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冯保作为明朝著名太监与顾命大臣,为何结局会如此悲惨?

冯保作为明朝著名太监与顾命大臣,为何结局会如此悲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21 更新时间:2024/1/11 1:00:44

说起明朝的太监,恐怕很多人脱口而出的会很多,像九千岁魏忠贤,大忽悠王振以及立皇帝刘瑾。当然了,也有郑和这样的航海家和政治家冯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明朝的朱元璋从立国之初就唯恐出现太监专权,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老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后代没有多久就改变了这一切。

明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太监专权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明朝,太监受到重视是很正常的,委以重任也不为过,可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明朝太监一般只会掌握着东厂等这样的特务组织,或者充其量是司礼监掌印,一个太监竟然被任命为顾命大臣,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冯保于嘉靖年间入宫,到嘉靖三十九年,冯保已经成为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之后又历经隆庆皇帝以及万历皇帝。尤其是在万历朝,他与内阁首辅张居正一唱一和,配合的相当默契。万历皇帝登基之后,他与张居正联手将内阁首辅高拱赶走,助力张居正坐上了首辅宝座,而自己也更进一步,成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了太监当中的霸主。

但是,冯保最后的结局却很悲惨,被抄家,被发配,最后在郁郁寡欢中病逝。那么,作为明朝著名太监,也做过顾命大臣,为何冯保结局如此悲惨?

冯保在嘉靖年间崛起,不过到了隆庆朝,他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麻烦和对手。首先隆庆并不待见他,其次,首辅高拱对他也不感冒。当时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本来是冯保的囊中物,不过高拱却推荐了一个有一个。这也让他与高拱逐渐走向了对立,冯保开始与张居正联合起来,对付高拱。

隆庆死后,本来没有冯保什么事,但他找到了李太后告状,愣是让自己也成为了顾命大臣在登基大典上有资格站在皇帝宝座旁边。

而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既掌管司礼监,又提督东厂,手握皇宫内外大权,不可一世。

由于万历当时还小,所以冯保负责照顾皇帝的教育和日常起居,常把皇帝的一些情况汇报给太后。

按道理,冯保会是万历最亲近的人,就像后来的王振,他也是陪着明英宗长起来的,一般情况下,会成为皇帝的心腹。

可冯保却与太后有着紧密的联系,他动不动就像太后告状,让万历非常讨厌,自尊心受到伤害。比如,在万历十八岁的时候,曾经调戏过宫女,冯保也告了状,结果太后差点把万历废掉。

早先,朝内冯保有太后为依仗,在朝中有张居正这个盟友,万历对他也无可奈何。不过在太后归政后,冯保失去了依仗,尤其是张居正死后,万历对冯保的积累的愤怒爆发。这个时候,一心颇有私心的人,以及冯保的政敌开始集中火力对付冯保。

尤其是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弹劾冯保十二大罪状。万历看到奏疏后大喜,借机铲除了冯保。

标签: 冯保明朝

更多文章

  • 为何说九年后再看北伐方案,朱元璋的策略无疑是高明许多?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北伐,朱元璋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元大都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也就是1267年开始建立,一直到元顺帝至正年间,已经被经营了上百年,元大都高大的城墙在二十世纪仍有遗迹可寻,城墙就宽达二十四米,从忽必烈年间一直到元顺帝年间,元史中有关键修缮大都城墙的记载就达了十五六次,大都坚固的城墙后来也就成为明成祖修建北京城墙时可依

  • 朱棣在迁都之前,他为何要倾尽财力来建造紫禁城?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朱棣,紫禁城

    1360年朱棣登基,登基之后欲意拔高北平的地位,其实我们从他的做法上来看就能知道,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迁发百姓充实北平,自1402年到1405年,朱棣至少有四次下令迁百姓进京。1402年的九月,朱棣下令将山西没有田地的百姓迁往北平;1403年的八月,朱棣下令将犯

  • 朱棣并不是开国皇帝,为何却被后世的子孙称之为“祖”?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朱棣,祖

    明朝以前,大部分的皇帝是以庙号来称呼的,例如李世民,人们就多叫他唐太宗,而很少有叫“贞观皇帝”的。从朱元璋开始,皇帝的年号逐渐开始代替庙号,例如“嘉靖”、“雍正”等。那庙号是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庙号一般都是皇帝去世之后,后人追加的,一般开国皇帝会被称为“祖”,

  • 北宋名相韩琦谥号“忠献”,那么古代的谥号是怎么取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韩琦

    忠献堂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以韩琦生于官舍,后人以韩琦谥忠献为堂名。后易以“清署”,南宋时守臣王十朋复旧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代诗人王十朋就写了《州治有忠献堂以韩魏公始生得名废于俗吏更以清暑今复之》来讲忠献堂、纪念韩琦,“州治有忠献堂以韩魏公始生得名,废于俗吏更以清暑

  • 苏轼被宋仁宗当作宰相之才,韩琦为何建议不应立刻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轼,韩琦

    韩琦曾经反对苏轼担任制诰、起居注官,这是为什么呢?韩琦为何建议不立刻重用苏轼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苏轼少年成名,才华横溢,被宋仁宗当作宰相之才。但是,苏轼仕途充满坎坷,屡遭打压,甚至差点在“乌台诗案”里被宋神宗杀掉。他的官职一直做得不大,直到1085年宋哲宗即位后才

  • 在明清交替时期,新皇帝是如何对待旧朝皇室成员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帝,皇室成员

    在古代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之上,所有的王朝都经历过兴衰更替,那么那些生活在王朝交替的皇室成员会有什么样的待遇呢?新王朝皇帝又会怎么对待之前的皇室成员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最开始的时候,为了笼络人心,新皇帝不会对之前的皇室成员下杀手,只要他们能够归顺一般来说都是给他们划分

  • 朱瞻基在位期间很是贤明,但他为何本人被称为“蟋蟀天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瞻基,蟋蟀天子

    说到蟋蟀天子,第一印象应该是一个爱玩无才的废材皇帝。实际上,这位“蟋蟀皇帝”朱瞻基是一个开创了“仁宣之治”的贤德皇帝。虽然他喜好斗蟋蟀,但实际上明朝许多帝王都爱好斗蟋蟀,不能凭此就否定朱瞻基的政治才能。毕竟一个开创了可以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相比的盛世局面的人,绝对差不到哪儿去。朱瞻基幼时极

  • 以乾隆皇帝为例,清朝皇帝的私人小金库都从何而来?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清朝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封建社会的皇帝往往是富有四海的,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臣民都服务于其一人,那么皇帝如果需要用钱还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可以从国库中支取的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为我国古代从秦汉时期开始,就形成了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分开的传

  • 汉武帝明明还有儿子在世,霍光为何偏偏选择了刘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霍光,刘贺

    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乃是霍光千辛万苦才捧上位的外孙女。为了能延续霍家的权势,霍光以皇帝身体欠佳为由,杜绝了刘弗陵身边出现任何莺莺燕燕的可能,确保刘弗陵之子是上官皇后亲生。坏就坏在,两人年纪相差太大,刘弗陵驾崩时,上官皇后才刚满14岁。霍光此举让汉昭帝一脉绝了嗣。无子的刘弗陵给霍光留下一道很大的

  • 同治皇帝到底得了什么病?历来都让人们有着哪些争议?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同治,皇帝

    众所周知,清朝晚期的实际执政者是慈禧,虽没像武则天一样称帝,却是主政太后,光绪皇帝连傀儡都不是,戊戌变法流产后就直接被慈禧软禁了。后来慈禧即将离世,也是先将光绪弄死才放心上路。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慈禧能对光绪这么狠,主要是因为帝党与后党权力斗争方面的原因,也因为血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