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玄宗时期三王冤情最终平反了吗?又是何时平反的?

唐玄宗时期三王冤情最终平反了吗?又是何时平反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82 更新时间:2024/1/22 19:13:12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唐玄宗——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朝第六位皇帝,以开创“开元盛世”和与大美女杨贵妃的爱情著称于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另一个主人公武惠妃(699年-737年),是李隆基早年的宠妃(那时还没有杨贵妃),父亲是恒安王武攸止,母亲是郑国夫人杨氏——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因父亲早逝,得到武则天庇荫自幼于宫中长大。

李隆基即位后,武氏得宠。宫中对她的礼节等同皇后。她为李隆基生下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寿王李瑁是其第一个长大成人的儿子,也是李隆基第十八个儿子。注意,是第十八个儿子哟,不是第一个!非嫡非长,因而没有被立为太子。被立为太子的是他二哥李瑛(706-737年)。

本该与太子位绝缘的李瑁,因为母亲的缘故,卷入了一场阴谋。武惠妃同中国古代所有后妃一样,内心极度渴望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于是,悲剧诞生了。

武惠妃渴望儿子李瑁被立为太子,她女儿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揣摩惠妃的心意,便开始每天观察李瑛有何短处,并向武惠妃进谗言。于是武惠妃向唐玄宗哭诉太子结党营私,想要谋害她与寿王李瑁母子。

唐玄宗震怒,意欲废太子。但经中书令张九龄劝谏,此事遂作罢。不久,张九龄罢官,以李林甫取代其位。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杨洄向武惠妃报告说太子与弟弟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个和太子妃薛氏之兄薛锈共谋异事。惠妃便设计派人去召三人入宫,谎称宫中有贼,想请他们帮忙,并让他们带甲入宫。

三兄弟毕竟年轻,不知是计,一口应承下来。武惠妃接着又告诉李隆基:“太子跟另外两个王爷穿铁甲进宫,恐怕要谋反了!”这触动了封建帝王敏感的神经,于是李隆基派人察看,惊见三人果真带甲入宫,急忙找宰相李林甫商议。

而早就被武惠妃收买的李林甫漫不经心地说:“这是陛下的家务事,不是臣等应该干预的。”

此事最终结果便是李隆基下令:太子、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民,赐死;薛锈——流放。

据史料记载,大家都知道三王是冤枉的,但却没有任何人为这三位皇子上疏。最后,从武惠妃死后李隆基追赠她皇后之位,谥曰“贞顺皇后”,并陪葬敬陵,还建庙祭祀等一系列举动看,作为父亲的李隆基根本没有意识到仨皇子是被冤枉的。

就这样结束了?

三王冤情最终平反了么?又是何时平反的?

三王的冤情最终还是平反了,但那时直到安史之乱李隆基被下课后,由继任者,三王的弟弟唐肃宗李亨登基予以平反的。李亨不仅为仨哥哥平了反,还严惩了本案的凶手——废除了武惠妃皇后祠享。

但这一切都已经是唐肃宗乾元年间的事了,已经过去几十年。

而且,要不是惠妃的宝贝儿子寿王的老婆,大名鼎鼎、名垂千古的大唐第一美人杨玉环因被李隆基夺走而让李隆基觉得不太方便再立寿王为皇太子,那么三王的悲剧,恐怕只能人后人凭吊了!

作为父亲,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还一杀就杀三个,这等手笔,不仅足以让生活在开元盛世那个春天的群臣,噤若寒蝉,恐怕就是今之观众,也会不忍吧!

标签: 唐玄宗三王冤情

更多文章

  • 韩非的全部理论都源于谁?他在《韩非子》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非,《韩非子》

    战国时代,秦国是法家的天堂。秦人尊法守法,秦国以法家治国理政,秦军因法家改革而强大。因此,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多在秦国有较高的地位,也容易有较大的作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到了战国晚期,当商鞅等人的光辉早已逝去的时候,李斯来到了秦国,法家再次放出光辉。如果说李斯是法家

  • 颜真卿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何能让唐朝三军都为之痛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真卿,唐朝

    建中四年(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唐德宗李适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秘密上奏,“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坚决要求留下他。河南尹郑叔则也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回答说:“圣旨能逃避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如何重塑朝纲?当时的统治者是哪位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颜真卿,安史之乱

    安禄山乘虚派史思明、尹子奇急攻河北一带,各郡又沦陷,只有平原郡、博平郡、清河郡防守坚固。但人心惶惶,不能再振奋起来。颜真卿经与众人商议,于至德元载(756年)十月,放弃平原郡,渡过黄河,走崎岖小路到凤翔拜见李亨,李亨任命他为宪部尚书,又调任御史大夫。此时,朝廷正处于混乱状态,但颜真卿仍像平常一样按法

  •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在明清小说中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节,明清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备受推崇,除了对世情百态有入木三分的刻画之外,还有的就是对当时的民风民俗进行了详细描述,使今人得以到当时的社会生活也有初步的了解。那么,明清时期的贵族、商贾之家是如何过年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置办年货,准备祭祖进入腊月之后,年味越来越浓

  • 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峰之一,唐朝人对春节有什么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春节

    春节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新春万物复苏,三阳开泰,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而春节历经数代王朝,其习俗在历代也各有其异同,有些习俗至今已经消失。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高峰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唐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唐承隋制,混乱的南北朝时代被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

  • 渭水之盟发生时唐朝处于什么时期?历史上对渭水之盟有何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渭水之盟,唐朝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多少皇帝借鉴的典范。但众所周知的是他皇位的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而是杀了身为太子的哥哥之后,逼着他的父皇传位于他的。也正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引起了外族突厥的侵犯。渭水之盟是他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一个传颂万世的事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郦食其是刘邦最为优秀的外交家,除了刘邦本人谁敢杀他?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郦食其,刘邦

    郦食其是刘邦最为优秀的外交家,也是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总之,在刘邦手下也算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刘邦手下谋士如云中排名第五(前四位:萧何、张良、韩信、陈平),而且在外交的位置上无人能出其右,这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耄耋老人来说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刘邦倚重的老人,

  • 藩镇是用来平定一些叛乱的,为何却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藩镇,唐朝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

  •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它与察举制有着什么根本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科举制度,察举制

    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一、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众

  • 最早的盖头最早出现在古代哪个时期?它最初的用途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盖头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传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