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百年前北京10大标志性古建筑

百年前北京10大标志性古建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508 更新时间:2023/12/26 21:06:39

【东南角楼】东南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据《英宗实录》记载:“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明清两代多次修缮,是明朝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楼。东南角楼位于东城墙和南城墙结合处的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远远看去非壮观。这张老照片中角楼屋脊有破坏的痕迹,这是八国联军炮轰所致。

【金刚宝座塔】金刚宝座塔,又名五塔寺、真觉寺。此塔始建于永乐初年,当时印度高僧班迪来华,朱棣献金佛像五尊和金刚宝座规式,朱棣封他为国师,并为他建了此寺。(这是一组反映百年前北京十大古建筑的老照片,有的早已被拆除,这些古建筑越看越有韵味)

【天坛祈年殿】祈年殿位于天坛北部,这是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规格极高,它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其为砖木结构,殿高38米,直径32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封建社会是农业社会,皇帝对耕种很是重视,祈年殿就是明清皇帝孟春祈谷的地方。

【壮观的北京古城墙】大家都知道,古城墙曾说北京城的标志之一,元朝时朝廷“收苇以蓑城,每岁收百万,以苇排编,自下砌上,恐致摧塌”,到了朱棣营建北京城时,他大肆扩建城墙,最终筑成了坚固的城墙。北京古城墙一直沿用到上世纪50年代,之后被逐渐拆光。

【正阳门】正阳门,又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它是明清两朝内城的正南门。正阳门和其他城门不同,这座城门集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其形制非常罕见。正阳门是“四门、三桥、五牌楼”,一圈瓮城连接着箭楼、城楼、东西闸楼等四个城门,箭楼前是三座石拱桥组成的“正阳桥”,其南即通向前门大街的“五牌楼”。

【景德街牌楼】北京阜成门内大街路的北面是帝庙,这里是明清两朝祭祀历朝历代帝王的场所,庙门三间,内有景德门、景德崇圣殿等,大门前对面有一搭影壁、东西各有一木牌楼。由于木牌楼上有“景德街”三字,故得名景德街牌楼。这座牌楼被梁思成评价为,“北京城最为壮美的牌楼!”在梁思成的多次奔走下,这座牌楼拆除的部件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的大厅里。

【香山琉璃万寿塔】琉璃万寿塔,俗称“琉璃塔”,它位于香山静宜园昭庙最西端,是一座七层八角密檐的“亭塔复合体”建筑。昭庙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至四十五年(1780年)修建,琉璃万寿塔也在这期间建成,远远看去非常壮观。

【永定门】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永远安定”之意,它是明清北京城外城城墙的正门,也是最大的一座城门。整座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米;楼连台通高26米。永定门于1957年被拆除殆尽。

【大清门】大清门,明称大明门,它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是天安门的外门,也是皇城的正南门,规格极高,享有国门的地位。大清门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很像明十三陵、清东陵里的大红门。据《大清会典》记载:“大清门,三阙上为飞檐崇脊,门前地正方,绕以石栏,左右狮各一,下马石碑各一。”1954年,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大清门被拆除。

【东西牌楼】牌楼是北京一种标志性建筑,多竖立在比较讲究或重要的建筑群的大门之前,与大门围合成门前的地域。明清时期在东、西长安街,在东城、西城中心十字路口上都建有木牌楼,以作重要街区的标志。

标签:

更多文章

  • 今日秋分 | 云淡风清 秋意渐浓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秋分

    今日秋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也就是说,秋分把整个秋季平分为前后两段。“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秋分是一个充满诗意,

  • 哪朝的江山最正统?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正统,的,罗氏,爱新,哪朝,江山,最,入主,觉

    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之后,一连四代皇帝都像是王婆附身。顺治说:“自古得天下之正,未之有比也。”康熙说:“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雍正接力,“我朝驱逐流寇,应天顺人而得天下。”乾隆直接拿人垫背:“我朝得天下之正,实非

  • 古人睡觉和我们不一样?什么是“瓦”?百姓的房子为何不叫宫?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是,不一样,古人,我们,瓦,“,睡觉,什么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语言文字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成为了人类社会不能缺少的一项技能。作为我们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时代开始,发展到今天它的意义发生了许多的转变,今天的字与古代的字已经有所不同了。比如古代的“睡”和如今的“睡”,古代的“

  • 罗马并非“毁于一旦”:如何理解帝国权力运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罗马帝国,罗马

    潘岳先生《秦汉与罗马》一文,是他继《战国与希腊》之后,又一篇关于中西历史比较的力作。这篇文章对秦汉与罗马两大帝国进行比较,探究“为何两大政治体具有相似的基础,相似的挑战,却又走出了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结果?”潘先生文,围绕两大帝国体系的运行及其历史“时运&rdquo

  • 郑和七下西洋, “西洋”究竟指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洋,郑和,郑和下西洋

    蒙元帝国崩溃后, 国际关系格局出现新变化。明朝建立以后, 对外联系是全方位的, 中西交通大开, 包括陆上与海上。明朝六遣傅安、五遣陈诚从陆路出使西域, 郑和七下西洋, 亦失哈七上北海。毋庸讳言,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 “西洋”究竟指哪里?“

  • 中国烂片营销简史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营销,烂片

    烂片营销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本方和制作方永远把观众当成傻子。他们总认为只要把比较火热的商业元素杂糅在一起,就能把观众骗进影院。现在的人吃饭的时候都必须找个电影、电视剧或者综艺看,我就不一样,我吃饭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找烂片看。在我看来,烂片是最好的下饭节目。首先,烂片完美解决了埋头吃饭错过剧情的问题。

  • 中国古代的防火措施,你了解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火灾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频繁发生、破坏性巨大的灾害,我国历朝历代均十分重视防火工作。中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所以耐火等级很低。在发生火灾时,屋顶严实紧密,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容易积聚,迅速导致“轰燃”。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

  • 襄阳古城——“华夏第一城池”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襄阳,襄樊,樊城

    襄阳,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更名之前称之为襄樊,是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樊城始于西周,襄阳筑城于汉初。自东汉献帝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南船北马,七省通衢”是襄阳交通发达的真

  • 象棋里的“砲”是种什么武器,金军如何用它来攻破北宋都城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砲,象棋

    在中国象棋中,远距离攻击棋子,除了车,就是炮。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红方是“炮”,黑方是“砲”。炮,顾名思义,说的就是火炮,属于典型的热火器。砲,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其实在冷兵器时代,攻城的难度远大于野战。为了弥合防守方据坚固守的优势,攻城大杀器抛石机应

  • 上海路名为什么多以省市命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海,上海路名

    一个城市当中街道的命名,往往体现了该城市特别的历史底蕴与人文传统。凡是对上海的城区交通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上海的道路很多都以全国其他省市的名字命名,比如南京路、北京路等,好像大上海成了缩小版的中国地图。夜灯下的南京路﹀其实不仅是上海,像北京、广州、武汉等大城市都有这种以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