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最受皇帝欢迎的古籍:《孝经》

最受皇帝欢迎的古籍:《孝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84 更新时间:2023/12/29 14:14:53

在《十三经》中,有一部经典的字数最少,内容最浅,古代的儿童识字以后便要读它。不过,对于这部简义浅的经典,历代帝和文人却推崇备至,多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更先后亲自为它作注。究竟是哪部典籍如此“尊贵”,能够吸引多位帝王为它亲作“御注”?答案就是仅得一千九百多字的《孝经》。

确是一部先秦典籍

《孝经》称作“经”,与《易经》、《诗经》、《书经》的情况有别。后者的“经”字,是由于汉朝人奉儒家著作为经典而加上去的;《孝经》的“经”,则是道理、原则的意思,大概在《孝经》成书时已有这个名称。这部古书的作者是谁,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孔子,有人说是曾子(孔子的学生曾参),又有人说是他们的门人、后学,更有人怀疑这部典籍是汉朝儒生所作,与孔子无关。但是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明确引用了《孝经》的书名和内容,可见《孝经》确是一部先秦典籍,并非汉儒伪造的古书。书中称曾参为“子”,也反映了这部古书很可能是由曾子的后学整理先师言论而成的。在汉朝,《孝经》出现了今文、古文两种本子,其中古文本是从孔子故宅的屋壁中发现的,孔壁中还藏有《尚书》、《论语》、《礼记》等,这些典籍都是用战国时代的“蝌蚪文”写成的;而今文本经过整理后,则成为了后代的流行本。

讲行孝道的道理和方法

顾名思义,《孝经》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行孝道的道理、准则和方法。《今文孝经》共分十八章,第一章〈开宗明义章〉总述孝的宗旨和根本,是全书的总纲;第二至六章顺序是〈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庶人章〉,分别论说由天子到一般平民百姓等五种社会阶级应有的孝行;第七至九章分别是〈三才章〉、〈孝治章〉、〈圣治章〉,阐述孝道对政治的意义和作用,提出统治者可利用孝道,使天下得到治理;第十章〈纪孝行章〉、第十一章〈五刑章〉,论说应如何行孝,以及何谓不孝;第十二至十四章分别为〈广要道章〉、〈广至德章〉、〈广扬名章〉,进一步阐述第一章“先王有至德要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两句话中的涵义;第十五至十八章分别为〈谏诤章〉、〈感应章〉、〈事君章〉、〈丧亲章〉,主要论述行孝道的具体方法。

分辨那些为统治者服务的观点

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一环,也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均应重视的美德。《孝经》中有关“事亲”、“行孝”的道理,的确值得我们珍视。不过,对这部备受历代帝王推崇的古籍,我们也要清楚分辨那些为统治者服务的观点和内容,才能算得上真正了解它的本质,了解它受到历代帝王“欢迎”的原因。

标签: 十三经孝经

更多文章

  • “世界的尽头”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在哪里,”,“,世界的尽头,来说,爱因斯坦,对

    对爱因斯坦来说宇宙尽头是始终未解的难题对李雪琴来说宇宙尽头是铁岭是她“混不好”就回去的地方对我们来说宇宙的尽头太过虚无但“世界的尽头”却并非遥不可及……01乌斯怀亚乌斯怀亚,南美洲最南端的城市这里有&

  • 真正的唐刀长这样?世界上现存的唐刀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刀

    唐刀,并不是具体指的某一把刀,而是唐朝出产的刀剑,我们熟知的唐刀四制,陌刀,横刀,仪刀,障刀。这四把军队常备的刀剑,统称为唐刀。在古代,唐刀为军用战刀,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作战,所以在制作工艺上,相当严格,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包钢”技术,以熟铁为外皮,中间夹百炼钢,为了提高整体

  • 吊脚楼是中国哪个民族的民居建筑形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吊脚楼,民居建筑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和幅员广大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的经验,人们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生活环境,顺应自然和以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中国民居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具有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今天我们要来说的是吊脚楼,大家知道它是哪个民

  • 古迹游大热——盘点中国55处世界文化遗产地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古迹游

    古迹游为何持续升温?一方面是因为,古迹作为鲜活、浓缩的历史,游览它们本身就比单游风景、民俗,给人以更多的收获感。比如,我们从莫高窟的壁画,可以直观地看到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跳什么样的舞蹈、当时又怎么婚丧嫁娶,怎么备战、作战等等。而从藏经洞,我们又可以看到许多一度失传的宗教典籍,以及当时的历史地理、科

  • 有一种“猫”,站在屋翎房瓦上活了1000多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站在,有,”,屋翎房,瓦,猫,一种,“,活了,1000,上

    瓦猫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庞雪姣中国人都说猫有九条命,这种传说的起源无从印证,也许只是猫咪神秘气质的一种流传,但是在中国民间,有一种“猫”站在屋翎房瓦上活了一千多年却是有些根据的。瓦猫传说相传,在南诏古国时期(公元738年-902年)一位贫穷的樵夫在采伐途中捡到一只受伤的流浪小

  • 百年前北京10大标志性古建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东南角楼】东南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据《英宗实录》记载:“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明清两代多次修缮,是明朝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楼。东南角楼位于东城墙和南城墙结合处的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远远看去非常壮观

  • 今日秋分 | 云淡风清 秋意渐浓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秋分

    今日秋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也就是说,秋分把整个秋季平分为前后两段。“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秋分是一个充满诗意,

  • 哪朝的江山最正统?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正统,的,罗氏,爱新,哪朝,江山,最,入主,觉

    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之后,一连四代皇帝都像是王婆附身。顺治说:“自古得天下之正,未之有比也。”康熙说:“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雍正接力,“我朝驱逐流寇,应天顺人而得天下。”乾隆直接拿人垫背:“我朝得天下之正,实非

  • 古人睡觉和我们不一样?什么是“瓦”?百姓的房子为何不叫宫?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是,不一样,古人,我们,瓦,“,睡觉,什么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语言文字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成为了人类社会不能缺少的一项技能。作为我们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时代开始,发展到今天它的意义发生了许多的转变,今天的字与古代的字已经有所不同了。比如古代的“睡”和如今的“睡”,古代的“

  • 罗马并非“毁于一旦”:如何理解帝国权力运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罗马帝国,罗马

    潘岳先生《秦汉与罗马》一文,是他继《战国与希腊》之后,又一篇关于中西历史比较的力作。这篇文章对秦汉与罗马两大帝国进行比较,探究“为何两大政治体具有相似的基础,相似的挑战,却又走出了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结果?”潘先生文,围绕两大帝国体系的运行及其历史“时运&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