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衣锦夜行”的典故出自哪里?

“衣锦夜行”的典故出自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41 更新时间:2024/1/24 1:15:34

话说通过进入关中的一系列有效政治运作,不仅使得刘邦的政治军事影响力大增,而且还非常有效的整治了早期的流寇习气,加强了对军队的建设,非常有效的促进了汉朝军队做出的政治和军事制度的行程,对后来的争夺天下创造出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这一点,刘邦和项羽就有了很大的质的不同,本是小无赖出身能及时行乐的人居然在战争的熏陶和历练下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简直是刘邦自己也有一点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因为这变化也太大了,以至于刘邦自己后来都有点不认识自己了的那个样子。

原本刘邦是如此目光远大志存高远,简直是刮目相看,这一定有了信陵君那种抱负和远大胸怀的影子渗透在里面了,小无赖从来不是他的主业,那只是表面现象(或者说在积聚人脉而已,那只是生活取向问题而已),这正如刘邦父亲只会看到他年少时吃白食的无赖一样,很多人当然也不能透过现象看到刘邦心存天下的远大理想,不然的话的他就是政治家了,比如张良就洞悉了刘邦的能量,因此很喜欢和他讨论军事。

所以,后来只有项羽最重要的谋士也是十分老奸巨猾的范增看得出这一点,刘邦和项羽进入咸阳城后的一举一动他都了若指掌,对于刘邦的“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的做法也是深有洞悉。

为此,范增还曾向项羽献计说:“项大王,刘邦这个小流氓进入关中后的所作所为值得我们刮目相看也,据老臣所知,刘邦原来在家乡沛县的时候,喜欢酒色与钱财,居然这样一个贪财好色的人一来到秦皇宫,看见数不尽的古玩珍宝和绝色美女,却一点也不动心,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拾金不昧秋毫无犯,性情大变,一点也不扰民,赢得了民心,一个人一下子有了这么大的克制力和忍耐力,不为眼前利益所动,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其人心胸开阔,志向远大,此人不可小觑啊,所以你要处处提防他,说不定以后和你争天下的就是他了。因为我夜观天象,发现他那边有天子之气,你要小心他啊。”

当然,老滑头范增的话可能是对的,讲出了一部分真相,不过以当时手下兵强马壮又年轻气盛并骄傲自满的项羽来说,基本上他从来不会把刘邦作为和他一个量级的人物来对待,最多就是陪他玩陪他跑龙套的小角色而已,这个一声吼也能让地球抖三抖的草莽英雄,即使是他知刘邦“其志不小”又怎么样?量刘邦也不能撼动他的地位。

这正应了那句老话:性格决定命运也。

因为最终灭了不可一世的项羽的还是刘邦这个在项羽眼中烂泥扶不上墙的乡村小无赖,这里面当然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谁也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更加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须有一个从不断的失败中坚强站起来又变得不断强大的过程。

其实从刘邦和项羽几乎同时进入关中的表现,就预示了双方在未来天下争夺战中的命运。与刘邦志存高远的“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的宽厚仁慈相比,鼠目寸光逞一时之强的项羽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坑杀秦兵二十多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不残破,简直就和暴秦的所作所为差不多。这样做当然十分痛快,不过政治副作用也十分明显。

总之,英勇项羽最喜欢做的运动就是屠城,也就是说他每攻下一座城池,为了彻底摧毁敌人的力量,喜欢把城里的男女老少全都杀掉,一个活口也不留下,也就是史书所说的的“城无遗类”,简直就是杀人魔王再世。

项羽还疯狂到一把火把秦王皇宫给烧掉了,火烧了三个月也不熄灭,好酒色的刘邦因为政治表演秀需要不舍得住一晚的壮丽宫殿就这样让他付之一炬,让刘邦心痛不已,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而且项羽的目光短浅还表现在有很重的地方主义色彩,他烧了宫室之后,也没有住的了,就索性收取秦宫的绝色美女和金银财宝往东归去。这时候有人出来劝说项羽说:“关中之地,有山河险阻,土地肥沃,尤其是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可在此建都称霸。”但是这个时候秦的皇宫已经烧没了,他又是一个那么儿女情长大事糊涂小事精明的器小之人,还特别想念家乡,在遥远的秦关尤其想念东方的家乡彭城(今之徐州),项羽便回答道:“富贵而不归故乡,就如衣锦夜行,谁能看到呢,这有意思吗?”总之他一门心思想回家去,要衣锦还乡,这也是他没有大志的表现之一,英雄气短啊。

原以为能立功的说客一听到他这样一说,也大致知道了项羽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立马大摇其头,并讽刺他说:“人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如此。”是说楚人虚有其表什么的,不堪大造就,项羽一听十分愤怒,就把这个不知好歹的说客扔油锅里烹了,这么短视狭隘的项羽基本上也决定了他的政治颜色越来越黑,政治高度越来越低,最后也在争夺天下中退出了有利位置直至消亡,死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以为是天要灭他,不是自己不会打仗什么的,糊涂至极,也给刘邦腾出了有利政治位置。

直到被刘邦打败,他还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只会怪天意而非战之罪,难怪神探狄仁杰带人到江南拆了他的神庙时,还不忘写上一篇充满奚落色彩的幽默檄文揭露这个天下第一猛将失败的深层原因,其实他在衣锦还乡的肤浅世俗炫耀之时,早已注定败给“衣锦夜行”这一隐含韬光养晦意味的成语,最终也失去了应有的历史位置,被淹没在虚荣之海不知自己是谁,被历史淘汰也不算太冤枉也。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我国从古至今亲人逝世后守灵时为何要插三根香?这其中有着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走到终点的那一天,都会要面对死亡,而人死后,亲人们就会为其举办葬礼,同时这也是古人传下来的习俗。在我国文化当中,孝字占着很大的比重,若逝者在生前越孝顺,那么葬礼肯定也就越浓重,这也表示后世对逝者的尊敬和一片孝心。相信有过丧葬经历的小伙伴们都会知道,在中国,一般在下葬前会守灵

  • 山海经最早的版本是什么样子?现存的山海经并非原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山海经》是一部志怪类型的古籍,展现了古人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很多人都对《山海经》里的各种神兽感到好奇,很多影视创作也会借鉴《山海经》中的内容。不过现存的《山海经》并非是最早的版本,我们现在看到的也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和战国时期的版本并不相同。其实《山海经》并非由一人完成,而是集合了多人的文稿才凑成这本

  • 心术不正什么意思?心术不正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陈宫是吕布身边的谋士。不过在早期,陈宫曾受曹操的赏识,从而被曹操视为心腹。不过曹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时常大肆杀害汉末名士,这让陈宫十分心痛。他想劝阻曹操,却无能为力,最后无奈和曹操反目,这才转投吕布。但吕布始终还是不敌曹操,导致陈宫被抓。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心术不正”就

  • 不看家中宝只看门前草是什么意思?真的有道理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不看家中宝,只看门前草”是一句民间俗话,意思是看人不仅要看表面,还要看内在是不是表里如一。如果外表光鲜亮丽,内在不修边幅那也是得不到他人认可的。其实老祖宗有为我们留下很多有道理的俗语,这些也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后人能从中学到不少有用的东西。下面就为大家解析下

  • 夏至九九歌,夏至诗词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寓意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要来临。夏至是收获农作物的时期,古人会在夏至这一天祭神祀祖,庆祝丰收。《周礼·春官》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夏至除了感谢有好的收成,还要祈求“秋报”,不要发生什么大的天灾。古代在夏至这一天,也有一些

  • 鱼贯而进什么意思?鱼贯而进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邓艾是魏国一代名将,正是因为他在灭蜀之战中突发奇想,采用偷渡阴平的策略才能顺利灭蜀。可惜邓艾立下如此功劳,却没能收获一个好的下场。邓艾被钟会陷害,导致他被司马昭猜忌,最后冤死。邓艾能文能武,算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可惜被小人在背后捅了一刀。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鱼贯而进”,就和

  • 刚柔相济什么意思?刚柔相济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汉中之战虽然没能入选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但这场战事对于刘备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刘备第一次击败曹操大军。当时曹操基本召集了所有主力,准备和刘备决一死战,但最后却败给刘备。当然曹操此役或许没有使出全力,但他等于是给了刘备都够称王的资本。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刚柔相济”就和汉中之

  • 恩怨分明什么意思?恩怨分明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在赤壁之战战败以后,只能带着几名将领狼狈逃走,此后还遭到了吴蜀联军的追杀。当时诸葛亮算出曹操会往华容道逃走,于是让关羽前去镇守。此后关羽果然遇到了曹操,但关羽念在曹操此前对他有恩,所以决定网开一面将他放走。有人解读诸葛亮此举是故意让关羽还曹操一个人情,但这件事在正史中并没有发生过。这次要为大家介

  • 血流成河什么意思?血流成河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三顾茅庐在演义中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刘备通过自己的真诚顺利打动了诸葛亮。此后诸葛亮决定辅佐刘备,为其制定了隆中对。不过这个故事如果仔细推敲,也能发现不太符合常理的地方,诸葛亮当时只是一名隐士,并没有任何经验,为何刘备会如此相信他呢?正史上可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那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u

  • 古罗马人的一日三餐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古罗马,相信大家对这个昔日强大帝国的影响大多都是充斥着战争、阴谋或是皇家大事,而关于那个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确很少了解或是被提到。对于现在的历史学家以及历史研究者而言,他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考古遗迹史料来真真切切的还原当年的情景,因为这也是拥有着非常宝贵的研究价值的。当我们看厌了古罗马的金戈铁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