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兔死狗烹

兔死狗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69 更新时间:2023/12/27 16:16:26

春秋时期,吴越之间经常起争端。公元前497年,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委曲求全向吴国求降,去吴国给吴王夫差当奴仆。在大夫范蠡的帮助下,越王勾践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三年后,被释放回国。勾践为了不忘国耻,就每天晚上睡在柴草上,坐卧的地方也悬着苦胆,每天吃饭之前都要先尝一口苦胆。经过十年的奋斗,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辅助越王勾践报仇雪恨的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范蠡,还有一个是文种。当时勾践在会稽山一战中大败,国力也不足以与吴国相抗。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商议怎样才能报仇雪耻。范蠡劝勾践主动向吴王示好,以便争取时间发展生产,增强国力,提高军事力量。

这时候,夫差因当上了霸主,骄傲起来,一味贪图享乐。文种劝勾践向吴王进贡美女。越王勾践就派人到处物色美女,结果在浣溪边找到了花容月貌、沉鱼落雁的西施。越王派范蠡把她献给了夫差。夫差一见西施,顿时被迷住了,把她当作下凡的仙女,宠爱得不得了,也逐渐放松了对勾践的监视。随后,文种和范蠡又帮助勾践取得夫差的信任。他们还设计让夫差杀了忠臣伍子胥,送给吴国浸泡过、不能发芽的种子,害得吴国当年颗粒无收,到处闹饥荒,国内人心大乱。

越国能够灭掉吴国,范蠡和文种是最大的功臣。勾践在灭掉吴国后,因范、文二人功劳卓着,便要拜范蠡为上将军,文种为丞相。但是范蠡不仅不接受封赏,还执意要离国远去。他不顾勾践的再三挽留,离开越国,隐居齐国。范蠡离开后,还惦记着好友文种,于是就派人悄悄送了一封信给文种,在信上告诉他:你也赶快离开吧,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勾践心胸狭窄,只可与他共患难,不能同他共富贵。你要记住:“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但是,文种不相信越王会加害自己,坚持不肯走,还回信说:“我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正是该享受的时候,怎么能就这样离开呢?”果然在文种当丞相不久,勾践就给他送来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时用的那把剑,同时带了这么一句话:先生教给寡人七种灭吴的办法,寡人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还剩下四种没有用,就请先生带给先王吧。文种一看,就明白了,后悔当初没有听范蠡的话,无奈之下只好举剑自刎而死。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求解驿站】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活学活用】在封建社会里,许多为统治者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最终都落了个~的下场。

【妙语点拨】范蠡劝文种舍弃功名利禄,以免招灾惹祸。文种不听劝告,结果被越王杀害。文种跟着主子出生入死,对主子感恩戴德,却遭受“卸磨杀驴”的凄境,让人唏嘘不已。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狗”都会遭受“兔死狗烹”的下场。如果抛开主子残酷无情的方面,是否会遭遇“兔死狗烹”,其实取决于做“狗”的是否懂得进退之术。范蠡审时度势,全身而退;文种则贪图功名利禄,才落得个被主子“烹”了的下场。

【近义】卸磨杀驴、鸟尽弓藏

标签: 离开吴国下场越王主子勾践一个美女

更多文章

  • 奋不顾身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迁,武帝,匈奴,知道,一方面,自己,认为,汉武帝

    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着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兵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的夏天,太史令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武帝则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

  • 固若金汤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得到,阳城,可以,守城,而且,附近,现在,投降

    秦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派部下武臣进攻赵地。自武臣率兵往北攻打赵地以后,一路披荆斩棘,所到之处,豪杰纷纷响应,起义军占领了赵国的大部分地区。武臣自己也被加封为武信君。这时,武臣率军攻打到了范阳城,范阳令徐公准备誓死保城,到处修建防御工事,准备抵抗到底。当时,范阳城里有一个名叫蒯(kuǎi)通的人

  • 取长补短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蚂蚁,大象,国家,人们,大国,孟子,什么,富强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孟子的人。他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们的尊敬。无论人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不懂的,都去向他请教。他会给人们提供好的建议,从而帮助人们排忧解难。当时的滕国是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很多大国都想欺侮它。滕国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寻求大国的保护。滕文公觉得一味让大国保护也不是长

  • 贪小失大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国家,齐国,联军,结果,于是,希望,金币,没有

    战国中后期,燕昭王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希望振兴国家。他曾筑黄金台广招天下贤才,以增强国家的实力。赵人乐毅原本在魏国当官,由于不被统治者信任而离开魏国,投奔到燕国来,向燕王纵论兵法,深得燕王赏识,被拜为亚卿。乐毅忠肝义胆,为燕国尽职尽责,竭尽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燕国实力越来越强,而它的仇敌齐国却越来

  • 周公吐哺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王,武王,出来,中国,天下,周公,辅佐,自己

    周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其领地在周,所以史称周公或周公旦。他贤能多才,周武王时参加了伐纣灭商的战争,功勋卓着。周初,周公受封于鲁,但他只让长子伯禽赴封地,自己则留在镐京,与召公一起辅佐周武王。伯禽临行时,周公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对于天下来说我的地

  • 按兵不动的含义,按兵不动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之后,一个,卫国,等待,出兵,还是,之前,回来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位于晋国东部的卫国由于国力微弱,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苦不堪言。当时在位的国君是卫灵公,卫灵公不愿长久地处于屈辱的地位,便毅然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约结盟,从而与晋国断绝了关系。卫灵公的这种做法让当时晋国的执政者赵简子非常恼火。赵简子立即调集军队,想要讨伐卫国的都

  • 罚不当罪的意思,罚不当罪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一个,处罚,相称,犯罪,不当,古代,如果,不相

    战国后期,赵国出了一位着名的思想家,名叫荀况,人们把他的着作称为《荀子》。《荀子》这部着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论》,是专门议论政治的。文中提出一个看法:国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的榜样。残暴的国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汤打倒,商纣被周武王消灭等,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荀况主张刑罚要严明,犯罪的应根

  •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自己,陕西,关中,刘邦,项羽,栈道,天下,韩信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聚集起来商议获胜之后如何割据土地一事。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妄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划分领地,心里却已开始琢磨,将来怎样一个个地对付并消灭他们。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唯独对刘邦顾忌重重。刘邦很难对付,对此项羽心知肚明。早些时

  • 残杯冷炙的含义,残杯冷炙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杜甫,有一,权贵,考试,长安,人才,施舍,生活

    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学富五车,他有一部《颜氏家训》流传下来。这本书的内容是以儒家的传统思想作为立身治家之道的。《颜氏家训》中有一处告诫说:“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意思是说,不能因为有点称赞,你就去受权贵驱使;不能因为处在低下的座位上,你就去受取权贵施舍的屈辱。唐代的大

  • 草木皆兵的含义,草木皆兵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自己,心理,作战,渡河,控制,人员,能够,面对

    东晋时期,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