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是历史上的传奇!他破釜沉舟,让各方诸侯都不敢看他一眼。他被围攻,唱了名曲《霸王别姬》。但是,他也有很多有争议的“罪名”。比如他杀了秦王子婴。那么,项羽为什么要杀子婴呢?子婴被杀是真的吗?
子婴是大秦帝国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历史上关于子婴出生和童年的记载并不多。只是在秦始皇死后,子婴的历史才开始增多。秦二世胡亥篡改遗诏,夺了皇位,封杀了孟田、孟懿两位将军。子婴告诫胡亥,不要听信奸臣的谗言,冤枉了真正忠于国家的重臣。
但无能任性的胡亥却杀了蒙特梭利兄弟。之后,胡亥在赵高的谗言下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子英却侥幸活了下来。这时候子英才知道,胡亥身边的赵高是个诡计多端的小人,花言巧语害了国家。
在胡亥被孤立,不得人心的情况下,赵高杀了胡亥,立子婴为帝。他当了皇帝后,子英杀了赵高。子婴杀了赵高后,刘邦的军队到了咸阳。子英也很明智。眼看大势已去,结了婚有了孩子,穿着白衣,拿着皇帝的玉玺,向刘邦投降了。刘邦一时好心,没有杀他。
但是过了一个多月,项羽率领大军杀到了咸阳。这个时候,子英就没那么幸运了。他还是死在了楚霸王项羽的手里。随着秦王子婴的死,秦始皇拼命打下的山河全部付之一炬。秦灭六国,皇权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个千疮百孔、战乱不断的乱世。短短几天,子英经历了即位、投降、死亡,人生经历了风风雨雨,各种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很多人会奇怪,项羽为什么这么讨厌子婴,一定要马不停蹄的杀了他。其实项羽讨厌的不是子婴,而是任何一个有秦这个符号的人。因为秦国是导致自己祖国覆灭的人,是杀死自己祖父项燕和叔父项梁的人,是项羽的仇人,如此血海深仇,项羽怎么可能不恨秦国?
我们也可以在后面分析项羽的行为。项羽杀了子婴后,还大肆屠杀,放火烧了咸阳。项羽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在发泄他的愤怒,而不是任何政治或军事的需要。他需要杀了子婴,烧了咸阳城,来掩盖他对秦朝的仇恨。
作为一个将军,项羽杀了子婴并不是什么大错。但他作为楚地的霸主,只为一己私欲就杀了子婴,这简直是君王的大忌。如果不是有那么多杀子英的顾虑,为什么刘邦会不顾朝臣的劝告放走子英?项羽是唯一一个被秦国摧残的人吗?
关于子婴,历史上众说纷纭。司马迁和贾谊都认为,只要子婴能有点城府,就能守住大秦之地,不用向刘邦投降。但是班固认为秦朝已经在秦二世和胡亥的手里走到了尽头,再有天赋的人才也挽救不了秦朝的衰落,所以子婴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后来为了自保而投降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从子婴劝诫胡亥不要惩罚忠臣就可以看出,子婴是个聪明人,知人善用。后来子英能够团结所有人,设计杀赵高,也说明子英不是一个懒人。只有深谋远虑的人才能杀死像赵高这样深思熟虑又冷酷无情的人。最终刘邦入侵咸阳,子婴审时度势,投降了。虽然这不是正义的行为,但也是人之常情。
而经过胡亥和赵高的一番折腾,秦的运气早就用完了。反观刘邦和项羽两大阵营,都比摇摇欲坠的秦国强,更何况这么多战国的众多起义军。子英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自有评论。
然而,对于子英来说,他的一生无论如何都是失败的。当时大秦的局面已经没有了,人心涣散,秦朝的运气已成定局。此时被推上历史舞台的子婴,必然成为这个国家的亡国君主。所以不管历史怎么说,子婴注定是个失败者,因为曾经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秦朝就在他手里被推翻了。
要了解子婴和秦始皇的关系,要从子婴是谁的儿子说起。我们都知道子婴能加冕秦王,他一定是秦始皇的后代,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秦王子婴是谁的儿子,至今尚无定论。但历史学家基本上认为,子婴是秦始皇的长子傅肃的儿子,所以称之为秦三世。
因为《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二弟公子英之子,封为秦王”,史家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把哥哥的儿子子英封为秦王,也就是说,子英是公子英的儿子傅肃。
所以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而且当时胡亥私自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所以傅肃本来是可以当皇帝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子婴第一个被推举为秦王,因为如果子婴是傅肃的儿子,那么子婴就被捧为秦王。这一切都是有道理的。
有争议是因为还有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李斯列传》中也有记载,赵高看着群臣都不认同他的想法,只好把秦始皇的弟弟子婴叫来,把圣旨给他,让他当皇帝。但是,秦始皇的弟弟名叫高程,所以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后人的普遍认可。
通过了解,不难看出项羽是一个比较冲动的人。他一心要为湘族报仇,丝毫没有考虑到他杀了子婴,屠杀秦人,放火烧咸阳宫,会让人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可见他并不擅长算计帝王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