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拥而入什么意思?一拥而入典故出处介绍

一拥而入什么意思?一拥而入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964 更新时间:2024/2/3 0:47:59

曹魏发动灭蜀之战,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阻碍,仅用数月时间就完成了胜利。司马昭派兵三路攻蜀,其中邓艾率领的部队选择采用迂回战术,趁魏蜀主力军交战之际,从阴平绕道,穿过无人区直达江油。这下邓艾便掌握了主动权,可惜选择切断蜀军支援,或者直捣成都,刘禅看胜利无望最后选择了投降。其实曹魏灭蜀也没花费太多力气,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一拥而入”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究竟是如何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发生在邓艾经阴平小道突入汉中并攻击江由城之时,主要人物为邓艾、马邈和马邈的妻子李氏。原文如下:

却说江由城守将马邈,闻东川已失,虽为准备,只是提防大路;又仗着姜维全师守住剑阁关,遂将军情不以为重。当日操练人马回家,与妻李氏拥炉饮酒。其妻问曰:“屡闻边情甚急,将军全无忧色,何也?”邈曰:“大事自有姜伯约掌握,干我甚事?”其妻曰:“虽然如此,将军所守城池,不为不重。”邈曰:“天子听信黄皓,溺于酒色,吾料祸不远矣。魏兵若到,降之为上,何必虑哉?”其妻大怒,唾邈面曰:“汝为男子,先怀不忠不义之心,枉受国家爵禄,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耶!”马邈羞惭无语。

忽家人慌入报曰:“魏将邓艾不知从何而来,引二千余人,一拥而入城矣!”邈大惊,慌出纳降,拜伏于公堂之下,泣告曰:“某有心归降久矣。今愿招城中居民,及本部人马,尽降将军。”艾准其降。遂收江由军马于部下调遣,即用马邈为向导官。忽报马邈夫人自缢身死。艾问其故,邈以实告。艾感其贤,令厚礼葬之,亲往致祭。魏人闻者,无不嗟叹。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邓艾经阴平小道突入汉中地区后,首要的攻击目标是江由城。镇守江由的蜀汉将领马邈却自以为有姜维镇守剑阁,江由高枕无忧,疏于防备,当得知邓艾率领的两千人马突然冲进江由后,立即举手投降。其妻李氏不愿与丈夫一样成为蜀国的叛徒,毅然自缢而亡。邓艾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感慨,下令将李氏厚葬。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一拥而入”,意为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邓艾经阴平小道突入汉中并占据江由的故事,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的,江由的守将也的确为马邈。不过,小说中提到的马邈疏于防备、举手投降及其妻李氏自缢而亡却并非历史的真实。在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么不妨先来看看两段史料。

首先是《三国志•邓艾传》的记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第二段史料出自《三国志•钟会传》:“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与会合。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

结合这两段史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在邓艾穿过阴平小道的同时,钟会也派遣将军田章进军江由。但在田章所部行军不到一百里时,便先后遭到了蜀汉三支伏兵的袭击。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这三支军队都应该是马邈的江由守军。显然,马邈对于魏军袭击江由是早有预料的。不过,马邈此举并未成功,只能回撤江由防御。不久之后,邓艾越过阴平小道,又率部进攻江由,马邈不敌而降。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小说中所谓马邈不战而降的说法是虚构而出的,马邈之妻的自缢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作者之所以对这段历史进行改编,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突出后来的诸葛瞻父子英勇抗敌并壮烈殉国。故此,马邈也就只能成为作者笔下的贪生怕死之辈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抱头鼠窜什么意思?抱头鼠窜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关羽死后,刘备为了帮关羽报仇,集结了大量兵力准备伐吴。虽然最后的结果,刘备大败还差点全军覆没,不过战事前期刘备还是取得了不小的优势,但刘备此番又损失了张飞,这对于蜀军来说更加雪上加霜了。在小说中孙权面对刘备的进攻,显得非常不淡定,一直想找机会跟刘备求和,如果真是这样孙权是不可能击败刘备的,在正史中,

  • 邯郸学步的故事是怎样的?这其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做学问就跟做人一样,如果一昧去学习别人东西,模仿别人,生搬硬套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话,那么最终肯定的就只会有一种结局,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今天大家就一起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邯郸学步的故事吧,看看这里面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原文】《庄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独

  • 不戢自焚什么意思?不戢自焚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廖化是蜀汉元老级别的将领,关羽在世时一直都担任关羽手下的主簿一职。关羽离世后,他归入了东吴,不过廖化始终心念蜀汉,最后以诈死回到蜀国,刘备欢喜封他为宜都太守。之后廖化多次参与北伐,立下战功。但是等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阵内群龙无首,姜维挑起了北伐的大旗,但廖化却对姜维的做法颇有不满。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

  • 学富五车是什么意思,学富五车不是知识渊博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学富五车,这个成语我们现在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读书读的很多,知道的事情也很多,与人交谈能够让人获益良多,这个时候就会说他是“学富五车”。而且在很多人看来,学富五车原本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但实际上,如果去查看学富五车的出处,知道这个词语诞生的背景,就会知道,其实它原本指

  • 咬牙切齿什么意思?咬牙切齿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吴蜀联军能够以少胜多,在赤壁战场击败强大的曹军,就是多亏周瑜和黄盖上演的苦肉计成功骗过了曹操。其实东吴每到关键时刻都能爆发惊人的潜力,曾多次力克曹魏,其实在赤壁之战时还有一位功臣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甘宁。周瑜和黄盖并没有把他们之间的计谋透露给第三个人,但甘宁却洞察出了其中的真相,将计就计骗过了蔡

  • 十二因缘说”的佛学理论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因缘说,大家可能就会想到了佛教的十二因缘说,事实上,“缘起”是佛法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是受佛法支配的,由于佛法的作用,可以从两件似无内在联系的时间中“把握”其因果关系,以便论证佛教的业报轮回之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十二因缘说”的佛学理

  • 佛教中的回向是什么意思?做功德需要回向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回向这个佛教中的用语,估计很多人都并不了解是个什么意思?但是我们从小到大,父母,长辈以及老师都会教育我们要学会分享,而分享可以说就是狭义上的回向了。那么做功德需要回向吗?回向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回向是什么意思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

  • 功遂身退什么意思?功遂身退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功遂身退”同“功成身退”的意思相近,指达到一定成就后就退居二线,不在为官。实际上等真正做到了那个职位,往往是想获得更高的成就和权利,就不存在隐退不隐退的说法了。但在古代,还是有人能做到功遂身退的,只是分为主动和被动。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典故发生在东

  • 顶针诗什么意思?古代有哪些著名的顶针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顶针是一种写作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将句子末尾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放在下个句子的开头处。可能顶针句我们会见的比较多,不管是在文章还是歌词里,都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不过顶针诗应该看的就比较少了,因为古人写诗并不喜欢把顶针的方式给加进去,会让整首诗的流畅性大打折扣,而且还要把意思给连接上。不过古人也

  • 夸奖别人有才华的成语,古代才子文学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科举制逐渐成熟以后,读书人自然也是多了起来,而且读书也被当成了想要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不过当时真正有条件读书的人毕竟还是占据少数,所以如果一个村出了一位读书人,那将会是整个村子的光荣。古人对于夸赞他人才华的成语也有很多,虽然意思大同小异,但会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和优雅感。这次就为大家准备了10句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