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伯虎写过哪些诗?唐伯虎的诗词哪些比较著名

唐伯虎写过哪些诗?唐伯虎的诗词哪些比较著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550 更新时间:2024/1/2 2:55:18

唐伯虎诗风相当特别,据说他早年曾下苦工钻研过《昭明文选》,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丽,很接近六朝的气息。泄题案以后的诗作,多描写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真意挚,自然流畅,虽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寅信手拈来的才气。

他的诗作有《百忍歌》、《上吴天官书》、《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闲中歌》等。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

除诗文外,唐寅也尝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于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扬。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警世】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警世】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褔悠悠。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

其二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其三

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

【题画师周东村之郊秋图】

鲤鱼风急系轻舟,两岸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阳归雁尽,白萍红蓼野塘秋。

【伯虎扮乞儿,作诗骗酒】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伤内】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扰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七律诗赠恩师梁储以表夺魁之志】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题沈石田壑舟图】

洞庭有奇士,楼室栖云霞;窗榻类画舫,山水清且嘉。

【流水诗】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问伊奔腾何时歇,不到大海不回头。

【张梦晋改流水诗】

浅浅水,断又续,在山清,出山浊。曲曲折折难回头,呜呜咽咽日夜哭。

问伊伤心何其多,悔恨当初出幽谷。

【题伍子胥庙壁】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哭妓徐素】

清波双佩寂无踪,情爱悠悠怨恨重。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尽人从梦裏逢。再托生来侬未老,好教相见梦姿容。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节腰;却恨画工无见识,动人情处不曾描。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仅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七律诗咏齐云山 】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霜林著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

面蘖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

【题齐云山石室壁】

齐云山与壁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隔继往来南北雁,只容日月过东西。

【题秋风纨扇图】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文徵明【怀子畏】

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

【游镇江登金山、焦山】

人间道路江南北,地上风波世古今;春日客途悲白发,给园兵燹废黄金。

【唐伯虎与祝枝山联句咏奇石】

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於今定几年。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

【扬州道上思念沈九娘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

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吾趋唐寅自述不惑之齿於桃花庵,画并书】

鱼羹稻衲好终身,弹指流年到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僧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冻春;自恨不才还自庆,半生无事太平人。

后改

田衣稻衲拟终身,弹指流年了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僧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冻春;如此福缘消不尽,半生落魄太平人。

【题拈花微笑图】

昨夜海棠初著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桃花庵歌】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赠日本友人彦九郎】

彦九郎还日本,作诗饯之,座间走笔,甚不工也。

萍踪两度到中华,归国凭将涉历夸。剑佩丁年朝帝扆,星晨午夜拂仙槎。

骊歌送别三年客,鲸海遄征万里家。此行倘有重来便,须折琅玕一朵花。

正德七年壬申仲夏望日姑苏唐寅书

【题落霞孤骛图】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诗赠宁王】

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

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

【醉诗】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贫士吟】

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爱菜词】

菜之味兮不可轻,人无此味将何行?士知此位事业成,农知此味食廪盈,

技知此味艺业精,商知此味货利增。但愿人人知此味,此味安能别苍生?

我爱菜,人爱肉,肉多不入贤人腹。厨中有碗黄齑粥,三生自有清闲福。

【题陶谷赠词图】

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

【五十言怀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讽炼金方士】

破衣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

君何不自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

【落花诗】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拾向砑罗方帕裏,鸳鸯一对正当中。

【题倦绣图】

夜合花开香满庭,玉人停绣自含情,百花绣尽皆鲜巧,惟有鸳鸯绣不成。

《绮疏遗恨》之尺

佛说空虚也可量,虚空比恨恨还长;银花宝钿金星尺,

标签: 悠悠回头三杯人生佳人一上桃花几时

更多文章

  • 小蒋焘切瓜分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朋友,一句,二字,爷爷,上联,应对,父亲,上天

    明代文学家蒋焘,幼年才思敏捷。一天,他的爷爷带他到一座庙里去玩。蒋焘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跳,三蹦两跳地到了下边。爷爷见了,笑着说:三跳,跳下地;蒋焘在下边一抬头,正好看见树上有只小鸟“扑哧”一声,飞上天去了,他马上对了一句:一飞,飞上天。爷爷听了很高兴,连连赞好。又有一次,他父亲的几位朋友来访,适逢秋

  •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柳树,一个,烟火,大火,复活,为了,清明,自己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

  • 重阳节的起源与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重阳节,九日,风俗,九月,菊花,重阳,登高,终于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

  • 清明节又叫什么节 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地区,清明,清明节,这天,秋千,柳条,节日,扫墓

    首先清明节原先是一个节气,也是我国祭祖惦念逝去之人的节日,谈到清明节就得提到寒食节,因为清明节源于寒食节,后来逐渐被取代从而寒食节的习俗也逐渐演变成清明节的,寒食节从春秋起,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

  • 豆角与石头巧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石头,北方,学生,对不,出来,豆角,看到,先生

    从前,有一位私塾先生因事外出,行前给学生留下一道对对题,上联是:风吹豆角豆角与豆角斗角。先生走后,学生苦思苦想,总是对不出来,便跑出门到后山山泉里去洗澡,看到泉水冲石,忽有所悟,于是凑出下联:水冲石头石头与石头实头。实头为北方方言,即以撞地。晚上,先生办完事归来,一见学生的对何,大加夸奖,说是对得好

  • 于谦讥僧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碰上,头上,三角,辫子,和尚,上学,取笑,母亲

    于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从小聪慧好学,机敏出众。七八岁时便能出口成对,挥笔成章,人称“神童”。某年盛夏,酷暑天热。于谦要去学馆念书,他的母亲为他把头发梳成两只上翘的羊角辫。于谦提着书包,兴冲冲地去上学。刚走出家门不远,便碰上一位和尚。这和尚见于谦的两条辫子恰似一对小角,便和他开玩笑道:牛头且喜

  • 中国皇帝之最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帝,即位,称号,娃娃,时间,历史,中国,清朝

    "皇"和"帝"两个宇,都是古代君主的称号,"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民族领袖人物。秦赢政用武力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奉承赢政,仿照"三皇"的名称上尊号日"秦皇",谁知赢政仍认为不相称,因为他自认为"德比三皇,功过五帝"。"帝"或"皇"都不足以显出他的功绩,只

  • 李自成属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找到,李自成,少年,据说,不见,陕西,老师,夏天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据说他六岁那年的夏天,一天傍晚,雨过天晴,星月皎洁,他的老师乘兴叫他来对句。师出上联为: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李自成想了许久,尚未找到恰切的下联。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霎时狂风顿起,云遮月蔽,李自成即景生情,随即对道: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联语含义极大

  • 蔡锷智讨风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花园,如果,惟有,上联,知府,一个,只好,风筝

    蔡锷是民国初反袁将领。他出身贫寒,小时候没钱上学堂求学,只好自己在家刻苦自学,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不起的才华。有一次,蔡锷和小伙伴们外出放风争,玩得正高兴时,风筝断了线,掉进了知府家的花园中,小伙伴们都不敢去要,惟有蔡锷不怕,他翻过花园的围墙,跳进园中,准备捡回风筝。正好知府在园中散步,看见一个小孩

  • 贪赃主考获赠“卖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顺治,消息,江南,他们,最后,两个,考生,主考

    清朝顺治十四年,江南一起考生闹贡院的事件,传得沸沸扬扬,众所皆知,最后皇帝亲自出面,此事才得以平息。那一年,江南乡试,来了正副两个主考,左必蕃和赵晋。这两人爱财贪物,收贿卖官。一些纨绔子弟借此求得官位,而名次的先后,也依送礼的多寡依次排定。其中一人因名次稍稍落后,心存不甘,就把这件事泄露了出去。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