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撒拉族

撒拉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89 更新时间:2023/12/17 1:08:38

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骨子里就是突厥人。 撒拉族,正式名称为撒拉尔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人的后裔,现主要聚居在中国青海省循化与甘肃省积石山自治县及其毗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有人口10.4万人(2000年)。

中国撒拉族古称Salor,这个部落名起源于传说中的乌古斯可汗(被土库曼人视为自己民族的祖先)的亲孙子撒拉尔,意思是到处挥动着大刀长矛的人,有“无处不在、战无不胜的征服者”(——《Ruhnama》)的含义。撒拉尔部落是唐朝时期游牧于新疆伊犁一带的乌护,后来西迁至中亚马雷、玉龙杰赤咸海地区。在塞尔柱帝国和后来的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上,撒拉尔人占非重要的地位。后来撒拉尔人西迁,一部分人定居在东部安纳托利亚(现在的土耳其境内)。留在马鲁及撒拉克的一部分人在较后的历史中被泛称为土库曼人,其中一部分在元朝时,由首领嘎勒莽,赫莽带领,取道撒马尔罕,吐鲁番、肃州到积石州,嘉裕关定居下来,成为今日青海的撒拉族。今天的土库曼斯坦仍然有撒鲁尔部落,第一批撒拉人是作为西域亲军前来屯田的。其他人陆续前来。洪武三年,他们首领神宝入附邓愈。被赐姓韩,这姓是头人的姓。

撒拉族

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撒拉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伊斯兰教是撒拉族的全民信仰。

撒拉族的传统服饰较多地保留着中亚、伊斯兰和游牧文化的特点。男子多穿交领长衫、大裆裤,腰扎布带或丝巾,并佩约15厘米长的小刀,头戴羊皮卷檐帽,脚穿短筒靴,妇女头披纱巾,身穿连衣裙。妇女喜欢佩带长串耳环、戒指、手揭、串珠等首饰。

撒拉族服饰与图腾

图腾:骆驼泉

标签: 一部分部落民族中国历史文化拉尔后来

更多文章

  • 鲜卑的消失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一个,慕容,建立,太后,文帝,鲜卑,北魏,政权

    鲜卑,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游牧于今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附属于匈奴。北匈奴西迁后,进入匈奴故地,并其余众,势力强盛。桓帝时,首领檀石槐建庭立制,组成行军政联合体。分为东、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率领。檀石槐死后,联合体瓦解,有步度根、轲比能等首领各拥所部,附属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有慕容、乞伏、秃发、

  • 穴居肃慎—挹娄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压迫,世纪,贵族,民族,还是,中原,时期,主要

    挹娄是肃慎族系继肃慎称号后使用的第二个族称,前后约有600余年(汉至晋)。公元5世纪后,改号勿吉。挹娄族称出现于公元前1—2世纪时(西汉),挹娄一词,含义有两说:一,音近通古斯语“鹿”,为鹿之意;二,与满语“叶鲁”音近,为岩穴之穴的意思。《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载挹娄人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

  • 龙鱼铜镜—女真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地区,许多,骨灰,女真,契丹,文化,发现,石棺

    女真又称“女直”,其先祖为周秦时东北地区古老的肃慎、挹娄人。辽代把女真分为“熟女真”(已入辽籍的)和“生女真”两部。生女真异常勇猛,三人可搏猛虎。辽末,生女真完颜部在首领阿骨打率领下举兵抗辽,1115年建立“大金国”,迅即由东北进入北方草原灭辽,继而进入黄河流域灭北宋。1234年,金为南宋联合蒙古军

  • 基诺族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自己,耳环,人口,人为,民族,该地,主要,黑色

    基诺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1979年6月正式确认。“基诺”为自称,民国之前汉释其为“攸乐”,意为“尊敬舅舅的民族”,为支南地区特有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0,899人,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基诺一称来自其主要聚集区“基诺山”,清地理志称此山为“攸乐山”故清档中多以攸

  • 匈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部落,单于,之子,匈奴,地区,公元前,中原,在位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我国正处于战国末期,中原七国为争夺霸权苦斗不休,而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却趁势在大漠南北悄然兴起。“匈奴”之名,最早见于《逸周书》、《山海经》等先秦典籍,但异名颇多。司马迁著《史记·匈奴列传》,详细追述了匈奴族早期的历史,始定名为匈奴。从此,这个居于我国北部边境、强悍善战的游牧

  • 东乡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伊斯兰教,全家福,蒙古语,服饰,统治,这些,一部分,图腾

    东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自称为撒尔塔人。人口为51.4万人(2000年统计)。东乡族源于中亚撒尔塔人与蒙古人,信伊斯兰教,由六种色目人为主体发展出来。即回回、乃蛮、钦察、葛逻禄、甘土鲁、康里,这些中亚人成为签军,由赤老温统帅,留驻东乡。后来这些军人被组织入社(也与一部分汉人藏人混合),定居下

  • 西南古国—大理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相国,在位,大理,云南,势力,蒙古,公元,诸侯

    白族古称“白蛮”,是古老的bo(打不出,“bo人悬棺”之bo)人民族和汉民族融合形成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集解》中说:“bo,羌之别种也。”在战国时期就融合了部分楚文化的bo人,在汉晋之世,中原政府迁徙了一部分汉人到“西南夷”屯垦,加上中原战乱中流落到西南的汉族士兵和平民,进一步与bo人融合形成

  • 鄂温克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他们,地区,中国,使用,服饰,上衣,俄罗斯,蒙古

    鄂温克族是中国和俄罗斯的一个少数民族,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鄂温克族祖先是五至九世纪生活在大兴安岭深末怛室韦,另一说法是沃沮后人,元代称他们为林木中百姓,明代称额里克特人与野人女真,1753年有500个索伦兵派遣到塔城与伊宁。俄罗斯人在1606年遇到他们

  • 草原高歌—柔然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以后,北魏,突厥,世纪,进攻,开始,元年,武帝

    柔然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中游牧于蒙古高原。他们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畜牧,无文字,以刻木记事。最盛时期,势力北到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达大兴安岭,与地豆于族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达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服属于山南路南北两道诸国。柔然系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形式,艺术,民族,鼓舞,文化,音乐,民间,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56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早在约五千年前,由黄河和长江等大河流域汇成的华夏音乐文化,便体现出多元起源和混合发展的态势,不断吸收周边少数民族音乐的精粹。同时,它又不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