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傈僳族

傈僳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406 更新时间:2023/12/21 5:10:26

傈僳族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西藏、印度、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

傈僳族是从唐代“乌蛮”部落集团中分化出来的,与彝族、纳西族在族源上关系密切,其先民居住在今西昌、冕宁、盐边一带。傈僳族的族称最早见于唐人樊绰的《蛮书》记载的“栗粟两姓蛮”。8世纪时,傈僳族先民受“勿邓”、“两林”和“丰巴”三大乌蛮部落统治。12世纪以后,傈僳族先后受元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丽江土知府木氏的统治。16世纪中叶,由于战争以及反对木土司的压迫,大批傈僳族人在头人括木必的率领下,渡过澜沧江,翻越碧罗雪山,进入怒江地区。此后,又有傈僳族陆续西和向南迁移,形成今日的分布格局。

傈僳族

傈僳族人使用傈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

傈僳族人先后使用过老傈僳文、格匡式拼音文字、竹书和新傈僳文四种文字,均创制于20世纪。目前只有新、老傈僳文仍在使用。

傈僳族人以前为信仰万物有灵,后来在西方人的影响下逐渐皈依基督教。现在基督教为傈僳族的主要宗教。

傈僳族女子传统上头红色和白色料珠的头饰,胸前佩戴彩色料珠的项圈和项链。女子的裙子是用上百片的各色布料缝制而成的,称作“百花裙”。

傈僳族男子着短衫,以青布包头,身上佩戴砍刀、箭袋等狩猎的工具,傈僳族根据服饰颜色差别可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

傈僳族服饰与图腾

图腾:弩

标签: 文字傈僳世纪女子使用部落族人服饰

更多文章

  • 西域狼痕—乌孙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公元前,公主,突厥,单于,匈奴,解忧,汉朝,进攻

    乌孙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兼国名。其族属向有数说,比较重要的为:①匈奴族说。此说强调乌孙"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但乌孙王室始终与匈奴保持密切的联系,尽管有时亦兵戎相见。②突厥族说。主此说者有俄国突厥语学家B。B。拉德洛夫、日本学者白鸟库吉等人。所持理由,一是乌孙与突厥开国始祖的传说均

  • 朝鲜始祖—高句骊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辽东,发展,民族,中原,建立,公元,新罗,由于

    高句骊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为古朝鲜的国名。它是我国东北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最早出现于我国东北地区,以后部分南迁朝鲜半岛加入今朝鲜族中,部分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加入中国各民族中。高句骊政权存在705年。高句骊族在朱蒙建高句骊国前,以氏族、部落为单位,分布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至吉林省集安县一

  • 德昂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世纪,中国,不同,少数民族,民族,服饰,古代,全家福

    德昂族(缅甸称巴朗族)是中国、缅甸、泰国的少数民族。德昂族旧称“崩龙族”。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在唐宋时期已能自制陶器。历史上德昂族的先民曾在12-15世纪时建立了金齿国,后来逐渐衰落,元

  • 粟末靺鞨—渤海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契丹,发展,渤海,地区,唐朝,高丽,他们,这一

    渤海国是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丽余种”为基础建立的国家。后来,高丽国的“逋残”,以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的遗民都归顺渤海,也成了渤海国的主要居民。他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史称之为渤海人。渤海又在发展

  • 先秦古国—邹国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国君,民众,时期,山东,所以,关系,文化,公元前

    《史记》记载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陆终娶于鬼方,生有6子,第5子名安,大禹赐曹姓,为曹姓始祖。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地。邾国是子爵国,也史称邾子国,东周时期著名方国之一。春秋时期,在今山东境内,邾国是仅次于

  • 突厥帝国的分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朝,蒙古,突厥,地区,中国,重新,统一,他们

    突厥人的这两个帝国没有长期保持鼎盛。和硕·柴达木碑文中赞扬的伟大的可汗们由一些缺乏前辈们的那种天才的人继承。"彼等之弟辈为可汗,彼等之子辈为可汗,惟弟辈今不类其兄辈,子辈不类其父辈。登位者皆庸可汗、恶可汗。致使突厥帝国解体。真正摧毁突厥力量的是两汗国之间的敌对,即鄂尔浑的东突厥和伊塞克湖、怛逻斯的西

  • 塔塔尔族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黑色,世纪,蒙古人,突厥,新疆,一些,塔尔,中国

    塔塔尔族,或称塔塔尔人、鞑靼人,是中国官方认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地区。“塔塔尔”是“鞑靼”的音译之一。“鞑靼”一词起源于7世纪到9世纪时在贝加尔湖东南地区游牧的至大兴安岭东及呼伦贝尔一带的蒙古部落(也有操突厥语的),13世纪由于随蒙古人西迁,欧洲人便将阿尔泰语系的蒙古人和突厥人统称为

  • 蒙古高原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独立,中国,政府,苏联,问题,蒋介石,蒙古,承认

    (一)公元1368年---1755年的历史北元历代可汗脱欢帖木尔-----爱猷识理达腊------脱古思帖木尔------坤帖木尔-------鞑靼鬼力赤------(1409)本雅失里------脱脱不花-----(1453)瓦剌也先-------(一)蒙古本土:(1454)麻儿可儿-----马古

  • 达斡尔族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俄国,契丹,新疆,主要,长袍,目前,文化,他们

    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结雅河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目前约有13.2万人。他们在俄国也有,(在石勒喀河与伯力)。俄国叫这地区达斡里亚,即外贝加尔。达斡尔族的族源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有土著说和契丹后裔说两种意见。钦定辽金元三史语解称达斡尔“大

  • 布朗族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布朗,全家福,没有,族人,信仰,自称,加一,名字

    布朗族是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土著民族。施甸居住着的濮人,自称“乌”,他称本人,俗称“花濮蛮”。朗族自称布朗、邦、乌、阿瓦、翁拱。史籍中称布朗族为“朴子蛮”(唐)、“蒲人”(元)、“濮满”、“苞满”(明、清)。布朗族人的名字十分独特。传统上布朗族人没有姓只有名,凡男子都在名字前加一“岩”字,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