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白蛇传》的原版故事白素贞差点吃了许仙?真实的《白蛇传》竟是这样的

《白蛇传》的原版故事白素贞差点吃了许仙?真实的《白蛇传》竟是这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71 更新时间:2023/12/22 6:35:43

《白蛇传》是古代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从古至今《白蛇传》就一直是百姓们最喜欢听的一个神话故事,因为人和妖相恋,如果是第一次听说肯定会有极深的触动。更况白素贞和许仙也是经历万难才在一起,两人之间的感情让无数人感动落泪。不过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以《白蛇传》为背景改编的影视剧,已经和原版的《白蛇传》有了比较大的出入,那你知道真实的《白蛇传》究竟是怎样的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或许有两部“白蛇”IP会上映——除《新白娘子传奇》(《新新白娘子传奇》)外,可能还会有一部由孙骁骁、路宏主演的《白蛇传》上映!

你方唱罢我上场!这些年《白蛇传》被翻拍了近十次。

那么,这个“白蛇”大IP的原型究竟是什么?

《白蛇传》许仙与白娘子人妖“跨界”相恋的确是感天动地!可你知道么,最开始的故事是,白娘子差点把许仙吃了!

对了,也不应该叫“许仙”,应该叫“许宣”!

《白蛇传》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和《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但是,最开始的《白蛇传》确是为了警醒世人——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年男子不要贪色。

《白蛇传》故事的最初起源是号称“三言二拍”之一的《警世通言》?!(“三言”指的是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二拍”指的是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二拍”是讽刺批判小说集,《白蛇传》出自这里,自然初衷不是为了赞扬爱情!据明末《警世通言》记载,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美丽女子叫白素贞,及其侍女小青在杭州西湖遇到许宣(许仙原型),同舟避雨,白蛇遂生邪念,欲与书生缠绵,最终吃掉他——遂结为夫妻。婚后,白娘子屡现怪异,被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看破,置雷寺峰前。法海又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宝塔,名曰雷峰塔,白青二蛇就被永镇于塔中!

后来,白蛇真正爱上了许仙。

后来,传至民间人们却将其更改,将白蛇与许仙的婚姻演变为真爱。

为此,增加了许多内容:

首先,许仙前世的救白蛇一命,白蛇幻化人形名叫白素贞,前来报恩;然后许白两人成亲,白蛇身份却被法海看破,法海施巧计令白蛇现出原形,吓死许仙,于是引发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救活许仙;再然后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白素贞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最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还有可爱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大家看出来了吧?《白蛇传》的故事由最初的白蛇想吃许宣方才结识演变为许仙前世救过白蛇,白蛇前来报恩——爱情有了基础;由白蛇婚后屡现怪象(想吃许宣)演变为法海巧计令白蛇现出原形,吓死许仙,白素贞甘愿冒天条救许仙——爱情有了内容,法海由正义变为多管闲事;结尾由白青伏法变为生子推倒雷峰塔——爱情有了结果!

一个赤条条的批判故事演变为一个感天动地的小说!

为什么?由于当时理学禁锢,人们渴望爱情,所以照爱情小说更改!

要知道,“白蛇”这个大IP盛行,可不光是现在的事,早在清朝、民国,就已经流传于各种艺术形式——昆曲、京剧、豫剧、绍兴戏、越剧等等,基本上所有戏曲都有“白蛇”题材。

最著名的要数京剧了,不光是因为京剧在所有戏曲中老大的地位,更因为作为京剧中数一数二的大佬、梅派艺术的创始人、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梅先生曾经改编过“白蛇”这个戏曲。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白蛇”经典桥段《断桥》,剧情是白娘子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的一段对手戏。其中,白娘子面对怀疑自己的丈夫,许仙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端的是五味杂陈——说恨,自有前世救命之恩,说爱,却是今生猜忌背叛。剧中人物动作安排是白娘子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先生是男士,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竟被推到了——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可是戏中并无此设计!怎么办?!眼见许仙就要倒地,眼看戏要砸,怎么办?梅先生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没倒——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白娘子去扶负心郎许仙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更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先生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

结果,这么改变满堂彩——因为观众认为这么做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法海——宰相的儿子,中国禅宗大师

提起《白蛇传》,不得不提的就是法海——那个被网上恶搞之后(带着一串由苹果串成的“佛珠”高唱《法海你不懂爱》,最后又啃了一口苹果),被佛学协会强烈抗议,这时世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法海实有其人!

是的,法海不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禅师,而且有着传奇的经历,这是因为,他是宰相的儿子!

宰相的儿子竟然要遁入空门?!

法海,俗名裴德。其父就是在唐朝任宰相的裴休——来自那个历史上曾先后出过皇后3人、/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以及无数高官的大唐河东裴家!

法海的父亲裴休(公元791年-公元864年 ),字公美,汉族。唐朝中晚期名相、书法家。法海是他的次子。

据史料记载:法海自幼便接受父命送往湖南沩山去修行,并得幸拜在当时禅门沩仰宗创始人灵佑禅师足下为弟子,获赐法名“法海”。

要说法海自幼便是公子哥,而灵佑禅师则喜苦行,命法海去劈柴和挑水,凡近三年!法海自然吃不住。要说法海也着实聪明,一次,他故意担着水桶自言自语:“和尚吃水翰林(自夸有才)挑,纵然吃了也难消!”这一语之下,也怪了,吃由他送这顿水做的这顿饭的大众吃完饭竟都肚子不舒服!师父灵佑禅师听说了这件事以后,把法海叫来,说:“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打坐绝食不吃饭省粮食公天下苍生吃)。也怪了!大众腹中不适竟然随即完全消失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和田玉怎么识别?关于和田玉的谣言、骗局总汇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不过因为和田玉被炒得越来越火,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假的和田玉。那和田玉究竟应该如何识别呢?真的和田玉要从质地、硬度、颜色、透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识别,其中硬度是鉴定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标范围内,会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玉石都叫做和田玉,当然和田玉也分好几种不同的品级。下

  • 言归于好什么意思?言归于好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沈珩是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曾出使魏国,巧妙的化解了曹丕想要以孙登牵制孙权的计谋,不仅是保住了孙登还让魏吴保持了联盟的关系。可见沈珩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在三国历史中有点被埋没了。沈珩年少时便博览群书,据说最擅长的是《春秋》,孙权也是看中他的博学和口才,才敢将他派往曹魏。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

  • 晋语是什么语言?哪些地区讲晋语?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晋语是北方唯一一个非官话的方言,目前使用晋语的人口大约有六千万人左右。晋语和官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晋语保留了入声,一般晋语会有五个声调,但也有六、七个声调的晋语,所以读音上会有连续变调的特点。据说晋语起源于秦晋方言,还有另一种观点是认为起源于赵魏方言,历史上使用晋语的代表人物有武则天、王昌龄、杨家将等

  •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中的“东海”与“南山”是指的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中国人讲究个“孝”字,意思就是后背要对长辈尽孝心。在我们节假日去长辈家做客的时候或是给长辈祝寿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尽上自己的一份孝心,同时也会送上一句祝福语。在祝福语当中我们经常会说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这句话仅仅只是个祝

  • 自相践踏什么意思?自相践踏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200年,曹操派曹仁进攻刘备,刘备不敌又回到袁绍旗下,但刘备是想离开袁绍投奔刘表。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趁势往投刘表,只不过后来刘备在新野屯兵引起刘表怀疑,此后刘表也是对刘备多了几分防备。此后刘备个曹操开战,算是第一次正式打败了曹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自相践踏&rdquo

  • 逸群之才什么意思?逸群之才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虽然《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抬得很高,杜撰出了各种事件来夸大诸葛亮的能力。但在正史中,诸葛亮依然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如果没有诸葛亮或许刘备就没办法顺利组建自己的政权。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肯定都十分熟悉,也是因为这个故事从开始便让诸葛亮在刘备团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逸群

  • 金银纪念币,为什么没有按照上面的金额销售?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销售的纪念币,上面标注的金额不等,就像一般的硬币一样,但是作用却不一样,也不会在市面上以硬币的形式流通。但是既然标注了金额,为什么却总是不会按照所标注的金额进行销售呢?如果不是这样,那标注了金额又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纪念币要设计成这个样子,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纪念币的销售。&ld

  • 雅量高致什么意思?雅量高致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前夕,蒋干受曹操之命前来劝降周瑜,结果蒋干两次过江东,两次掉入了周瑜设下的陷阱,也为此后曹操战败埋下关键伏笔。当然,在演义中的这段故事完全是夸大了周瑜,贬低了蒋干,以蒋干的才智不一定就在周瑜之下。而且蒋干只是充当说客,一旦明白周瑜心意只要向曹操如实禀报即可,他并没有义务去帮助曹操打赢这场仗。

  • 揭秘商朝恐怖文化,殷墟中除了文化发达,还有恐怖和阴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河南安阳殷墟商文化遗址,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参观过了。我们都知道,在我国远古时期的殷商文化,是最富有神秘感之一的文化,很多人都听说过很多,但是却无法亲眼目睹。但是殷墟遗址却能够让大家深刻的感受到殷商文化。除了能感受到殷商的发达文化和精美的铜器以外,还会让你感受到恐怖阴郁的商朝恐怖文化。殷墟遗址主要

  • 朝不谋夕什么意思?朝不谋夕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演义》中,王朗被诸葛亮骂死,还被很多网友做成鬼畜。实际上这段故事只是杜撰出来的,历史上王朗并非因诸葛亮而死。王朗原本是会稽太守,面对孙策的进攻明知自己屋里阻挡,但依然要战到最后一刻。虽然王朗败逃,但曹操依然征召王朗入朝,此后担任参司空军事一职。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朝不谋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