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世界的尽头”在哪里?

“世界的尽头”在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84 更新时间:2023/12/29 5:58:00

对爱因斯坦来说

宇宙尽头是始终未解的难题

雪琴来说

宇宙尽头是铁岭

是她“混不好”就回去的地方

对我们来说

宇宙的尽头太过虚无

但“世界的尽头”却并非遥不可及

……

01

乌斯怀亚

乌斯怀亚,南美洲最南端的城市

这里有“世界尽头”的美称

距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3200公里

从这里再往南1000公里

就是茫茫的南极大陆

前往南极洲探险考察

这里是最为理想的起航和补给基地

来到乌斯怀亚,不能错过两样东西

世界尽头邮局和灯塔

邮局虽小却每日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这里买上一明信片

盖上世界尽头的邮戳

灯塔是乌斯怀亚的另一个象征

它因家卫的电影《春光乍泄》闻名

吸引着众多艺青年来此

纪念已经逝去的爱情

02

- 朗伊尔城 -

朗伊尔城,位于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

这里地处北纬78度

距离北极点只有1300公里

是世界上离北极最近的城市

朗伊尔城的土地60%被冰川覆盖

这里的房屋也都是彩色的

不过因为极夜的原因

每年11月到次年1月

这个城市都是属于黑夜的

不过虽然看不到彩色的房屋

却有机会欣赏极光的美丽

这里是禁止死亡的城市

除非猝死

否则病人和年龄大的老人必须离开这里

70年前,镇上的小墓地就已停止纳新

因为人们发现尸体在这里不能腐烂

细菌也不会死亡

一旦有害细菌泛滥

后果不堪设想

03

- 塔斯马尼亚 -

塔斯马尼亚岛是塔斯马尼亚州的所在地

它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南面

是澳大利亚6个州中最小的岛州

大约在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末段前

这里还是澳大利亚大陆的一部分

后来冰河时期结束

溶雪化成的水淹盖了两岸交接之地

塔斯马尼亚岛被隔离在澳大利亚大陆之外

因是澳洲距离南极最近的地方

塔斯马尼亚被称为“世界的尽头”

这里不仅有干净的空气和美丽的海滨

还有独特的野生动物和原生态的自然美景

更是全球观赏南极光的最佳地点

从空中俯瞰塔斯马尼亚岛

它就像一颗爱心

因此被世人形象地称为"世界之心"

这里也因此成为情侣、爱人们的甜蜜打卡地

04

- 北角 -

北角是挪威北方马格尔岛北端的一个海岬

被误认为是欧亚大陆的最北端

因此得名“世界的尽头”

这里的地形是一片横切前寒武纪砂岩层的高原

沿海一面呈峭壁

海拔307米,气势雄伟

冬季,这里是著名的极光观赏地

夏天则是北角最好的季节

每年5月中旬到8月初是北角的极昼

你可以在温暖的休息室一边喝着咖啡

一边欣赏“午夜的太阳”

05

- 吉尔伯特群岛 -

群岛位于太平洋中西部的环礁群

隶属于基里巴斯共和国

这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

又横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交叉点上的国家

这也使得它成为全球最早迎接日出的国家

吉尔伯特群岛的位置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它处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之间

二战时在此进行的吉尔伯特群岛战役

是二战太平洋战争期间

美国对日本战略进攻的揭幕战

吉尔伯特群岛是基里巴斯人生活的主要群岛

岛内环状珊瑚礁达16个

群岛中的主岛塔拉瓦是全国最为现代的岛

分为南塔拉瓦与北塔拉瓦

南塔拉瓦内有相对完善的高速公路

配备酒店、旅舍、餐厅、旅行社等

大部分旅行者都选择下榻于此

而北塔拉瓦的发展较为落后

尚处于原始村落的阶段

交通十分不便

但旅行者可以在这里徒步

感受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光

06

- 伊卢利萨特 -

伊卢利萨特虽然是格陵兰岛第三大定居地

人口却只有4000多人

伊卢利萨特旁边就是壮丽的伊卢利萨特冰峡湾

峡湾长40公里

从格陵兰内陆冰帽西流到迪斯科湾

迪斯科湾堪称格陵兰西海岸的明珠

这里有全世界仅次于南极大陆的第二大冰盖冰川

“制冰机”般源源不断把浮冰推入平静的海湾

这里也因此成为格陵兰唯一一处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自然遗产的地方

07

- 福戈岛 -

福戈岛,加拿大纽省最大的离岸近海岛屿

也是北美地区最靠东的地点之一

由于地处相对偏远

这里也曾被认为是“世界尽头”

这里仅有2000户居民

50年前还不通电

甚至连收音机都没有

如今已成为北美最远端的旅行胜地

这里的原住民族为比沃苏克人

他们捕获海洋生物作食物

1606年,福戈岛被画入欧洲人的地图

英国人和爱尔兰人在此定居

如今这里依然保有英国和爱尔兰的古老民俗风情

08

- 堪察加半岛 -

俄罗斯远东边缘的堪察加半岛

西临鄂霍次克海,东濒太平洋和白令海

在俄语中,“堪察加”意为“极遥远之地”

绝对配得上“世界尽头”的称谓

这里的160多座火山中

有29座活火山至今时有惊人喷发

火山熔岩不断创造出新陆地

除火山外,这里还有许多喷泉和温泉

可以说,火山与温泉是半岛的绝美独特景象

制造出冰火交融的奇幻美景

岛上最著名的“移动景观”是16000多头棕熊

这里也是世界上棕熊数量最密集的区域

看似笨重的它们其实聪明且强壮

每年夏天都会在这里等待洄游的鲑鱼

将肚子喂得饱饱的,以待度过漫长的冬季

话题

更多文章

  • 真正的唐刀长这样?世界上现存的唐刀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刀

    唐刀,并不是具体指的某一把刀,而是唐朝出产的刀剑,我们熟知的唐刀四制,陌刀,横刀,仪刀,障刀。这四把军队常备的刀剑,统称为唐刀。在古代,唐刀为军用战刀,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作战,所以在制作工艺上,相当严格,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包钢”技术,以熟铁为外皮,中间夹百炼钢,为了提高整体

  • 吊脚楼是中国哪个民族的民居建筑形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吊脚楼,民居建筑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和幅员广大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的经验,人们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生活环境,顺应自然和以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中国民居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具有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今天我们要来说的是吊脚楼,大家知道它是哪个民

  • 古迹游大热——盘点中国55处世界文化遗产地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古迹游

    古迹游为何持续升温?一方面是因为,古迹作为鲜活、浓缩的历史,游览它们本身就比单游风景、民俗,给人以更多的收获感。比如,我们从莫高窟的壁画,可以直观地看到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跳什么样的舞蹈、当时又怎么婚丧嫁娶,怎么备战、作战等等。而从藏经洞,我们又可以看到许多一度失传的宗教典籍,以及当时的历史地理、科

  • 有一种“猫”,站在屋翎房瓦上活了1000多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站在,有,”,屋翎房,瓦,猫,一种,“,活了,1000,上

    瓦猫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庞雪姣中国人都说猫有九条命,这种传说的起源无从印证,也许只是猫咪神秘气质的一种流传,但是在中国民间,有一种“猫”站在屋翎房瓦上活了一千多年却是有些根据的。瓦猫传说相传,在南诏古国时期(公元738年-902年)一位贫穷的樵夫在采伐途中捡到一只受伤的流浪小

  • 百年前北京10大标志性古建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东南角楼】东南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据《英宗实录》记载:“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明清两代多次修缮,是明朝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楼。东南角楼位于东城墙和南城墙结合处的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远远看去非常壮观

  • 今日秋分 | 云淡风清 秋意渐浓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秋分

    今日秋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也就是说,秋分把整个秋季平分为前后两段。“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秋分是一个充满诗意,

  • 哪朝的江山最正统?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正统,的,罗氏,爱新,哪朝,江山,最,入主,觉

    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之后,一连四代皇帝都像是王婆附身。顺治说:“自古得天下之正,未之有比也。”康熙说:“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雍正接力,“我朝驱逐流寇,应天顺人而得天下。”乾隆直接拿人垫背:“我朝得天下之正,实非

  • 古人睡觉和我们不一样?什么是“瓦”?百姓的房子为何不叫宫?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是,不一样,古人,我们,瓦,“,睡觉,什么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语言文字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成为了人类社会不能缺少的一项技能。作为我们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时代开始,发展到今天它的意义发生了许多的转变,今天的字与古代的字已经有所不同了。比如古代的“睡”和如今的“睡”,古代的“

  • 罗马并非“毁于一旦”:如何理解帝国权力运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罗马帝国,罗马

    潘岳先生《秦汉与罗马》一文,是他继《战国与希腊》之后,又一篇关于中西历史比较的力作。这篇文章对秦汉与罗马两大帝国进行比较,探究“为何两大政治体具有相似的基础,相似的挑战,却又走出了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结果?”潘先生文,围绕两大帝国体系的运行及其历史“时运&rdquo

  • 郑和七下西洋, “西洋”究竟指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洋,郑和,郑和下西洋

    蒙元帝国崩溃后, 国际关系格局出现新变化。明朝建立以后, 对外联系是全方位的, 中西交通大开, 包括陆上与海上。明朝六遣傅安、五遣陈诚从陆路出使西域, 郑和七下西洋, 亦失哈七上北海。毋庸讳言,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 “西洋”究竟指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