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知难而退什么意思?知难而退典故介绍

知难而退什么意思?知难而退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077 更新时间:2024/2/4 13:33:59

孙资是曹魏后期重臣,曹睿病重孙资力荐曹爽为托孤大臣。不过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原本应该会除掉站在曹爽一边的孙资,但司马懿并没有这样做,反而十分器重孙资,还将他官复原职。说明孙资的确是有过人之处,能在几乎逼死的情况下获得一线生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知难而退”,就和孙资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刘放传》注引《孙资别传》,时间是在曹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主人公是孙资。原文如下:

诸葛亮出在南郑,时议者以为可因发大兵,就讨之,帝意亦然,以问资。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又武皇帝圣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桡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

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又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场,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帝由是止。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诸葛亮出兵到了南郑,不少朝臣建议可以派遣大军前去讨伐,魏明帝曹睿也较为赞同这个意见,但孙资却表示说:“以前武皇帝曹操征讨南郑,俘获了张鲁,并在后来的阳平之战中转危为安。随后,他又亲自率军前去支援夏侯渊的部队。他曾经多次说过:‘南郑好事天然的牢狱,斜谷道则是六百里的石洞。’他的意思是说此处又深又险,非常高兴能将夏侯渊的军队救出。武皇帝非常善于用兵,看到蜀贼盘踞于山陵地区,吴寇鼠窜于江海之间,每次他都绕而避之,为的是不让将士们过于疲惫,不争一朝一夕之短长。这就叫做了解胜利的方法就勇往直前,了解事情的困难则后退。

如今如果进军到南征去征讨诸葛亮,道路艰险,又要计划如何调拨兵力来防御东吴的水军,大约需要动用十五、六万兵力,而且会劳师动众,势必造成天下骚动,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却是需要陛下深思熟虑。防御战争所需要的兵力,只要有进攻方的三分之一即可。如今只要动用原本镇守西北的军队,分别任命大将据守要塞,就足以震慑强敌,让将士们得到休息,百姓们也可以安然无事。数年之后,国力将越发强盛,吴两国必然出现疲惫。”最终,魏明帝采纳了孙资的建议。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孙资所提到的“知难而退”,意为作战时应该剑技而动,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情,后来泛指知道事情的困难就避开或后退。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孙资是曹魏的三朝重臣,素以文武兼备著称。魏明帝曹睿继位后不久,诸葛亮开始发动北伐之战。如何在广袤的西北地区抵御诸葛亮的进攻,成了曹魏朝廷的一个难题。有不少大臣认为应该调集大军主动发动攻势,而孙资则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了一番透彻的分析。

孙资认为应该吸取当年曹操丧失汉中为教训,在西北各战略要地部署重兵,依险固守,消耗北伐大军的有生力量。这个观点后来也得到了魏明帝曹睿的赞同,成为此后曹魏帝国的国策,这便是所谓的“西守东攻”。其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诸葛亮北伐之战的失利,就是因为曹魏的这一国策所致。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枝附叶连什么意思?枝附叶连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在黄皓的建议下取消了丞相职位,此后黄皓凭借刘禅对他的宠信开始摆弄朝政,使得蜀汉内部出现分裂的迹象。当时姜维就曾上书,请求刘禅除掉黄皓,但却被刘禅拒绝。此后姜维担心黄皓会加害自己,于是不敢回到成都,只能在外驻扎屯兵。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枝附叶连”就和姜维有

  • 事不宜迟什么意思?事不宜迟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打赢汉中之战以后,集团势力发展至顶峰。当时就有人劝说刘备进封汉中王,但刘备却犹豫不决。实际上,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汉室迟早会被曹氏顶替,而刘备的目标则是延续汉室血脉,所以刘备封王称帝之路似乎早已注定好。所以此时推辞可能也只是想走个过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事不宜迟”,就

  • “解手”原本是别离的意思,为什么此后会变成专指上厕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现代人说“解手”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上厕所。不过解手这个词在古代还有另外两个含义,分别是别离和解决。韩愈在《祭河南张员外文》中写道:“两都相望,於别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年。”这里的“解手”就是分开的意思。那为什么此后&ldqu

  • 历史上能被称国士无双的人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国士无双这个成语,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称号是非常有实力的人的象征。话说第一次被称之为国士无双的人就是汉初时期的韩信了。国士无双的意思就是指国家中独一无二的人才了,那么在我国的历史上除了韩信以外,还有谁能够被称得上是国士无双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时期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1、管仲功绩:辅佐齐

  • 唐朝和宋朝的中秋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中秋节是外国从古至今的一个传统节日,最初是在北宋时期确立的,每年的8月15便是中秋节。但是说到这里就感到有些矛盾了,因为早在更早的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中秋节了,若是去专门探寻中秋节的根源,这段历史都可以追溯得到周朝时期。所以说中秋节的来历是非常久远的,只不过北宋是专门明确的确定了一个日子是叫

  • 齐白石蝉作品为何能拍出天价?齐白石的蝉画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的绘画大师,如今齐白石随便一幅作品几乎都是天价。齐白石早年以木工为生,画作擅长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题材,作品意境醇厚,造型生动,特别是一些动物画作天趣横生。哪怕是不会欣赏画作的人,也都会被齐大师的作品所吸引。这次就为大家讲讲齐白石的蝉画究竟有何独特之处,竟也能拍出天价。一只简单

  • 希腊神话中四季是怎么来的?四季的起源传说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德墨忒尔在希腊神话中是农业丰收之神,属于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传说是德墨忒尔教会人类耕种和收获,她还能使大地永不枯萎,万物永不凋零。不过德墨忒尔此后被冥王看上,将她带到冥界,从此德墨忒尔再也没办法照看谷物农业。最后在冥王和宙斯的协商下,德墨忒尔一年内才有一段时间能够回到地球,所以这才有了四季之说。下

  • 有哪些文玩怕水?这几种千万不要沾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文玩收藏品,还是需要人们的呵护的,它们并不是“所向无敌”,不管是风吹日晒还是刮风下雨,都会对它们造成损害,而水就会对很多文玩造成伤害,而且尤其是一些佩戴在身上的物品,是绝对不能够沾水的,所以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摘下来,避免接触水。那么,究竟是那些文玩会怕水,夏天因为洗澡多,所以一

  • “衣锦夜行”的典故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话说通过进入关中的一系列有效政治运作,不仅使得刘邦的政治军事影响力大增,而且还非常有效的整治了早期的流寇习气,加强了对军队的建设,非常有效的促进了汉朝军队做出的政治和军事制度的行程,对后来的争夺天下创造出了坚实的基础。关于这一点,刘邦和项羽就有了很大的质的不同,本是小无赖出身能及时行乐的人居然在战争

  • 我国从古至今亲人逝世后守灵时为何要插三根香?这其中有着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走到终点的那一天,都会要面对死亡,而人死后,亲人们就会为其举办葬礼,同时这也是古人传下来的习俗。在我国文化当中,孝字占着很大的比重,若逝者在生前越孝顺,那么葬礼肯定也就越浓重,这也表示后世对逝者的尊敬和一片孝心。相信有过丧葬经历的小伙伴们都会知道,在中国,一般在下葬前会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