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之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550
更新时间:2023/12/15 7:47:08
"皇"和"帝"两个宇,都是古代君主的称号,"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民族领袖人物。秦赢政用武力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奉承赢政,仿照"三皇"的名称上尊号日"秦皇",谁知赢政仍认为不相称,因为他自认为"德比三皇,功过五帝"。"帝"或"皇"都不足以显出他的功绩,只有称作"皇帝"才行。于是,在中国便出现了皇帝的称号,这种称号一直沿用了二千多年,直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被推翻。
在中国历史上,从秦统一到清末的2133年中,连同地方割据政权和农民起义领袖建立年号称帝的在内,共有皇帝564人。第一个皇帝是秦朝的赢政,最末一个皇帝是清朝的溥仪,其间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共做了61年皇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汉朝的刘贺,他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去。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是唐朝的武则天,她即位时已61岁,她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是汉朝的殇帝,名刘隆,生下来一百多天就当皇帝了,他又是寿命最短的皇帝,死时不足一周岁。
在564个皇帝中,10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个。最早的娃娃皇帝是西汉的昭帝,即位时8岁,最后一个娃娃皇帝是中国末代皇帝博仪,即位时3岁。这29位皇帝中,生下来一百多天就当皇帝的1个,两岁当皇帝的两个,3岁当皇帝的2个,4岁当皇帝的1个,5岁当皇帝的3个,6岁当皇帝的2个,7岁当皇帝的2个,8岁当皇帝的7个,9岁当皇帝的4个,10岁当皇帝的5个。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找到,李自成,少年,据说,不见,陕西,老师,夏天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据说他六岁那年的夏天,一天傍晚,雨过天晴,星月皎洁,他的老师乘兴叫他来对句。师出上联为: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李自成想了许久,尚未找到恰切的下联。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霎时狂风顿起,云遮月蔽,李自成即景生情,随即对道: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联语含义极大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花园,如果,惟有,上联,知府,一个,只好,风筝
蔡锷是民国初反袁将领。他出身贫寒,小时候没钱上学堂求学,只好自己在家刻苦自学,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不起的才华。有一次,蔡锷和小伙伴们外出放风争,玩得正高兴时,风筝断了线,掉进了知府家的花园中,小伙伴们都不敢去要,惟有蔡锷不怕,他翻过花园的围墙,跳进园中,准备捡回风筝。正好知府在园中散步,看见一个小孩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顺治,消息,江南,他们,最后,两个,考生,主考
清朝顺治十四年,江南一起考生闹贡院的事件,传得沸沸扬扬,众所皆知,最后皇帝亲自出面,此事才得以平息。那一年,江南乡试,来了正副两个主考,左必蕃和赵晋。这两人爱财贪物,收贿卖官。一些纨绔子弟借此求得官位,而名次的先后,也依送礼的多寡依次排定。其中一人因名次稍稍落后,心存不甘,就把这件事泄露了出去。这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小时候,一边,文章,通报,许多,父亲,山东,聪明
《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官员,尚书,春联,自己,什么,对联,门外,一个
毛泽东曾引用过这样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是用来讥讽那些徒有虚名而并无实学的人。对联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解缙(公元13691415年)。他出生在江西吉水,自幼家境贫寒,一家人省吃俭用,才得以勉强供解缙上学。解缙聪明好学,作对联十分拿手。少年时,他家对面住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数字,朱元璋,取名,初一,名字,元朝,年龄,排行
据说元朝有个规矩,普通百姓取名,要依据父母年龄之和或者兄弟排行,也就是说,名字是一堆数字编号。果真如此,还是以讹传讹了呢?朱元璋家三代的名字都跟数字关系密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本名很怪,叫朱重八。他爸爸名字也怪,叫朱五四。他爷爷呢,叫朱初一。“重八”就是“八八”,也就是说,朱元璋又叫“朱八八”。由此可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上,秘书,乾隆,没有,大臣,夜班,一个,于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让人反其道而行之,那是非常不情愿的。但古时也需要上夜班的人,如更夫、门僮等,且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寺院里的钟就得有值夜的,不然就没有张继的千古佳句了。唐代朝廷有大臣上夜班的制度清代阮葵生的《茶余客话》卷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对联,妻子,以后,夫人,儿子,朝廷,三个,父亲
清朝顺治年间,有个才子叫李彬,他无书不览,博学多才。一年,李彬赴京赶考,金榜题名,做了大官。李彬老家在苏州,他赴任以后,便与妻子和三个弱冠之年的儿子分开了,很少有机会了解到家中的情况。只能通过看妻子捎来的几封信来获知一二。他虽身在朝廷,却时时牵挂家中,尤其是三个儿子的学业。朝中事务繁忙,李彬一走,几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希望,竟然,就是,名字,自己,取名,三个,进士
小时候每次看武侠小说,最向往的就是大侠与人过招前,犹不忘豪气万千地说道:“来者留名,本大侠剑下不容无名之鬼。”大家在人生路上熙熙攘攘、奔波劳碌,其实也只不过是希望别让自己成了“无名小卒”吧!然而重视名字的传统,似乎也不是自古就有的。从殷代的甲骨文看,能考据出来的帝王名字,无非也只是随便的以干支定名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一首,江南,和尚,月华,这个,大人,不禁,小姐
故事发生在元朝的明州。阳春三月,姑娘小伙们都三五成群外出踏春。其中有个名叫柳含春的姑娘,年方十七,生得秀丽端庄。这日她与女伴相约去城外七塔寺烧香。寺里一个叫竺月华的小和尚,见到柳含春貌美异常,就主动上前与她搭讪,探问她姓什名什,家住哪里等等情况。柳小姐含羞脉脉地一一相告。听后,那和尚便说:“小姐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