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血流成河什么意思?血流成河典故介绍

血流成河什么意思?血流成河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15 更新时间:2024/2/4 13:31:00

刘备三顾茅庐在演义中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刘备通过自己的真诚顺利打动了诸葛亮。此后诸葛亮决定辅佐刘备,为其制定了隆中对。不过这个故事如果仔细推敲,也能发现不太符合常理的地方,诸葛亮当时只是一名隐士,并没有任何经验,为何刘备会如此相信他呢?正史上可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那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血流成河”背后的典故故事,算是诸葛亮交给刘备的第一份成绩单,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发生在博望坡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于禁夏侯惇关羽张飞。原文如下:

(李)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后军。”李典便勒回马,大叫:“后军慢行!”人马走发,那里拦当得住?于禁骤马大叫:“前军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间,见于禁从后军奔来,便问何故。禁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可防火攻。”夏侯惇猛省,即回马令军马勿进。言未已,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

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火而走。且说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关云长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车辆,都被火烧,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张飞。战不数合,张飞一枪刺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走脱。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隆中不久,曹操便派夏侯惇率领十万人马杀向新野。在诸葛亮的巧妙布置下,刘备大军在博望坡巧设埋伏,火烧曹军,令夏侯惇大败而回,其部将夏侯兰也被张飞所杀。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备战胜夏侯惇时的场面,叫做“血流成河”,意为死者的鲜血像河水一样流淌,形容被杀的人很多,多用来修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隋朝祖君彦《檄洛州文》中的“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

博望坡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三国志•先主传》载:“(刘表)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李典传》亦称:“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

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不过,结合《三国志》的相关传记来看,这场战斗并非如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发生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是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因此,夏侯惇在这场战斗中面对的对手并非是诸葛亮而是刘备。小说不过是为了人物塑造的需要才将刘备的功劳移植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最后来谈谈在小说中被张飞斩杀的夏侯兰,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不仅如此,他与赵云还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先是,与夏侯惇战于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这也就是说夏侯兰的确参与了博望坡之战,但并未死在战场,而是被俘。因为夏侯兰与赵云是发小,赵云才向刘备求情饶了夏侯兰的命,夏侯兰也因此归顺刘备,后来被刘备任命为军正。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古罗马人的一日三餐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古罗马,相信大家对这个昔日强大帝国的影响大多都是充斥着战争、阴谋或是皇家大事,而关于那个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确很少了解或是被提到。对于现在的历史学家以及历史研究者而言,他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考古遗迹史料来真真切切的还原当年的情景,因为这也是拥有着非常宝贵的研究价值的。当我们看厌了古罗马的金戈铁马,不

  • 心惊肉颤什么意思?心惊肉颤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封王以后,便传来一个噩耗。关羽进攻襄樊,不仅丢了荆州还败走麦城。得知二弟死讯,刘备既难过又愤怒,不顾他人劝阻誓要讨伐东吴。关羽战死对蜀国来说已经是重大打击,没想到张飞竟然又被自己的部下杀害,这对于刘备更是雪上加霜,一连损失两位结拜兄弟。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心惊肉颤”,

  • 望梅止渴什么意思?望梅止渴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望梅止渴是曹操发明的成语。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曹操带兵伐吴,行军途中士兵们口干舌燥,曹操便说:“前方有梅林”。士兵为了吃到新鲜的梅子便又有了前进的动力,但这实际上是曹操的谎言。但士兵此后却发现了一条水源,虽然被骗但水还是要比梅子好的。所以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

  • 朽木不可雕也说的是谁?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朽木不可雕也”应该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六子成语,不论是课本中还是日常中,应该都算一句常见的话。“朽木不可雕也”出自《论语·公冶长》,意思是形容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一句很严重而且有些伤人的话。那孔子当时究竟是说谁“朽木不可雕也&rdquo

  • 欲速则不达下一句是什么?一起看才能得其精髓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欲速则不达”出自《论语·子路》,可以说这是一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成语。其意义是告诉人们,有时候不要一昧的追求速度,往往越想尽快达成目标,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离目标越来越远。其实“欲速则不达”后面还有一句,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又能得到另外一层理解,或许这才

  • 盘点一些被人误以为是褒义词的成语,其实都是贬义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可不是就这么说说的。尤其是在我国的语言文化以及文字方面,更是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词语或是成语去形容事物或是人,而这些词也分为褒义词和贬义词,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些经常被人们误以为是褒义词的成语,其实一个个都是贬义词。倾巢出动释义:比喻敌人出

  • 掩面大哭什么意思?掩面大哭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王允和貂蝉计划上演连环计,想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王允先是答应吕布把貂蝉许配给他,此后在拿董卓看上貂蝉为由,将貂蝉送入董卓府上。这样便能离间吕布和董卓之间的关系,加上貂蝉时不时在吕布身边吐吐苦水,增加吕布对董卓的怨念。最后吕布终于忍不住,亲手除掉了董卓。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掩面大哭&r

  • 揭秘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分别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中国的农村的一些事情其实还真的挺多的,而且很多时候见都没有见过的,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其中就有关于墓碑的,比如说经常性的会看到有的墓碑上面有写什么故、显、考、妣这些字,那么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最近这些年,农村确实流行给先人墓前立碑。我爷爷奶奶是1994年去

  • 雕虫小技中“雕虫”和“小技”分别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雕虫小技”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很熟悉,意思是比喻一些不值一提的小技能。如果用在别人身上会有些贬义的意思,用在自己身上就成了谦虚。那大家了解“雕虫”和“小技”究竟是什么意思吗?其实“雕虫”并不是指雕刻虫子,

  • 曾三颜四什么意思?曾三颜四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是清代文学家郑板桥写的一副对联。虽然只有短短八个字,但其中却蕴藏了四个典故故事。“曾三颜四”的意思是提醒人们要多反省修身,注意道德伦理;“禹寸陶分”则是鼓励人们要勤奋学习,有所追求。如果不了解这其中提到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