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韩非的全部理论都源于谁?他在《韩非子》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韩非的全部理论都源于谁?他在《韩非子》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82 更新时间:2024/1/7 19:31:35

战国时代,秦国是法家的天堂。秦人尊法守法,秦国以法家治国理政,秦军因法家改革而强大。因此,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多在秦国有较高的地位,也容易有较大的作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到了战国晚期,当商鞅等人的光辉早已逝去的时候,李斯来到了秦国,法家再次放出光辉。如果说李斯是法家中的实干派,那不久后来到秦国的韩非,就是法家中的学术派。

韩非是韩国新郑人,是韩王室的公子之一,被后世称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据《史记》的记载,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李斯精于“帝王之术”,而韩非对“刑名法术之学”十分精通。但韩非有一个天生的缺陷,就是讲话结巴。因此他不擅长辞令,但他的文章写得十分好。嬴政就是在看到他的著作后,才决定攻打韩国,将他“请”过来的。

韩非生活的时代,韩国积贫积弱,时刻处于秦军的“监护”之下。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希望韩王能采用他的法家主张,改变当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当时的韩王昏庸无能,韩非的主张并未被采纳。韩非说这时的韩国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

于是他便退而著书,写出《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名篇,这些文章,都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现代人大多认为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却认为韩非是阴谋学家,因为《韩非子》中很大一大部分都是关于阴谋的。但是,《韩非子》中的思想远非“阴谋”二字所能概括。韩非在他的这部著作中,提出了许多即使在现在看来也十分可贵的主张。

在《韩非子》中,韩非对法家的前期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扬弃,推动了法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他指出,申不害和商鞅的学说,最大的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其次就是“未尽”,他说“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

在韩非看来,申不害的“术”不够彻底,而商鞅的“法”也不够彻底。因此,在《韩非子》中,韩非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国家要想治理好,君主必须善用权术,同时臣下也必须要遵纪守法。在韩非看来,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要“审合刑名”。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严刑重罚,以期达到以刑止刑的目的。

此外,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推翻了“刑不上大夫”的主张,提倡“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是对商鞅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对于清除当时的旧贵族特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韩非的全部理论都源于荀子“性恶论”的思想。在他看来,人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利益关系,“畏诛而利庆赏”是人的共性。所以,君主的主要职责就在于利用“刑”和“德”,使民众畏威归附。君主要顺利做到这一点,只靠法和术不行,还必须要有“势”做后盾。“势”,即权势。所谓“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为天子能乱天下”。韩非的术和势的理论,包含许多阴谋权术在里面,这也是人们抨击法家“刻薄寡恩”的主要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非对法家的贡献其实并不大,至少不是开创性的。法家“教民耕战,富国强兵”的思想是商鞅开创和发扬光大的,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开疆拓土得益于此,但韩非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并不大。“法不阿贵”这个成语是韩非说出来的,但早在商鞅时期,秦国实际上就已执行了,不然太子的老师也不会获罪。这种“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做法,对古代社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但实际上韩非也没有贡献什么。

标签: 韩非《韩非子》

更多文章

  • 颜真卿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何能让唐朝三军都为之痛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真卿,唐朝

    建中四年(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唐德宗李适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秘密上奏,“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坚决要求留下他。河南尹郑叔则也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回答说:“圣旨能逃避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如何重塑朝纲?当时的统治者是哪位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真卿,安史之乱

    安禄山乘虚派史思明、尹子奇急攻河北一带,各郡又沦陷,只有平原郡、博平郡、清河郡防守坚固。但人心惶惶,不能再振奋起来。颜真卿经与众人商议,于至德元载(756年)十月,放弃平原郡,渡过黄河,走崎岖小路到凤翔拜见李亨,李亨任命他为宪部尚书,又调任御史大夫。此时,朝廷正处于混乱状态,但颜真卿仍像平常一样按法

  •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在明清小说中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节,明清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备受推崇,除了对世情百态有入木三分的刻画之外,还有的就是对当时的民风民俗进行了详细描述,使今人得以到当时的社会生活也有初步的了解。那么,明清时期的贵族、商贾之家是如何过年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置办年货,准备祭祖进入腊月之后,年味越来越浓

  • 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峰之一,唐朝人对春节有什么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春节

    春节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新春万物复苏,三阳开泰,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而春节历经数代王朝,其习俗在历代也各有其异同,有些习俗至今已经消失。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峰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唐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唐承隋制,混乱的南北朝时代被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

  • 渭水之盟发生时唐朝处于什么时期?历史上对渭水之盟有何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渭水之盟,唐朝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多少皇帝借鉴的典范。但众所周知的是他皇位的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而是杀了身为太子的哥哥之后,逼着他的父皇传位于他的。也正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引起了外族突厥的侵犯。渭水之盟是他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一个传颂万世的事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郦食其是刘邦最为优秀的外交家,除了刘邦本人谁敢杀他?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郦食其,刘邦

    郦食其是刘邦最为优秀的外交家,也是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总之,在刘邦手下也算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刘邦手下谋士如云中排名第五(前四位:萧何、张良、韩信、陈平),而且在外交的位置上无人能出其右,这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耄耋老人来说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刘邦倚重的老人,

  • 藩镇是用来平定一些叛乱的,为何却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藩镇,唐朝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

  •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它与察举制有着什么根本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科举制度,察举制

    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一、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众

  • 最早的盖头最早出现在古代哪个时期?它最初的用途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盖头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传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

  • 礼崩乐坏是什么?它对西周的统治有着怎样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礼崩乐坏,西周

    其实每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发展都是需要保存和一定延续,如果出现过一定的断接时间,那么可能会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研究探索带来许多的问题以及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的礼乐文化起源于上古时代。礼,源自祭奠天神特定的行为准则;乐,源自上古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