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吴末代国王孙权的孙子。没错,他就是三国东吴国君孙皓!但令人不解的是,他继位之初实行明政,神态依稀可见。然而,他继位没多久,就成了一个让天下人敬畏的暴君!那么,三国君主孙皓是如何成为暴君的呢?孙俪有哪些暴虐之举?
东吴末年的皇帝元兴元,巩固了手中的权力后,孙皓性情大变,脾气变得异常暴躁,忌讳很多。不要说这个,不要说那个,大臣不小心说了一句忌讳的话,脑袋立马就没了。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溥阳星,刚刚露出一点悔意,就被孙浩流放到广州。途中被杀,屠戮三家。
濮阳兴被捕是在元兴元年十一月初一,离孙皓登基的八月初三不到三个月。第二年,也就是甘露元年,公元265年7月,本来同意立孙浩为帝的皇太后,被孙浩逼得自杀,长子孙和次子很快被杀。“好学”的孙俪,真的翻脸比翻书还快,甚至比川剧变脸还快。
孙浩的暴政不止是杀人。不知道是因为他长得太丑还是怎么的。孙浩很烦别人看他。他的副手们总是低着头,从来不敢抬头。
后来孙皓(也就是鲁迅的侄子)一手提拔起来的左丞相卢凯,几次斗胆规劝。陛下,请让我们看一看,记住您的样子,否则,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大臣们不认识您,谁来保护!孙俪做了一些更正,但这只是陆凯仰视自己的特权。其他人仍然很尴尬。酒色一直是暴君的标配,孙俪也不例外。孙俪不仅要喝自己喝,不喝自己喝,大事必然传。
有一次,孙皓的大会大臣王凡真的喝醉了,孙皓却怀疑他还喝多了,是在装醉。假意让警卫员送王凡出去,然后叫他回来。王凡总是比较注重外表。听到皇帝叫自己回去,他好不容易喝醉了,整理了一下衣服。他走出一条华丽的直线,磕头。
孙浩看到老男孩还能走直线。很明显,他没醉,就敢欺负你,当即下令将王凡当场处死。这还不算,他把王凡的头砍下来扔在山脚下,供虎狼争夺。孙皓微笑着带领大臣们在山上观看。(在这一点上,孙俪还是挺祖传的。当年孙权也是因为大臣不爱喝酒才捅死人的。
可见,孙皓已经不是继位之初虚心求教、践行明政的东吴皇帝了。边肖不禁感叹:自古以来,至高无上的皇权总是能极大地影响一个人!
刚即位时让宫女出宫的方式,并没有阻止孙膑来个180度的漂移大转弯,去补充后宫和怀柔江东美女。大内侍从每年都要走遍江东各郡,为孙皓物色女人。这还不够。东吴部级以上官员的女儿,十五六岁就要跟孙浩登记,挑选。孙俪看不上就不准结婚。经过反复挑选,后宫美女成千上万,但越多越好。
蒲阳兴看不到孙皓后来的所作所为,但万米还是能看出来,他是靠着和孙皓的老交情,试图说服他的。但孙浩已经不是他在武城遇到的老熟人了。有一次他劝解,孙浩生气了一次。
最后,万宓决定纠正当年的错误,废掉孙皓,立贤君。可惜消息出来了。盛怒之下的孙皓,准备在宫中宴饮时,在酒中下毒。但给万米倒酒的服务员表现出了同情心,私下少倒了几杯,于是万米在酒桌上逃过一劫。但是孙浩想让你半夜死掉。谁敢半夜留你?
万米知道这次逃不掉了,于是抑郁自杀,死了。在讨论立孙皓为帝的时候,万密的称赞和溥阳星的观察不一定是错位的。孙浩的好学、进取、守法、明辨能力不一定是假的。当年的孙皓可能真的是个好太子。
但绝对的权力改变了这一切,扭曲了孙俪的气质。绝对的权力会使人变形,尤其是当这种权力掌握在一个没有制衡来约束它的人手中的时候。谦谦君子再怎么慷慨善良,也会被绝对权力的快感和生杀大权所刺激,他会湮灭过去的人性,引发心中的恶之花。
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得更好,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变得更坏。在绝对权力的诱惑下,当年的好太子变成了坏皇帝。没有好的制度,仁者与暴君真的只有一步之遥。
没有相应的制衡机制的建立,任何集中力量引爆核心的行为都注定是一场灾难!末代皇帝孙膑的东吴,只是这场灾难的普通受害者之一。历史上从来不缺少这种戏码。而历史从来不只是过去,也是现实!
总之,东吴末代国王孙膑走上暴君之路,既有自身的不足,也有外部的原因。首先,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说,面对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他过于自我,刚愎自用,缺乏王者的从容;第二,他身边没有真正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