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真正的唐刀长这样?世界上现存的唐刀揭秘!

真正的唐刀长这样?世界上现存的唐刀揭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84 更新时间:2023/12/29 1:57:47

唐刀,并不是具体指的某一把刀,而是唐朝出产的刀剑,我们熟知的唐刀四制,陌刀,横刀,仪刀,障刀。这四把军队备的刀剑,统称为唐刀。

在古代,唐刀为军用战刀,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作战,所以在制作工艺上,相当严格,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包钢”技术,以熟铁为外皮,中间夹百炼钢,为了提高整体性能,部分刃口采用局部淬火的技术,使整体在具备破甲用途的同时,也更耐用。

但很少有人见过真实的唐刀,接下来就一起看下,世界上现存的唐刀。

1.丙子椒林剑(名为剑,实为唐刀,隋朝钢刀)

现在为日本四天寺收藏,定为国宝,刀长65.8厘米,刀上刻字“丙子椒林”。最开始,丙子椒林被认为是日本古刀,被解释为丙槐林、苏我马子大臣;但现代一般认为丙子是刀的锻造年,椒林是刀工的名字,是为中国古代刀匠所铸。

2.七星剑(名为剑,实为唐刀)

直刀,现存日本四天王寺(寄托于东京国立博物馆),指定为国宝,刀长62.4厘米。

丙子椒林剑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刀匠锻造出的直刀,而七星剑是基于中国道教的星宿信仰的传统,传入日本,现两者一同存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3.水龙剑(同样,名为剑,实为唐刀)

现存日本奈良正仓院,是目前世上保留最完好的唐刀。全长80.2厘米,刃长62.3厘米。装具为日本后来配制,原型制是一柄唐朝杖鞘刀。

4.金银细装唐大刀

日本正仓院藏,唐朝平安时代史书记载公认是唐大刀,现代日本学界内,都没否认此刀的来源。而且装具上的卷草纹也是唐朝盛行的一种装饰。

此款金银细装唐大刀为切刃造,水龙唐刀为镐造,双把为烧土淬制,这两把刀都是唐造,直刃......其实日本刀的制法,如夹钢和包钢,切刃造和镐造,用烧土来淬刃和造刃文,反复锻打都是中国发明而流传到日本的,以上的实品就可以证明。

5.金铜黑漆唐装直刀、唐刀柜

日本鹿岛神宫藏品,国宝,唯一一把被部分学者完全确信的“唐大刀”。此刀的特点为身长,全长256厘米,刃长223厘米。典型的直背、切刃造。刀谭为明显的汉式风格,另一个确认的原因为随此刀保存的难得的唐朝盛刀盒“唐櫃“,又名”金铜黑漆装唐直刀“。

现藏于日本其他的2把知名唐刀。

6.金银平脱横刀

▲(国内所作 正仓院唐横刀 的摹造品)

现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八世纪所制作的横刀,既作为随身武器,同时也作为古代宫廷宗教仪式用品。其柄长14.9厘米。刃长35.2厘米。刀茎狭过刀身,前宽后窄,尾部开孔(十分有特点的部分)。

7.银饰镶宝石唐短刀

同样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此款短刀为一对保存,刀柄及刀身同弯曲,无镡,包银首。刀鞘通体包银,透雕呈唐草及花卉状并向前蓝色琉璃珠和白珍珠。系长缕刀牌,楷书“橘夫人奉物”。此款短刀的出现标明在唐初唐刀已经出现曲刃。

现已知国内的唐刀。

8.陕西窦皓墓出土的水晶坠金柄饰【仪刀】(初唐)

已知出土的最完整的一把唐刀。

9.镶金鞘铜柄木剑(班剑)

绩墓出土,即世绩,字懋功(“隋唐演义”里开国功勋徐茂公的原型。赐姓李。)这把班剑为随葬品,木制(初唐)。

10.皇甫江个人所藏唐朝佩刀

11.出土的唐刀,1995年购于伦敦。

虽然生锈,但可见镐造刀形,长一米半,起脊。最厚达一点八公分。镐造。内部未腐蚀。

标签: 唐刀

更多文章

  • 吊脚楼是中国哪个民族的民居建筑形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吊脚楼,民居建筑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和幅员广大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的经验,人们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生活环境,顺应自然和以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中国民居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具有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今天我们要来说的是吊脚楼,大家知道它是哪个民

  • 古迹游大热——盘点中国55处世界文化遗产地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古迹游

    古迹游为何持续升温?一方面是因为,古迹作为鲜活、浓缩的历史,游览它们本身就比单游风景、民俗,给人以更多的收获感。比如,我们从莫高窟的壁画,可以直观地看到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跳什么样的舞蹈、当时又怎么婚丧嫁娶,怎么备战、作战等等。而从藏经洞,我们又可以看到许多一度失传的宗教典籍,以及当时的历史地理、科

  • 有一种“猫”,站在屋翎房瓦上活了1000多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站在,有,”,屋翎房,瓦,猫,一种,“,活了,1000,上

    瓦猫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庞雪姣中国人都说猫有九条命,这种传说的起源无从印证,也许只是猫咪神秘气质的一种流传,但是在中国民间,有一种“猫”站在屋翎房瓦上活了一千多年却是有些根据的。瓦猫传说相传,在南诏古国时期(公元738年-902年)一位贫穷的樵夫在采伐途中捡到一只受伤的流浪小

  • 百年前北京10大标志性古建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东南角楼】东南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据《英宗实录》记载:“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明清两代多次修缮,是明朝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楼。东南角楼位于东城墙和南城墙结合处的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远远看去非常壮观

  • 今日秋分 | 云淡风清 秋意渐浓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秋分

    今日秋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也就是说,秋分把整个秋季平分为前后两段。“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秋分是一个充满诗意,

  • 哪朝的江山最正统?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正统,的,罗氏,爱新,哪朝,江山,最,入主,觉

    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之后,一连四代皇帝都像是王婆附身。顺治说:“自古得天下之正,未之有比也。”康熙说:“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雍正接力,“我朝驱逐流寇,应天顺人而得天下。”乾隆直接拿人垫背:“我朝得天下之正,实非

  • 古人睡觉和我们不一样?什么是“瓦”?百姓的房子为何不叫宫?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是,不一样,古人,我们,瓦,“,睡觉,什么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语言文字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成为了人类社会不能缺少的一项技能。作为我们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时代开始,发展到今天它的意义发生了许多的转变,今天的字与古代的字已经有所不同了。比如古代的“睡”和如今的“睡”,古代的“

  • 罗马并非“毁于一旦”:如何理解帝国权力运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罗马帝国,罗马

    潘岳先生《秦汉与罗马》一文,是他继《战国与希腊》之后,又一篇关于中西历史比较的力作。这篇文章对秦汉与罗马两大帝国进行比较,探究“为何两大政治体具有相似的基础,相似的挑战,却又走出了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结果?”潘先生文,围绕两大帝国体系的运行及其历史“时运&rdquo

  • 郑和七下西洋, “西洋”究竟指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洋,郑和,郑和下西洋

    蒙元帝国崩溃后, 国际关系格局出现新变化。明朝建立以后, 对外联系是全方位的, 中西交通大开, 包括陆上与海上。明朝六遣傅安、五遣陈诚从陆路出使西域, 郑和七下西洋, 亦失哈七上北海。毋庸讳言,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 “西洋”究竟指哪里?“

  • 中国烂片营销简史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营销,烂片

    烂片营销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本方和制作方永远把观众当成傻子。他们总认为只要把比较火热的商业元素杂糅在一起,就能把观众骗进影院。现在的人吃饭的时候都必须找个电影、电视剧或者综艺看,我就不一样,我吃饭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找烂片看。在我看来,烂片是最好的下饭节目。首先,烂片完美解决了埋头吃饭错过剧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