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身无长物

身无长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41 更新时间:2023/12/24 6:11:28

东晋时期,有一个叫恭的人,做过将军、刺史等高官,还担任过太子的老师。但是,他的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生活也相当俭朴。

有一次,王恭跟随父亲到了会稽(kuàijī,今浙江绍兴),因为那里盛产竹子,所以回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时带了一领精美的竹席。

回到建康后,一个叫王忱的朋友去看望他。王忱见他坐的那领竹席既舒适又美观,心里非喜欢,便对王恭说:“你从盛产竹子的地方回来,这样的好席子一定带了不少吧?是不是可以送给我一领呢?”王忱笑笑,便答应了他。

王忱走了以后,王恭便让人把竹席给王忱送了过去。因为仅有的一竹席已经送给了王忱,所以王恭读书、吃饭只好坐在草垫子上。

王忱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十分吃惊,他找到王恭,非常抱歉地对他说:“我还以为你有好几领这样的席子呢,所以才开口你要的,没想到你只有一领。”王恭笑了笑,说:“看来你还不怎么了解我。我在生活上从来没有多的东西。”(原是:“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后来,人们引申出“身无长(zhàng)物”这个成语,表示没有多余的东西。现在常用来比喻生活穷困,一无所有;有时也比喻为官清廉。长物,多余的东西。

标签: 生活这个所以多余非常没有东西这样的

更多文章

  • 探访康熙年间流行哪些精美瓷器?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探访,康熙

    众所周知,明清瓷器一直是瓷器收藏的主力军。各个收藏家对于明清瓷器的喜好远远超过其他朝代。其中,清康熙年间的瓷器尤其讨人喜欢,归其原因,也是当时大环境下的政治开明,经济大发展,从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制瓷环境。​康熙时代非常注重瓷器的烧制,不论是工艺还是花色都有着很大的提高,尤其以青花瓷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

  • 浅谈《红楼梦》五个书名的含义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红楼梦

    《红楼梦》第一回写道: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红楼梦》的五个书名尽在这一段文本中。一、石头记《

  • 历史上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耶稣,基督

    耶稣2000年前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现代文明把时间分为公元前(即基督前)和公元(即主年)的纪年方式来纪念耶稣的诞生。耶稣在30岁以前是个木匠,过着犹太人的传统生活。当时以色列全境都处于罗马皇帝恺撒的独裁统治之下,包括耶稣出生的伯利恒和成长的拿撒勒。耶稣三十岁以后开始教导众人,行神迹,但他从来都没有远行

  • 危在旦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危险,这个,刘备,太史,非常,十分,当时,母亲

    太史慈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他年轻的时候就武艺高强,很有心计,远近闻名。当时大名士北海相孔融听说了太史慈这个年轻人,对他非常欣赏,认定他是难得的奇才,很想与他结交,于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亲,并向他的母亲赠送了丰厚的礼物。这让太史慈的母亲非常感动。当时还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风起云涌,孔融为防侵

  • 拭目以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刘备,没有,强大,时候,孙权,联合,先生

    三国时期,曹操势力强大,严重威胁着江东的孙权和荆州的刘备。孙权和刘备准备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于是,诸葛亮带着刘备联合孙权的使命来到了东吴。当时曹操给孙权发来了檄文,对东吴以武力相威胁。孙权就召集群臣商量对策,并且邀请诸葛亮一同参加。孙权的谋士张昭主张向曹操投降,便首先跳出来向诸葛亮发难。张昭说:

  • 望洋兴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河,自己,无可奈何,看看,有人,这里,就是,北海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河水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

  • 外强中干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外表,没有,这种,意外,秦国,不得,自己,实际上

    春秋时期,晋献公死后,晋公子夷吾结束逃亡生活,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当上了国君。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经答应过秦穆公,若是有一天自己能够有机会回国当上国君,就把五座城镇割让给秦国,当作救命之恩。可是,当上国君之后的夷吾并没有实现诺言。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也没有伸出援手帮助秦国,秦穆公为此怀恨在心。后来

  • 妄自尊大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豪强,成都,之后,建立,天下,公孙,自己,统一

    刘秀刚刚建立东汉王朝的时候,全国并未完全统一。各路豪强分别占据一方,国家仍是四分五裂。这些豪强之中势力最大的是在成都称王的公孙述。当时,另一个势力稍弱一点的豪强隗嚣(wěiáo)派部下马援前去拜访公孙述,想找一条政治上的出路。马援小时候就和公孙述认识,他想这次公孙述一定会热情地接待他。

  • 生吞活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喜欢,抄袭,自己,经验,别人,觉得,唐太宗,应该

    唐朝时期,河北枣强县有一个叫张怀庆的武官,喜欢附庸风雅,文学水平却比较低。为了追求虚名,他常常弄虚作假,把别人的好诗句改头换面后说成是自己的“创作”。有一次,张怀庆看了李义府的诗后,觉得很好,就在每句诗前添了两个字,让原诗该头换脸,变成一首七绝充当自己的作品:“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

  • 先声夺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一起,逃亡,敌人,三个,兄弟,儿子,取胜,自己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的宋国。宋国的司马华费遂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华驱、华多僚和华登。人说多子多福,可惜华费遂这仨儿子,净给他添乱了,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一向不团结。其中华多僚最爱挑事儿,偏偏宋国的国君元公最信任他,华多僚就使劲在元公跟前说自己两个兄弟的坏话。先是华登被迫逃亡到外地,后来华驱也被驱逐。华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