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北宋名相韩琦谥号“忠献”,那么古代的谥号是怎么取的?

北宋名相韩琦谥号“忠献”,那么古代的谥号是怎么取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57 更新时间:2024/1/7 20:26:20

忠献堂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以韩琦生于官舍,后人以韩琦谥忠献为堂名。后易以“清署”,南宋时守臣王十朋复旧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代诗人王十朋就写了《州治有忠献堂以韩魏公始生得名废于俗吏更以清暑今复之》来讲忠献堂、纪念韩琦,“州治有忠献堂以韩魏公始生得名,废于俗吏更以清暑今复之。相出相州生此州,巍巍勋业宋伊周。后人莫要轻更改,别有堂名胜此不。”

谥号是怎么取的

谥号由谥法决定,谥法规则大体是:

文官谥号以“文”打头,武官谥号以“武”打头。大宋300多年,得“文某”谥号者约140人,得“武某”谥号者约20人。

两字谥号,“文”之后,高低顺序为:正忠恭成 端恪襄顺……

两字谥号,“武”之后,高低顺序为:忠勇穆刚 德烈恭壮……

文官

王安石,谥文,王文公;朱熹,谥文,朱文公。以“文”单谥,很美,似乎缺点儿什么,一时很难评价——但是,河必须要过;不知方向,有块石头,就先摸着——这,就是叹为观止的大宋高度!

再看:范仲淹,范文正公;司马光,司马文正公。一个“正”字,道出的正是当下要走的道路与精神旗帜。

接下来,就是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富弼,富文忠公;苏轼,苏文忠公。

苏辙,苏文定公;曾巩,曾文定公——都是文章写得不错,政治上不怎么样的。“文定”,望文生义的话也就“文能定国”了;其实,这个“定”字,在“文官”谥号中,都说不上排在老几了。

武官

狄青,狄武襄公。“襄”是文官谥号中的字,排名第七。尽管如此,因为“文”比“武”高,一个武官得此谥号,其崇高地位,可想而知。

高怀德,高武穆公,穆在武将中才排了个老三。

但是,韩琦是北宋数一数二的名臣,谥号“忠献”——为何既没有“文”,也不言“武”?

文、武之外,还有通谥。通谥,才是最高荣誉。通谥中,忠武最高,其次忠献、忠肃、忠敏等。韩琦谥号“忠献”,在通谥中,排名第二。

是否有人得谥“忠武”?有!岳飞!但是,岳飞在平反昭雪之初,也就谥了个“武穆”。“忠武”,是韩琦曾孙韩侂胄给他“争取”的。

韩侂胄树立岳飞这面大旗,也许与岳飞和韩家的渊源有那么一丁点儿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韩侂胄想借岳飞这面大旗进行政治动员,完成恢复中原的梦想。要是没有天大冤屈,死后马上谥个“忠武”,几乎不敢想象。

谥到“忠武”,也就差不多把人变成了神。韩世忠也谥“忠武”,也是20多年后的追谥。在南宋“中兴四将”中,另外两人,张俊谥忠烈,刘光世谥武僖,都说不上是多美的谥号。

范仲淹、王安石等,都是在其主导的变法遭遇流产后死掉的。但是,他们都得到了文臣死后的极美之评。谥的公正,可窥一斑;其命维新,可窥一斑。

一般而言,韩琦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其实,支持与反对,都是相对的。韩琦反对新法中的某些看似能够“富国”,实则与民争利的条款;抑或说,韩琦反对的,是王安石主导变法。

韩琦认为:王安石高谈阔论,盛气凌人;做学问可以,做政事不行;考虑问题、任用官员他都在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为天下,不是宰相之材。

范仲淹走了,但是富弼、文彦博、韩琦等稍作调整,将“庆历新政”落了地,国家走向了有宋一代的巅峰;王安石走了,他留下的一群小人打着变法的旗号,却断送了北宋王朝的大好江山。

变法不是问题,甚至不需讨论。韩琦留下的诘问是:选择什么人主导变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危身奉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智质有圣曰献,聪明睿哲曰献……韩琦,身前身后,无愧“忠献”。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云:“大臣谥之极美者,有二:本勋劳,则忠献为美;论德业,则文正为大。有国二百年,谥忠献者才三人:赵韩王(赵普)、韩魏王(韩琦)、张魏公(张浚,南宋中兴名相)

是也;谥文正者,才亦三人:王沂公(王曾,真宗、仁宗朝名相)、范汝南公(范仲淹)、司马温公(司马光)是也。其品可知矣。”当然,秦桧也曾谥曰忠献,宁宗时被追夺,改谥谬丑,又谥谬狠。

标签: 北宋韩琦

更多文章

  • 苏轼被宋仁宗当作宰相之才,韩琦为何建议不应立刻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轼,韩琦

    韩琦曾经反对苏轼担任制诰、起居注官,这是为什么呢?韩琦为何建议不立刻重用苏轼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苏轼少年成名,才华横溢,被宋仁宗当作宰相之才。但是,苏轼仕途充满坎坷,屡遭打压,甚至差点在“乌台诗案”里被宋神宗杀掉。他的官职一直做得不大,直到1085年宋哲宗即位后才

  • 在明清交替时期,新皇帝是如何对待旧朝皇室成员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帝,皇室成员

    在古代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之上,所有的王朝都经历过兴衰更替,那么那些生活在王朝交替的皇室成员会有什么样的待遇呢?新王朝皇帝又会怎么对待之前的皇室成员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最开始的时候,为了笼络人心,新皇帝不会对之前的皇室成员下杀手,只要他们能够归顺一般来说都是给他们划分

  • 朱瞻基在位期间很是贤明,但他为何本人被称为“蟋蟀天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瞻基,蟋蟀天子

    说到蟋蟀天子,第一印象应该是一个爱玩无才的废材皇帝。实际上,这位“蟋蟀皇帝”朱瞻基是一个开创了“仁宣之治”的贤德皇帝。虽然他喜好斗蟋蟀,但实际上明朝许多帝王都爱好斗蟋蟀,不能凭此就否定朱瞻基的政治才能。毕竟一个开创了可以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相比的盛世局面的人,绝对差不到哪儿去。朱瞻基幼时极

  • 以乾隆皇帝为例,清朝皇帝的私人小金库都从何而来?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清朝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封建社会的皇帝往往是富有四海的,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臣民都服务于其一人,那么皇帝如果需要用钱还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可以从国库中支取的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为我国古代从秦汉时期开始,就形成了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分开的传

  • 汉武帝明明还有儿子在世,霍光为何偏偏选择了刘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霍光,刘贺

    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乃是霍光千辛万苦才捧上位的外孙女。为了能延续霍家的权势,霍光以皇帝身体欠佳为由,杜绝了刘弗陵身边出现任何莺莺燕燕的可能,确保刘弗陵之子是上官皇后亲生。坏就坏在,两人年纪相差太大,刘弗陵驾崩时,上官皇后才刚满14岁。霍光此举让汉昭帝一脉绝了嗣。无子的刘弗陵给霍光留下一道很大的

  • 同治皇帝到底得了什么病?历来都让人们有着哪些争议?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同治,皇帝

    众所周知,清朝晚期的实际执政者是慈禧,虽没像武则天一样称帝,却是主政太后,光绪皇帝连傀儡都不是,戊戌变法流产后就直接被慈禧软禁了。后来慈禧即将离世,也是先将光绪弄死才放心上路。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慈禧能对光绪这么狠,主要是因为帝党与后党权力斗争方面的原因,也因为血缘上

  • 多尔衮可以说是热点人物,为何他只留下了一个女儿?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多尔衮,女儿

    多尔衮可以说是一个热点人物,这位曾经驰聘于大清的多尔衮,他和皇太极都是皇位的最佳人选,曾经可谓是水火不容。为大清在中原的统治都打下了强有力的根基。而且收到野史的影响,他与孝庄太后的关系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多尔衮并没有留下遗憾,英年早逝的他只留下了一个女儿,并没有儿子。但是后来为了延续香火,才过继

  • 桑斋多尔济与乾隆的关系非常特殊,为何还是被抄了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桑斋多尔济,乾隆

    1765年,也就是清朝的乾隆三十年,乾隆帝下旨,将喀尔喀札萨克和硕亲王、多罗额驸、驻库伦办事大臣、喀尔喀副将军桑斋多尔济监禁,同时削去他的一切职务、爵位,并进行抄家。说起桑斋多尔济,此人与乾隆帝关系非常特殊,他既是乾隆帝的外甥,还是乾隆帝的妹夫,并且忠心耿耿、战功显赫,那么他为何却被抄家呢?下面趣历

  • 嘉庆登基后开始整理吏治,但为何还是不能重振朝纲?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嘉庆,吏治

    乾隆之后,嘉庆为何不能重振朝纲呢?都晓得,在嘉庆接位天子后,做了三年的"夹板”天子,乾隆固然退位后,但仍然手握大权,每天都是勤奋不倦地处分政事,以是嘉庆只好充任了傀儡天子,他每天除了批阅奏章、访问臣僚,即是伴随乾隆到处巡礼列入种种宴会。四年后,乾隆由于身体缘故,终让权,嘉庆才走上政治舞台,而这时,也

  • 孝文帝为何将北魏都城迁往洛阳?为了实现统治中原的需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孝文帝,都城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五岁即位太和十四年亲政三十三岁驾崩,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为北魏以及古代中国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是一位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改革,使北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