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白族

白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0 更新时间:2024/1/14 4:35:56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中国第15大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

白族自称“白和”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化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是大理国人的后裔。隋朝时为爨族的一部分。史书上称为“僰人”、“白人”,明代以后称为“民家”。历史上白族曾经是云南最大的民族。唐元时期云南历史上一度曾经出现过“白族化”过程。

白族先人是源于青藏高原的氐羌民族。氐羌系统的民族南迁中与云南本地的土著融合分化形成了今天藏缅语族下的各个民族。白族就是其中之一。

白族文化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白语。大约124万居民操本族语言(占民族人口总数约68%),通用汉语文。白族在历史上曾经仿造汉字创制过方块白文,并用方块白文编撰过大量的书籍。云南历史上著名的史书《白古通记》原本即用白文写成,后经四川人慎翻译为汉文流传至今。元末明初傅友德沐英在云南对白族文化实行残酷的文化灭绝政策,焚毁了所有官方和民间的藏书,以致于后世无法系统了解当时的历史和文字系统。从此白文基本上灭绝。

白族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会,人们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男子通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

白族服饰与图腾

图腾:大理三塔

标签: 白色云南民族历史白族大理一个曾经

更多文章

  • 水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水族,他们,已经,世纪,女子,以及,文字,古代

    水族是中国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以及贵州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在广西省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人口约为40.7万人(2000年统计)。水族的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水族与古代“骆越”族有历史渊源,是其中一只发展起来的。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

  • 横扫中亚-西辽帝国-契丹余辉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一个,完颜,女真,自己,军队,帝国,契丹,大石

    耶律大石(1087-1143),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第八代孙。公元1115年,29岁的耶律大石考中了进士,成了《辽史》记载中辽朝唯一的契丹进士。当时,盛极一时的辽王朝已经走上了末路,在位的天祚帝昏庸无能。就在耶律大石中进士的前一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部反辽。短短几年,强悍的女真铁骑把辽军打得抱头

  • 中国少数民族食俗趣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食用,食品,树叶,蚂蚁,昆虫,表示,姑娘,小伙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宗教信仰的差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习惯。不仅食物结构不同,而且许多食品的烹制方法也不相同,使得我国的食俗文化更加显得丰富多彩。我国许多民族,包括汉族在内,都有食用昆虫的习惯,早些年间,听说在天津就把油炸蚂昨当成当特有的美味小吃。山东有地

  • 普米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信仰,民族,中国,文化,自治县,以及,自治州,语言

    普米族是中国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丽江市的宁蒗、玉龙、永胜等地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2000年人口为33600人。普米族是中国古代民族氐羌的后裔,汉文史书称之为“西番”、“巴苴”等。其自称为“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等,是同一名称

  • 突厥别支—沙陀篇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起义,王朝,唐朝,李克,他们,后来,突厥,长安

    唐朝衰落时,一支新的突厥部落登上历史舞台,即汉文转写名为处月、汉文意译名为沙陀的部落,沙陀的意思是沙漠之民。沙陀虽称突厥,其形状,据史籍所载,是属于白种人的。巴托尔德倾向于把处月(沙陀)归于九姓乌古斯部落,它们中至少有一部分人于10至12世纪在威海以北游牧。事实上,沙陀部落已经从西突厥主体中分裂出来

  • 大宛国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匈奴,大夏,使者,于是,天子,他们,汉朝,出使

    《大宛列传》是记述西域诸国史实的传记。其中详记大宛、乌孙、康居、奄蔡、大小月氏、安息、条枝、大夏八国之事;附记扜罙、于窴、楼兰、姑师、黎轩、身毒、驩潜、大益、苏薤九国之事;偶涉西南夷駹、冉、徙、邛、僰氏、笮、嶲、昆明、滇、越十国之事,而以大宛、乌孙事为主,且以大宛事开篇,以大宛事终篇,故名曰《大宛列

  • 西域孤烟—黑汗篇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朝,突厥,中国,地区,喀什,民族,东部,伊斯兰教

    中国五代十国末期至南宋(约940~1211)时期,西北地区操突厥语的民族在今新疆、中亚建立的封建汗朝,亦称黑汗王朝。黑汗王朝起源于回鹘。公元840(唐开成五年),回鹘从漠北分四支外迁,除一支南下,其他三支西迁,其中最大的一支在汗族成员庞特勤和相馺职的率领下西奔葛逻禄(今阿尔泰山以西地区)。这支西迁回

  • 壮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以后,主要,服饰,地区,文化,壮族,传入,中央

    壮族旧称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为古代百越族的一支,与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侬族,热依族语言文化很相似,并称为僚人。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她与周奉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译音“俚”字,实是壮语中对“蛇”的称呼)、乌浒,宋以

  • 客家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形成,中原,客家人,一个,南下,地区,客家,迁徙

    客家人,又称为客家民系,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因从北方中原地区南下迁徙而产生,迁徙给了客家人坚韧的品性。尽管所处环境位于偏僻的山区,但是勤劳的客家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客家人并非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客居他乡的客人,而是指

  • 高山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自己,台湾,汉族,原住民,族群,中国,语系,高山

    高山族是中国政府对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指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上汉族及其他中国民族以外的“中华民族”人口,范围大概相当于历史上汉族所谓“生番”,日本殖民当局所谓“蕃人”、“高砂族”,或当前台湾当局法律上“山地原住民”和“平地原住民”的总和。由于历史上原居平地的台湾原住民(“熟番”、“平埔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