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夷陵之战给蜀汉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使得刘备病死白帝城

夷陵之战给蜀汉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使得刘备病死白帝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4/1/15 12:27:59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受了多大的损失,以至于动摇了蜀汉的根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撕破盟约,背信弃义的袭取了荆州,并擒杀了关羽。接着曹操病死,继承他王位的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建立了曹魏政权。刘备为了名正言顺地完成他匡扶汉室的事业,随之也在成都登基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刘备亲自率军,向东吴发起了讨伐。可是不幸的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给了名不见经传的东吴将领陆逊。蜀军损失惨重,刘备也败退到白帝城,并最终病死在那里。

我们从各方面的历史记载可以看到,夷陵之战对蜀汉政权的打击是致命的。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这个时期蜀汉政权局势的评价,那就是“天下三分,益州疲惫,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那么,夷陵之战究竟给蜀汉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使得蜀汉政权到了危急存亡的地步呢?

一、夷陵之战对蜀军造成的损失。

夷陵之战的失败,首先造成的是蜀军的损失。对于刘备率领的蜀军数量,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四五万、七八万乃至七十万的。按照当时的情况,应该以四万多人比较合理。在刘备进军途中,他还派马良到武陵郡动员当地少数民族武装,数量大约也有万人之众。因此,刘备这一次讨伐东吴的兵力总共有五万多人。

虽然看起来蜀汉在这一仗中,兵力上只损失了五万多人,可是这对蜀汉造成的影响却是灾难性的。这是因为,这一支军队是蜀汉最后的战略机动力量,是刘备看家的武装。我们可以从这支武装在战役中的表现,看到它的战斗力。

在这次战役中,刘备面对的敌军数量,实际上是超过蜀军的。陆逊直辖的军队就超过了五万人,还不算他背后在荆州的后援军队。可是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陆逊根本不敢和刘备正面交锋。当刘备派吴班以几千人在平地立营挑战的时候,陆逊坚决不允许部下出战。刘备看陆逊不上当,才率领八千军队从埋伏的山谷中撤出。

我们从战役初期,蜀军的表现,就可以看到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在战役初期,蜀军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刘备亲自指挥和陆逊交手时,居然想以八千精锐就消灭陆逊五万大军。这是因为,这支军队是刘备亲自挑选训练的精锐,为的是完成《隆中对》中北伐秦川的战略任务的主力。

在《隆中对》里,刘备和诸葛亮准备以关羽率领荆州主力攻打宛洛,而刘备率领益州主力出兵秦川。刘备在入川后,将留在荆州的主力大部分调入益州。他率领这支军队打败了曹操留在汉中的军队,击退了曹操亲自率领的主力。在夺取汉中后,他厉兵秣马,准备北伐中原。这支军队中,就包含有名将张飞率领的万人精锐。他和他的军队被部署在阆中,作为北伐的主力。

在东吴袭取荆州后,关羽和他的军队覆灭,这使得蜀汉仅仅剩下了在益州的这支主力。为了讨伐东吴,刘备只能重新调整部署,将准备北伐的军队调到东线,包括张飞的那支主力军。我们可想而知,这样一支久经战阵的精锐,战斗力是远远超过东吴的军队的。这也是陆逊千方百计,躲避与刘备正面交手的原因。

但是,这一支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刘备连营七百里,建立了四十多个营寨。这些营寨被陆逊以火攻攻破,除了向宠一营保持完整,其他的都损失殆尽。史书上记载,说刘备的军队“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不过,即便如此,蜀军也依然给吴军造成了过万的损失。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除了在战场上的损失,在江北防备魏军的黄权所部一万多人,也因为退路被吴军切断。黄权为了不当东吴的俘虏,率领所部投降了魏朝。武陵郡的少数民族军队也被东吴镇压。至此,刘备率领的蜀汉最后一支战略机动部队,在这次战役中丧失殆尽。这样的损失,使得蜀军伤了元气,一时之间,蜀军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二、夷陵之战对蜀汉的军政人才造成的损失。

在夷陵之战后,面对蜀汉军队上的惨重损失,刘备让诸葛亮在成都紧急开设军营,训练新军。可是虽然经过诸葛亮的努力,又组成了一支十万之众的军队,但是在战斗力上和刘备率领的军队相差太远。在街亭之战中,虽然诸葛亮率领的蜀军在各方面都占优势,可是被张郃率领的魏军主力一击即溃。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是在这支军队里,缺乏有作战经验的优秀将领,失去了军队的灵魂。

刘备作为一代枭雄,他的识人用人的能力也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在他的手下,他提拔任用了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魏延这些将领。这些将领从无名小卒干起,都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将领。在这些将领逐渐老去的时候,刘备又注重选拔了大批的年轻将领,来作为蜀军的接班人。比如他收的义子刘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年轻将领,在这次夷陵之战中都粉墨登场,有着不俗的表现。

在这次战役中,刘备提拔的武将张南、冯习、赵融、廖淳、傅彤都战死沙场,杜路、刘宁则投降了东吴。在文臣中,马良、程畿等人也纷纷战死。但是,让刘备遭受的最严重的人才损失,则是黄权的投降。

这是因为,刘备在讨伐东吴的时候,便为下一步占领荆州后的战略做了准备。为了击破东吴,占领荆州之后,迅速恢复对荆州的统治,抵抗曹魏和东吴的夹击,刘备带领了一整套的荆州的军政班子。为了保护这套军政班子,刘备将他们安排在危险性最小的黄权的军中。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战役失败,黄权向曹魏投降,这批军政人才就此丧失了。

据史书记载,曹丕对这批军政人才的投降喜出望外。他对这些人进行了三国时期最大的一次封赏。这些人员包括黄权和刘备任命的南郡太守史郃等三百一十八人,曹丕封黄权为镇南将军,列侯。对于史郃等四十二人也都封为列侯,其他的封为将军郎将的有一百多人。这批军政人才的丧失,给蜀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夷陵之战的损失对蜀汉政权的影响。

我们从以上的评述,就可以看到夷陵之战对蜀汉政权的危害是何等的严重。在军队上,蜀军最后的骨干损失殆尽,优秀的将领也所剩无几。可以说,蜀军一时间丧失了战斗力。当时各个地方的反叛势力蠢蠢欲动,多处都爆发了叛乱。尤其是南方的叛乱更是严重,由于蜀军缺乏战斗力,这场叛乱几年后才被诸葛亮亲自平定。

由于年轻将领损失很大,使得蜀军的将领出现了年龄的断层。没有老一辈将领带领指导,年轻的将领缺乏作战经验,这一切都严重的影响了蜀军的战斗力。诸葛亮在接手蜀军后,只得依据蜀军的具体情况,为蜀军量身打造了八阵图。蜀军的作战方针变成了,先求不可胜,然后求敌之可胜,也就是采取防守反击的战术。这使得蜀军的作战特点被敌人抓住,诸葛亮的多次北伐都变成对峙的结果。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和夷陵之战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政权建设上,这次战役损失的军政人才,对原本人才匮乏的蜀汉政权可谓雪上加霜。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实际上是一个外来的入侵政权。这个政权中,占优势的还是荆州派的人员。可是这一次战役失败,使蜀汉的军政人才损失大半。尤其是黄权带领投降曹魏的人员,大部分都是荆州派人士,这对蜀汉政权的组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诸葛亮为了蜀汉政权的稳定,不得不在人员的使用上有所偏重。可是由于人才缺乏,可供他的选择不多。由于在朝廷中,荆州派的人士不能占到数量上的优势,这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一切,都给蜀汉政权留下了后遗症。在曹魏灭蜀的战役中,当邓艾突入蜀汉的腹心地区,打败了诸葛瞻的最后抵抗。这时,刘禅最后无奈投降,也和益州派人士不想继续抵抗的情绪有关。

结语:

夷陵之战是刘备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刘备投入了手中最后的家底,想要夺回荆州。为此,他甚至将准备在荆州行使政权的军政班子,也带在了军中。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次关键的战役中,他战败了。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失败得十分彻底,他丧失了大部分的军队,将多年积攒的军事物资也付之一炬。更让他痛惜的是,他选拔培养的大批军政人才也付之东流。这给蜀汉政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蜀军暂时失去了强大的战斗力,益州多处叛乱,政局不稳。一时间,蜀汉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这也就是诸葛亮说的危急存亡之秋。

虽然在诸葛亮的努力下,蜀汉恢复了稳定,并且在重新组织编练新军后,诸葛亮发动了多次北伐。但是由于夷陵之战的损失,蜀汉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能力。诸葛亮虽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无力回天,病逝在北伐的途中。

标签: 夷陵之战蜀汉

更多文章

  • 从历史记载来看,为何说卤城之战是一场众说纷纭的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卤城之战,战役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卤城之战是一场众说纷纭的战役,造成这种结果的是因为历

  • 郡国官学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详解其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郡国官学,汉朝

    郡国官学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汉代的郡国学校,是指以行政区划郡、国为范围的地方官学。蜀郡守文翁,对于创建郡国学有显著成就。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学校简介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推行儒家的仁政之说,重视教化。他任蜀太守期间,为改变当地落后的风习(蛮夷风),选拔县郡

  • 关羽为什么要给诸葛亮写信?是怕地位受到马超威胁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关羽,诸葛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名将马超投奔刘备,关羽远在荆州,为何给诸葛亮写信询问马超能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是刘备最信任的武将,在刘备夺取西川的时候,将荆州

  • 为何说联吴抗魏才是蜀汉谋求生存发展的唯一正确战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联吴抗魏,蜀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夷陵之战让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刘备为了一统天下,究竟该怎么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建立政权之后,为何刘备对诸葛亮的意见也多有不听?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诸葛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从言听计从到有所选择,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转变,背后隐藏了什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已经成为历

  • 郡国并行制的起源于哪里?发展的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郡国并行制,汉朝

    郡国并行制的起源于哪里?发展的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起源汉朝郡国并行制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

  • 当初公孙瓒为什么会不用赵云,反而将他拱手送给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公孙瓒,赵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赵云堪称三国完美的武将,可他为何舍弃公孙瓒,投奔到刘备阵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了两位主人公,一位是关羽,

  • 如果曹爽不投降司马懿并交出兵权,还有一战的可能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爽,司马懿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高平陵政变时,桓范建议曹爽兄弟做殊死抵抗,他们能战胜司马懿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的魏嘉平元年,魏朝发生了一起震惊天下的事变,

  • 曹操当初对汉室忠心,但他的心思是从什么时候改变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汉室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原本只想当汉征西将军的曹操,究竟何时何地何事,让他改变了初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也被一些

  • 曹操为何没有利用当时蜀中空虚的机会,袭取西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西川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占领汉中后,没有趁势继续夺取西川,是不是他的战略失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率领军队主力开始攻打盘踞汉中的张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