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李隆基会把太平公主赐死?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李隆基会把太平公主赐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635 更新时间:2024/1/25 12:53:41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是唐朝重要的政治人物,有相似之处,都是皇室李唐家的人,有野心,觊觎最高的权力,同样有才干,是当时争夺皇位的热门人选。那么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李隆基会把太平公主赐死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公主简介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唐高宗李治之女,母武则天。下嫁薛绍,再嫁武攸暨。生前曾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她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

李隆基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元圣文神武皇帝”。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身份血缘:太平公主是唐睿宗李旦的亲妹妹,当他们的哥哥李显被毒死后,太平公主便是李旦唯一的同胞了,因此对太平公主也倍加爱护;李隆基是李旦的亲儿子,同时也是李弘的继子,这么看来他们是姑侄关系。

政治关系: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曾经是政治盟友。太平公主跟韦后、安乐公主是敌对的,二人不仅陷害她,还合伙将唐中宗毒害。起初为了权衡李家和韦后的势力,李旦参与政事,但是韦后没有给李旦权力,平衡失败。公元710年七月,太平公主参加了李隆基等人发起的除掉韦后的争斗,派了自己的一个儿子跟刘幽求参与,最终杀掉了韦后及其党羽,将自己的哥哥李旦扶上了皇位。

虽然一起合作过,但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拥有一样的野心,都想掌握至高的权力,一致的目标让他们注定成为敌人,而且是劲敌。

当唐睿宗登基后,太平公主的势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之前,扶持有功,李旦不仅大加赐封,还跟她一起商议朝中的大事,除了进宫商量外,李旦还会专门派人到太平公主的府中询问一些问题的建议,再想奏请的事李旦都会确认是否有跟太平公主商议。只要是太平公主要做的事情,李旦都会答应,她的权力甚至高于了皇帝,因此也未把李隆基放在眼里。

随着李隆基当上太子,他的才智和能力逐渐显露出来后,太平公主感觉到了威胁,便想方设法陷害李隆基,想将他拉下太子之位,改立一个比较容易控制的人。除了造谣监视之外,太平公主还命宫女毒害李隆基。李旦试图平衡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两方势力,希望避免冲突,但最终还是选择禅位给李隆基,也可见其无奈。太平公主的所作所为让李隆基很担心,当他当上皇帝后,听从了身边大臣的建议,决定杀了自己的姑姑。

太平公主被赐死

太平公主谋反,却被人告密,得知事情的李隆基计划布局诛杀她及其党羽,谋反失败后,太平公主逃到了南山的寺庙,这样过了三天才出来。李旦为其求情,希望能免她一死,但是李隆基还是下令赐死她,死在了自己的府中。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同为李唐宗亲,是亲姑侄关系,在武则天死后,一起卷入了混乱的政斗中。皇位只有一个,他们两人只能成为敌对关系,即便是有短暂的和谋,也只是当时的局势所需,并不稳固。

野史传闻

在一些传闻中,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关系很微妙,他们之间的情感好像不只是

姑侄这么简单,还掺杂了一些爱情。

在历史上,由于唐朝风气开放的缘故,又因为武则天的家族的确比较特殊,不太在乎伦理,乱伦之爱比比皆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可以和外孙子贺兰敏之私通;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在丈夫死后和妹夫(即唐高宗)私通,并把自己的儿也送进宫,侍奉舅舅(即唐高宗);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与表嫂(或表弟妹)韦皇后私通。但从史料中还没有寻到太平公主和侄儿李隆基之间情感纠葛的一丝痕迹,不过,他们围着权力而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却是真实的。

标签: 太平公主李隆基

更多文章

  • 李渊为什么可以成功建立唐朝?他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渊,唐朝

    大唐,一个响彻千年的王朝,对于这个伟大朝代的评论早就已经无以复加。今天要讨论的是,这个王朝在建立之初,在那场残酷惨烈的隋末大动乱中,太原李渊父子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要明白李氏家族在隋末大动乱中的角色,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他

  • 端午节吃五黄的食俗是怎么来的?五黄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端午节,五黄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也有其他说法,咸鸭蛋可以用黄豆替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

  • 端午节为什么要饮雄黄酒?饮雄黄酒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端午节,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古时候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

  • 《汉宫春晓图》:明代画家仇英所作绢本重彩仕女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汉宫春晓图》,仇英

    《汉宫春晓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仕女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宫春晓图》以人物长卷画,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宫女的生活情景。其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极勾描渲敷之能事,体现了作者

  • 《百骏图》:意大利籍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所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百骏图》,郎世宁

    《百骏图》是意大利籍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创作的绘画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图稿本为纸质,原作分别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纸质稿本)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图共绘有100匹骏马,姿势各异,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谓曲尽骏马之态。画

  • 宋代的官服制度: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代,官服制度

    宋代官服分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祭服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玄冕,其形制大体承袭唐代并参酌汉以后的沿革而定。(二)通天冠、远游冠服通天冠服仅次于冕服,冠用北珠卷结于冠上,有二十四梁,冠前有金博山加蝉为饰,与织成云龙纹绛色纱袍,白

  • 宋代诸曹官: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和司户参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代,诸曹官

    宋代州级行政属官由幕职官和诛曹官两部分组成,诛曹官有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和司户参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官阶体系中,录事参军与县令并称令录;司理、司法、司户三参军称“判司”,与县主簿、县尉并称判司簿尉,系选人最低阶层。在职事官体系中,作为州郡属官,诸曹官分掌

  • 北宋六贼是哪六人?北宋六贼的结局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宋,六贼

    北宋六贼是北宋年间六个奸臣的统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基本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六人在朝庙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排除异己,私下滥使职权以鱼肉百姓为乐,将民间弄得乌烟瘴气,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

  • 为何北宋女性再嫁现象如此普遍?只因宋朝的经济相当发达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宋,女性再嫁

    中国封建社会就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有很多的道德教条对女子的行为进行约束,大家常听说一个词“贞洁烈女”就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汉时期的刘向曾经编纂了一本《烈女传》,这本书后来成为封建社会衡量妇女行为的准则,“妇人一蘸不改,夫死不嫁……以专一为贞,以善

  • 明朝的税收制度是怎样的?明朝赋税征收的依据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税收制度

    你知道明朝的税收制度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两税法,源于唐代中期宰相杨炎的建议,大体而言,就是以资产作为衡量一个人缴税的标准。在实行过程中,仍以实物税为主。至唐穆宗时,政府才明文规定,赋税可以纳钱,也可交纳布帛。每年在夏、秋两季收缴整齐,故而称之为“两税法”。宋朝建立后,仍然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