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华”二字起源于何处?为何一直沿用至今?

“中华”二字起源于何处?为何一直沿用至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90 更新时间:2023/12/7 8:56:38

众所周知中华二字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图腾,那么“中华”二字起源于何处?为何一直沿用至今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分裂的华夏大地自春秋时期开始就形成大小诸侯割据的局面,到了战国时期,随着诸侯们争霸的升级,分裂的中原大地形成了七个较强的诸侯并立的局面,秦国便是其中之一。

秦国最初只是一个小国,但自从秦孝公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完成了变法强国之路。商鞅为当时的秦国打造了一系列严苛的法令和政治制度,完成了政治体制上的改革,自变法后,秦国的实力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虽然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杀,但商鞅推动的改革却保留了下来,此后的几代秦国国君励精图治,灭巴蜀吞义渠,一步步累积实力,秦国完成了从边缘国家到可争天下的强国的转变。

到了嬴政即位时期,秦国已经累积了足够的实力,自赵国被灭后,东方诸国再无抵挡秦国虎狼攻势的实力,在公元前221年,秦国尽灭诸国,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千秋大业。

统一大业完成后,嬴政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嬴政又为他的新帝国设立了一系列法令和标准,改分封为郡县,统一货币度量衡等,兴修水利,筑造长城,将华夏文明带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标榜自己千秋的功业,嬴政给自己发明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称号,那便是“皇帝”,在他看来,自己的功业盖过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十分适合此称号,从后世来看,嬴政也的确配得上这前无古人的霸气称号。

除了发明“皇帝”这一开创性的称号外,秦始皇还为中国取了一个霸气磅礴的名字,那便是“中华”。

“中华”是一个复合词,二字中的“中”取自“中原”,“华”取自“华夏”,“中华”二字意为地处中原的华夏地区。

“中原”二字用于地理方位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在黄帝打败蚩尤后,将天下分为九个州,地处中央的豫州也被称为“中州”。

上古的豫州地区存在有肥沃的三块平原地带,其一为河洛地区,指的是黄河与洛河交汇为中心的平原地带,这里是上古中国的中心地区。其二指黄淮平原,由黄河和淮河冲积而成,上古时期这里水草丰茂,多良田。其三是指南阳盆地,这里与黄淮地区一样,是适宜耕作的肥沃地区。

因此在以农耕为主的上古时期,处于天下正中又多肥沃良田的豫州地区便被称为“中原”。此外,在广义上的中原地区也泛指整个黄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带,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原”一词也渐渐从地理概念演变为一个文化概念。

在历代的古籍中可以得知,“华夏”一词有美好,盛大的意思,服章之美意为华,礼仪盛大意为夏。在汉族这个称谓诞生以前,华夏族一词则泛指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民。

华夏族源于上古时期的炎黄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随后经历了三皇五帝时期,中原地区建立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之后“夏”字也便有了中国之意。

夏朝灭亡之后,“夏”有有了夏朝遗民之意,在商朝末年,周人联合夏朝遗民等其他部落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周朝。而在周朝,凡是遵从周礼的人都被称为华族人,而分封出去的诸侯国则被称为“诸华”或是“诸夏”。

因此自周朝时期开始,华夏一词变成了生活在中原文化圈内各族人民的统称,而后经历秦汉时期的统一,华夏一词也正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所以“中华”一词其实包含了两个含义,“中”指代的是上古时期中国人民生活的土地,而“华”字则指代的是自炎黄部落到周朝时期生活在中国的诸多部落和民族。

汉代时期,“中华”一词曾出现在天文古籍《天文经星·中宫》中,此书中记载,东藩四星中的第二星名曰次相,处在中华东门的方位。中华东门则是传说的天宫太微垣东边的天门。

此后的历史中,“中华”一词的含义多为代指中国,或是中原人民,区别于边域的夷狄。在元末时期宋濂写的讨元檄文中曾提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也是此意。

如今“中华”一词有了新的含义,不仅用以代指如今的中国或是生活在中国的各个民族,也指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们,只要我们心有华夏,无论去往何处,都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是中华民族。

标签: 中华上古

更多文章

  • 夏侯渊和关羽虽然相隔千里,但他们的死有着什么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夏侯渊,关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夏侯渊和关羽相隔千里,他们的死却互相呼应,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是奇妙的,有时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就会让历史的车

  • 面对天下公认的第一武将,张飞为何如此有恃无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武将,张飞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飞屡次挑衅最强武将吕布,他的底气从何而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吕布是一对死对头。尤其是张飞,屡次三番的挑衅吕

  • 明明都是白手起家,为什么吕布最后被骂作三姓家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布,三姓家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都是投靠他人,为何吕布被骂作三姓家奴,而刘备却被称为英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时期,天下一片混乱。这种情况下,各路诸侯竞相崛起,

  •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不再重新整顿军队,反而转入防御?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赤壁之战,曹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在赤壁惨败后,为何将军队主力撤回北方,对孙刘联军采取守势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在此之前,曹操率领大军

  • 夷陵之战给蜀汉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使得刘备病死白帝城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夷陵之战,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受了多大的损失,以至于动摇了蜀汉的根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撕破盟约,背信弃义的袭取了荆州,并擒杀

  • 从历史记载来看,为何说卤城之战是一场众说纷纭的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卤城之战,战役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卤城之战是一场众说纷纭的战役,造成这种结果的是因为历

  • 郡国官学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详解其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郡国官学,汉朝

    郡国官学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汉代的郡国学校,是指以行政区划郡、国为范围的地方官学。蜀郡守文翁,对于创建郡国学有显著成就。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学校简介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推行儒家的仁政之说,重视教化。他任蜀太守期间,为改变当地落后的风习(蛮夷风),选拔县郡

  • 关羽为什么要给诸葛亮写信?是怕地位受到马超威胁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关羽,诸葛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名将马超投奔刘备,关羽远在荆州,为何给诸葛亮写信询问马超能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是刘备最信任的武将,在刘备夺取西川的时候,将荆州

  • 为何说联吴抗魏才是蜀汉谋求生存发展的唯一正确战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联吴抗魏,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夷陵之战让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刘备为了一统天下,究竟该怎么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建立政权之后,为何刘备对诸葛亮的意见也多有不听?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诸葛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从言听计从到有所选择,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转变,背后隐藏了什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已经成为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