀汉谋求生存发展的唯一正确战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联吴抗魏,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夷陵之战让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刘备为了一统天下,究竟该怎么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建立政权之后,为何刘备对诸葛亮的意见也多有不听?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诸葛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从言听计从到有所选择,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转变,背后隐藏了什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已经成为历

  • 郡国并行制的起源于哪里?发展的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郡国并行制,汉朝

    郡国并行制的起源于哪里?发展的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起源汉朝郡国并行制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