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爱人以德什么意思?爱人以德典故介绍

爱人以德什么意思?爱人以德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07 更新时间:2024/1/29 13:05:00

曹操虽然救驾汉献帝有功,但入住朝廷后干的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董昭提出要封曹操为魏公,此后荀彧提出了反对意见,荀彧虽然是曹操的谋士,但他一直把自己当做汉臣,他可不想看到曹操有一天替代汉室自立为帝。所以等曹操封魏公以后,他也开始怀疑自己。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爱人以德”,就和荀彧、曹操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发生在曹操加九锡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董昭、荀彧和曹操。原文如下:

却说曹操在许都,威福日甚。长史董昭进曰:“自古以来,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虽周公、吕望,莫可及也。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岂可与诸臣宰同列乎?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侍中荀彧曰:“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闻言,勃然变色。董昭曰:“岂可以一人而阻众望?”遂上表请尊操为魏公,加九锡。

荀彧叹曰:“吾不想今日见此事!”操闻,深恨之,以为不助己也。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就命荀彧同行。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年五十岁。后人有诗叹曰:“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其子荀恽,发哀书报曹操。操甚懊悔,命厚葬之,谥曰敬侯。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控制了汉末朝廷,长史董昭公开表示应该晋封曹操为魏公,并授予九锡。但这个提议遭到了侍中荀彧的强烈反对。荀彧认为曹操起兵是为了匡扶汉室,应该怀着效忠朝廷之心,晋封魏公则违背了这一宗旨。曹操闻言后,对荀彧非常不满。不久后,董昭等人还是上奏了汉献帝,将曹操晋封为魏公。此事过后,曹操有了杀害荀彧之心。于是在兴兵讨伐孙权之际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荀彧见状,服毒自尽。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荀彧口中的“爱人以德”,意为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西汉戴圣所撰《礼记》中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荀彧传》载:“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至于说到历史上荀彧的死因,史料中记载稍有不同。《三国志•荀彧传》注引《魏氏春秋》载:“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该传注引《献帝春秋》则称:“至董昭建立魏公之议,彧意不同,欲言之于太祖。及赍玺书犒军,饮飨礼毕,彧留请间。太祖知彧欲言封事,揖而遣之,彧遂不得言。彧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尽管死因有所不同,但都与董昭这个人有着极大的关系。

谈到董昭这个人物,清人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有过这样的一句评价:“(董)昭自顾才谋非荀、郭之俦,遂首为谄邪,以媚于操,时操势已成,故不为耿苞耳。”元人胡三省则称:“(董)昭人品不足称,其谋略妙,不下二荀。”何焯之所以对董昭的评价如此之低,是因为董昭阿谀奉承的品行,甚至因此害死了汉末名士荀彧,其卑劣人品在当时就遭到不少人的诟病。而胡三省则在指出董昭人品低劣的同时,也客观地谈到了他的优点。

纵观董昭的一生,他做过三件大事。据《三国志•董昭传》载,曹操来到洛阳后,董昭向其提出了尽快将汉献帝迁至许昌的建议,令曹操“奉天子”的战略变成了现实;董昭奏请汉献帝晋封曹操为魏公,使得曹操进一步加快了汉魏嬗代的步伐,为后来曹魏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却导致了名士荀彧的自杀。除此之外,董昭还在荆襄之战期间提出将孙权写给曹操的密信公之于众,使关羽无心恋战,不得不离开樊城前线南撤,随即遭到东吴大军围攻,最终丢掉了性命。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为什么放弃刀叉,改用筷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筷子是中国传统的餐具,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传承,不仅是物品,还有精神,而很多人对于西方人所使用的刀叉也很感兴趣,吃西餐的时候使用刀叉,这则是西方的文化。但其实,我们的祖先之所以使用筷子,是因为在筷子之前就已经开始用刀叉了,但是当筷子出现之后选择了放弃刀叉。那为什么要放弃刀叉,刀叉和筷子又有什么不一样

  • 势穷力尽什么意思?势穷力尽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南下夺取荆州,刘琮选择投降,刘备得知后只能立即逃路。不过全城百姓担心曹操屠城,所以想让刘备但他们一起走,刘备仁慈便答应了百姓们的请求。不过此举大大拖累了刘备的行军速度,最后还是被曹操部队赶上,混战以后刘备与妻儿走散,赵云也不见了踪影,而张飞还怀疑赵云是归降了曹操。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u

  • 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端午节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总是被那个韩国人拿着去申遗真的是有毛病啊,但是这些也并不是问题,话说就在2006年国务院就把批准,端午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是个什么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为什么会有人说“郭巨埋儿”和“卧冰求鲤”很愚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郭巨埋儿和卧冰求鲤这两个故事还真的挺有意思的,其实小的时候看没有感觉,大一点看觉得有点蠢,再大一点的话,就会五味杂陈,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人说“郭巨埋儿”和“卧冰求鲤”很非常非常愚蠢的事呢?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说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析

  • 阻兵仗势什么意思?阻兵仗势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恪是诸葛瑾长子,也是诸葛亮的侄子,其实诸葛恪从小就被成为神童,他的才能一点也不输长辈们。诸葛恪此后在东吴担任拜骑都尉,辅佐太子孙登,陆逊病逝后诸葛恪升至为大将军,而且还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等诸葛恪掌管东吴大权后,曾多次率军击退魏国,还加封丞相。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阻兵仗势&rd

  • 辕门射戟什么意思?辕门射戟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辕门射戟应该算是三国时期,一个比较著名的典故了。当时袁术攻打徐州,同时还约上吕布让他想办法进攻下邳,这才让袁术击败刘备。不过吕布对袁术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此后袁术想吕布求亲,这才解除了后顾之忧。不过此后刘备也想吕布发来求救,吕布为了不让袁术消灭刘备于是上演了一出辕门射戟。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个

  • 一代做官九代绝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一代做官九代绝”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古代的官员,如果犯了什么违法的事,还有可能牵连到自己的亲人。哪怕是跟亲人无关,但也要一同受责罚。所以古时候如果皇上下令要诛谁的九族,那全家上下可都要把命给搭进去,等于是绝代了。所以古时候官员的风险不仅是要个人承担,还会转接给他人。而&ldq

  • 报仇雪恨什么意思?报仇雪恨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黄祖是东汉末年将领,曾担任江夏太守。此后在于孙坚的交战中,因为败给孙坚于是双方结仇。206年,黄祖派遣邓龙率军进攻柴桑,周瑜则是率兵反击,还俘虏的邓龙。此时甘宁主动向孙权投降,孙权原本还不行甘宁,但在周瑜的推荐下还是予以重用。而黄祖也是死在了孙权的军队手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报仇雪

  • 好马不吃回头草什么意思?好马不吃回头草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形容有志气的人绝不走回头路,当然这个成语能使用的语境也很多,我们也并不陌生。很多人好奇好马不吃回头草下一句是什么,其实这句话并没有下一句,只是因为多了一个对比,所以有人就把“浪子回头金不换“和“好马不吃回

  • 勇而无谋什么意思?勇而无谋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吕布虽然勇猛,但总给人一种有勇无谋的感觉。其实吕布并非没有谋略,而是这方面的弱点被刻意放大了。曹操的谋士荀攸就曾认为,吕布行军不喜欢给自己留后路,导致部队锐气极其容易消耗光。但吕布当时的处境也是不好过,走到哪基本都是敌人,他的名声也导致无人敢用他。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勇而无谋&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