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给赣州带来“千年不涝”传说的福寿沟,到底是什么?

给赣州带来“千年不涝”传说的福寿沟,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889 更新时间:2023/12/15 18:22:41

今年入夏以来,南方多个地区在饱受梅雨之苦后,又遭遇了洪水考验。而与此同时,江西赣州城墙以内的老城区却因其“千年不涝”的传说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然,亦有学者在查阅史料之后,对于赣州城“从未有过洪涝”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

虽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福寿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确实在赣州古城的防汛工作中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根据史料记载,福寿沟长度为12.6公里,占地207平方公里。因为排水沟的两大排水区的沟道走很像篆体的福字和寿字,故被称为“福寿沟”。

谷歌赣州卫星地图

从卫星地图来看,赣州城东西北三面临水,周围有环山,中间是凹陷的盆地。

赣州城的东北和东南地势比较低,每年一到雨季,江水上涨之际,城东北、东南的沿江处其实是很容易受到水患威胁的。

福寿沟之前的赣州城

赣州城位于赣江上游,起到了沟通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流域的关键作用,在唐朝“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之后,担当起交通枢纽的重要角色。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地理条件上占据优势的赣州迅速发展为商贸重镇。

到了唐朝末年,率众起义的卢光稠攻占赣州城,至此割据一方。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卢光稠决定扩城:他将赣州城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扩大,城面积从原来的1.2平方公里扩到了3平方公里。

“唐末卢光稠广其东西南三隅,凿址为隍,三面阻水。”

同治赣县志》

因卢光稠的扩城行为,使得赣州城的三面都迫近江水,而城东北临江之处的地势又比较低,所以一旦江水上涨,城东北沿江地带就必然被淹没,那种情况之下,三面环江的赣州城可能真的只能靠船只才能进出了。

刘彝与福寿沟

对于“福寿沟的设计者是谁”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而因为《同治赣县志》中有“按城内福寿二沟相传亦彝所作”一句推测,所以多数观点都指向了刘彝。

但由于已出土的资料中并没有任献清楚明确地将修建福寿沟这件事情归功于刘彝,所以亦有学者从工程量、时间等多个角度提出了质疑,认为刘彝或许仅仅只设计了水窗。

刘彝是否就是全部福寿沟的主要设计者还有待讨论,但作为北时期唯一在赣州作知州的水利专家,他应该在福寿沟这个话题里面拥有姓名。

据赣州县志记载,刘彝是福建长乐人,师从胡瑗。老师胡瑗早就对刘彝有了“善治水”的评价,看来也算是天赋异禀。

在福寿沟之前,刘彝在治水方面就已经初显身手开封因为长时间的降雨,汴河大幅度涨水,而正是刘彝“开但杨桥斗门”的建议巧退了洪水。

从小就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刘彝,在来到赣州城后,目睹了洪水给城民带来的诸多困扰,决心治理水害。

刘彝观测赣州的地形地势,察看江水的起伏涨落,最后决定规划建造一条全新的排水系统。

赣州公园内的刘彝塑像

刘彝意识到,如果要做到高效的排水,就需要“开源”“节流”两手抓:在缩短排水距离的同时,扩大排水沟断面,以加快流速。

于是,刘彝根据赣州的地势特点采取了分区排水的原则,把赣州分成两个排水区,尽量缩短积水从城中排向江水的流程。

为了加大排水速度,顺应地势设计排水沟的走向;为了快速大量地高效排水,扩大排水沟的断面。

福寿沟怎样有效排水防洪?

1分区排水

因为福寿沟所在的地区拥有较大的地势差,中间是高地,两边形成了两块洼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统一排水的话,在水流汇集和排放时很容易出问题。所以,针对地势特点,设计了福沟和寿沟两个排水区:

赣州古城区福寿沟图

◆ 福沟主要负责排城东南的雨水

福沟系统的主沟从南门经过建国路中段均井巷-攀高铺-八境路(涌金门)将水排到贡江,全长大约 11.6 公里,这条线以东都是福沟作用的部分。

◆ 寿沟主要负责排城北面的雨水

以文清路为分界线,主沟经过新赣南路大小新开路-西津路-西门,通过西门口、城脚下两个出水口,最后将水排入章江,全长大概1公里,这条线以西、以北都是寿沟作用的部分。

在分区的基础上,福寿沟又根据根据排水的需求设计出了主沟和支沟:

支沟把各处的雨水汇集到主沟,主沟再把汇集来的雨水排往江外。

2自动化水窗设计

这个可以说是刘彝在福寿沟系统设计中的高光部分。

水窗利用了杠杆原理和水压原理,能够有效地避免洪水倒灌的危险。

当洪水水位高于沟内水位时,江水的压力会将水窗压紧。等江水水位低于出水口水位之时,水窗会被沟内水冲开。

这样江水就无法通过水沟灌城,同时也不影响沟内水外排了。

福寿沟水窗示意图

(来源:赣州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博物馆)

这个水窗设计还是全自动的,可以随着江水的涨落而自动开合,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力的控制。

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借助巨大的冲力把大量的泥沙都冲走,还起到了清洁系统的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

福寿沟水窗实景

3沟塘连通,蓄洪水作水库

走进赣州城,很容易就会注意到,老城区有很多池塘。这些池塘其实也是防洪系统的一部分,起到了汇集雨水的作用,充当了水库的角色。

城内众多的池塘都是与福寿沟连通的,如此组成了排水网络中一个容量巨大的蓄水库,让原本看了就头大的洪水,变成了居民可随意取用的生活用水。

福寿沟沟塘连通示意图

4有过滤作用的下水道进水口

地上水在经由下水道进入地下时,很容易携带一些沉积物,比如地面上的枯枝树叶,还有一些泥沙等。

这些东西在地下时很难清理的,如果堆积在排水系统里面,就很容易造成沟道的阻塞,影响排水的效率,加大了城市内涝的隐患。

赣州老城区的下水道进水口都设置成了古钱的形状,古钱的缝隙排列能够有效地过滤地面杂物,将树枝、石块等大物件都拦截在了外面。

同时,这些缝隙的大小又不至于过于细密而降低排水的速度。

古钱形状的排水孔

从外形来说,城区内就连下水道的进水口都是钱币样式的,寓意着富贵吉祥。

福寿沟的排水系统设计得十分完善,从内到外考虑得都非周全。

正因如此,福寿沟陪伴着赣州城一起走过了千年的风风雨雨,沿用至今,保护了世世代代的赣州城民。

标签: 福寿沟,赣州

更多文章

  • 俄罗斯人的窝窝头:为啥大列巴可以那么硬?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窝窝头,大列巴

    最近,大列巴文学火了,连带着大列巴也一起火了。“大列巴”文学,其实就是微博上一位博主,以大列巴为道具,写出的一系列小段子。[emailprotected]硬,是大列巴的核心。我们平时吃的面包都松松软软的,而大列巴,不仅切它的时候得用铡刀,甚至它还能用来磨刀。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

  • 鄱阳湖告急!它到底多重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鄱阳湖

    鄱阳湖,怎么了?鄱阳湖告急!7月11日,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高达22.74米,漫过1998年洪水位13cm,突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江西全省防汛工作进入战时状态。此次洪灾已经致使江西省521.3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5.5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 巨浪1077,苏轼当年如何抗洪?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轼,抗洪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1077年4月末的一天,徐州府廨内新官上任。大名鼎鼎的苏轼来了。6年前,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屡遭新党攻讦的他自请外放。原以为这样可以躲过俗事的纷争,结果反而堕入了更加繁杂的公务尘网之中。元 赵孟頫 东坡小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回顾

  • 让美国和墨西哥争破头的“贝尔梅哈”是假的?地图上还有多少骗人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凭空消失的岛屿当太阳爬上6月的天空,“胡斯托·塞拉”号解缆起航前往墨西哥湾,打算彻底搜索墨西哥湾,找到一座神出鬼没的岛屿。这座被称作“贝尔梅哈”的岛屿,据说面积有80平方千米。为全体船员提供指引的人是地图绘制员阿隆

  • 维纳斯走了,天坛地砖来了:2020高考卷都提到了哪些文物?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2020高考

    还记得去年高考数学试卷上的“断臂维纳斯”吗?它的眼神透露着一丝睥睨不禁让在场考生瑟瑟发抖还有凭借高考一夜成名的“独孤信印”引发无数网友的热议很多考生千里迢迢赶赴陕西历史博物馆只为一睹它的“尊容”看来考前刷馆已经是势在必行了说不定

  • 今日入伏:每年的三伏天是怎么计算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伏天,三伏

    今天,就开始入伏了。一入伏,一年之中最热的时间就开始了。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时间:初伏: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中伏: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末伏: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每年我们都要经历头伏、二伏、三伏,而且对“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

  • 雪域边城乌鲁木齐,如何成长为西部枢纽?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是地球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位于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的她,深居内陆,和任何一个海洋的距离,都在2500千米以上。夜色下的乌鲁木齐站,灯光璀璨。摄影/郑乌特快幺九拐,图片/图虫·创意从“优美的牧场”,脱胎成新疆唯一的特大型城市;从雪域

  •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成了高考作文题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牙,、,鲍叔,没想到,自己,齐桓,公,管仲,和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的题目比较有意思,居然是评价历史人物,题目如下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

  • 为什么一到端午,我们就会想起屈原?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屈原,端午

    对中国人来说,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是再正常不过的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过去祖先是这么吃的,到现在,也没什么变化。只是三大节庆中,唯独端午节吃粽子,多了层纪念屈原的意味,仿佛端午节、粽子就是为屈原而设,实则以出现时间顺序排列的话,屈原位于最末端。1942年话剧《屈原》剧照,屈原(金

  • 宋朝人的美,叫极简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简,宋朝,老子,曾言,万物,叫极,之始,人的,美

    老子曾言: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极简,是一种哲学态度,更是一种美学语言。今天人们推崇极简美学,但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宋朝的美学就是极简。图片|汝窑天青釉刻花莲瓣纹熏炉局部(动脉影-摄)宋人的极简,是简单收藏家马未都说:“宋瓷是中国瓷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