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郡国官学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详解其发展史

郡国官学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详解其发展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27 更新时间:2023/12/5 23:38:05

郡国官学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汉代的郡国学校,是指以行政区划郡、国为范围的地方官学。蜀郡守文翁,对于创建郡国学有显著成就。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简介

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推行儒家的仁政之说,重视教化。他任蜀太守期间,为改变当地落后的风习(蛮夷风),选拔县郡小吏中的优秀之士,派遣京师,受业博士,学习儒经和汉代的律令,学成归蜀,从而引进了中原先进的文化。

与此同时,文翁又在城都市创设官立学府(谓之学宫),收招生徒,免除他们的徭役,学成之后,授以重任。他还采取了各种诱奖进学的办法,取得相当的社会影响。

文翁兴学,有显著的成就。此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为了统一全国的政治思想,他诏令全国:郡国皆立学校官。虽然郡国学未能普遍设立,但是,作为由朝廷统一管辖的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学,却由此而产生。

郡国学校的建立。汉代的郡国学校,是指以行政区划郡、国为范围的地方官学。蜀郡守文翁,对于创建郡国学有显著成就。

发展历程

太学建立之后,郡国负有举荐博士弟子的职责,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之下,汉代的地方官学进一步发展起来。至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由于王莽的提倡和主持,朝廷颁布了地方官学制度,汉代的郡国学才得以普遍设立,并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

郡国学校的建制。汉代的地方官学与行政区划是相一致的,分别称为学、校、庠、序。由课程设置可知,学与校程度相当,有经师之设;庠与序程度相当,有《孝经》师之设,比学、校低一级。有的专家认为,学、校大致属于中学,庠、序大致属于小学。

当然,这都不是今天所说的中、小学,只是就其教学程度的高低差别而言的。汉代地方学校的教官,其供奉相当于卒史。

汉元帝时,由于郡国学有所发展,朝廷颁布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汉书·儒林传》)。说明郡国经师俸禄大约为百石,俸月为十六斛,享受中等官吏的待遇。汉代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地方学校的隶属关系,记载不详。郡文学多为学者名流担任。

东汉还有文学祭酒(或学官祭酒)的职称。郡文学增进地方教育的事迹,史籍亦有记载。汉代郡文学,有可能为兼管地方文教的行政长官,这一建制延续到三国。清代学者黄本骥在《历代官职表》中标示:西汉的郡文学和东汉的文学祭酒,相当于后世的府儒学教授,官居校、学经师之上,看来也是教学与行政兼管。乡的《孝经》师则隶属于司隶校尉(《后汉书·百官四》)。

平帝时,由于王莽的提倡,在郡国又设立了专门教育皇亲宗室的宗师,尊称为宗卿师.东汉时期,郡国学设置比较普遍,边陲辟壤都建了学校,例如西北的武威、东北的辽东、西南的九真(即今越南河内以南)等地都设立了郡国学。这在古代社会,是件很了不起的大事,说明汉代统治阶级对教育是相当重视的。

郡国学校以社会教化为宗旨,这鲜明地体现在各地立学设教的目的。

例如文翁,是为了改变蜀地辟陋有蛮夷风的状况才在蜀地兴学的。再如丹阳太守李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后汉书·李忠传》)。宋均任辰阳长时,为了改变当地信鬼神的陋习而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后汉书·宋均传》)。

郡国学是这样,庠序之教更是这样,《孝经》师和乡三老都致力于一乡的教化。地方学校既讲教化,因此特别重礼行礼。我国古代学校祭祀孔子即由此而兴。据史书记载,一些郡守都曾令文学、校官、诸生演习礼容,借以引导地方的礼仪教化。

致使汉代的地方学校都有春秋飨射文礼和升降揖让之仪,成为朝廷推行社会教化的基地。这在当时,的确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除行礼之外,汉代的地方学校也学习经书。郡太守有的延请名师教授生徒,有的则亲自授徒讲学。

汉代的地方官学也有考问经学,根据成绩优劣,斟酌授官的事。应当提到的是,在韩延寿的主持下,郡国之学还有都试讲武,设斧钺旌旗,习射御之事(《后汉书·文苑列传》)。由此可知,汉代的地方学校,尚属草创阶段,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办学以推行道德教化为主,学习儒经,注重礼教。

标签: 郡国官学汉朝

更多文章

  • 关羽为什么要给诸葛亮写信?是怕地位受到马超威胁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关羽,诸葛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名将马超投奔刘备,关羽远在荆州,为何给诸葛亮写信询问马超能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是刘备最信任的武将,在刘备夺取西川的时候,将荆州

  • 为何说联吴抗魏才是蜀汉谋求生存发展的唯一正确战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联吴抗魏,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夷陵之战让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刘备为了一统天下,究竟该怎么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建立政权之后,为何刘备对诸葛亮的意见也多有不听?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诸葛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从言听计从到有所选择,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转变,背后隐藏了什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已经成为历

  • 郡国并行制的起源于哪里?发展的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郡国并行制,汉朝

    郡国并行制的起源于哪里?发展的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起源汉朝郡国并行制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

  • 当初公孙瓒为什么会不用赵云,反而将他拱手送给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公孙瓒,赵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赵云堪称三国完美的武将,可他为何舍弃公孙瓒,投奔到刘备阵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了两位主人公,一位是关羽,

  • 如果曹爽不投降司马懿并交出兵权,还有一战的可能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爽,司马懿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高平陵政变时,桓范建议曹爽兄弟做殊死抵抗,他们能战胜司马懿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的魏嘉平元年,魏朝发生了一起震惊天下的事变,

  • 曹操当初对汉室忠心,但他的心思是从什么时候改变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汉室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原本只想当汉征西将军的曹操,究竟何时何地何事,让他改变了初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也被一些

  • 曹操为何没有利用当时蜀中空虚的机会,袭取西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西川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占领汉中后,没有趁势继续夺取西川,是不是他的战略失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率领军队主力开始攻打盘踞汉中的张鲁。

  • 北伐形势一片大好,为何孙权不配合关羽在淮南发动攻势?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关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襄樊之战中,关羽胜利在望之时,为何孙权不配合关羽反而袭击荆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在这次战役中

  • 朱元璋设立的社学具体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设立的社学具体指的是什么?府、州、县每五十50家要设社学一所,用于招收八到十五岁的民间儿童入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儿童入学后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同时必须兼读《御制大诰》、明朝律令,另外还要讲习社会之礼。明朝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