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抱恨终天什么意思?抱恨终天典故出处介绍

抱恨终天什么意思?抱恨终天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53 更新时间:2024/2/3 0:51:01

徐庶被称为三国第一孝子,为了自己的母亲甘愿放弃自己的事业。其实古人对于“孝”这个字还是非常看重的,如果不孝那你今后的名声肯定就不会好。曹操挟持徐庶母亲以后,徐庶决定离开刘备回到曹魏,不过徐庶临走前答应刘备绝不会提曹操出谋划策对付蜀军,也算是向刘备表忠心了。不过这样一位人才从此失去了舞台还是比较可惜的,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抱恨终天”就跟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故事是如何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应该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徐庶和刘备。原文如下:

徐庶受命而行。至樊城,玄德、孔明接见,共诉旧日之情。庶曰:“曹操使庶来招降使君,乃假买民心也,今彼分兵八路,填白河而进。樊城恐不可守,宜速作行计。”玄德欲留徐庶。庶谢曰:“某若不还,恐惹人笑。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身虽在彼,誓不为设一谋,公有卧龙辅佐,何愁大业不成。庶请辞。”玄德不敢强留。

小说中的这段故事,发生在徐庶因母亲被擒而不得不依附曹操之后。当时,曹操率部进犯荆州,刘表之子刘琮投降。刘备困守新野,随即又遭到曹仁曹洪率领的十万曹军进攻。诸葛亮临危不惧,大败曹军,随即向樊城方向撤退。刘备进入樊城不久,曹操的谋士刘晔提出让徐庶前去劝降刘备。徐庶不得已来到樊城,将曹军的最新动向告诉了刘备,并表态自己永远不会为曹操献上一计,同时也表达了对曹操害死母亲的悲愤之情。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徐庶口中的“抱恨终天”,意为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或者某些事没有完成但却死去了。

以上介绍的是小说当中的情节。那么,这段情节与真实的历史有多大的差别呢?差别还真的不小。首先是小说中的这个新野之战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按照《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与曹军在新野的确发生过一场战争,不过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备对付的并非是曹仁和曹洪,而是夏侯惇李典于禁。此时的诸葛亮尚在隆中高卧,并非加入刘备阵营,因此也就不可能出现献计破曹的故事。

小说与历史的第二个不同之处就是徐庶母亲的结局及徐庶被迫加入曹操集团的时间。按照小说的说法,徐母在徐庶来到许昌后便悬梁自尽,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徐母并非自尽。徐庶被迫依附曹操也不是在这个时候。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徐庶离开刘备是在当阳一役中。当时曹纯统率的虎豹骑在当阳大败刘备,生擒了刘备的两个女儿和徐庶的母亲,徐庶也因此被迫依附曹操。

不过,小说毕竟不是历史,《三国演义》作者所做的改动并非不熟悉历史,而是有意为之的。站在文学作品的角度上,作者对徐母之死的描述尤为成功,显示出高超的功力。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一拥而入什么意思?一拥而入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曹魏发动灭蜀之战,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阻碍,仅用数月时间就完成了胜利。司马昭派兵三路攻蜀,其中邓艾率领的部队选择采用迂回战术,趁魏蜀主力军交战之际,从阴平绕道,穿过无人区直达江油。这下邓艾便掌握了主动权,可惜选择切断蜀军支援,或者直捣成都,刘禅看胜利无望最后选择了投降。其实曹魏灭蜀也没花费太多力气,这次

  • 抱头鼠窜什么意思?抱头鼠窜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关羽死后,刘备为了帮关羽报仇,集结了大量兵力准备伐吴。虽然最后的结果,刘备大败还差点全军覆没,不过战事前期刘备还是取得了不小的优势,但刘备此番又损失了张飞,这对于蜀军来说更加雪上加霜了。在小说中孙权面对刘备的进攻,显得非常不淡定,一直想找机会跟刘备求和,如果真是这样孙权是不可能击败刘备的,在正史中,

  • 邯郸学步的故事是怎样的?这其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做学问就跟做人一样,如果一昧去学习别人东西,模仿别人,生搬硬套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话,那么最终肯定的就只会有一种结局,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今天大家就一起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邯郸学步的故事吧,看看这里面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原文】《庄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独

  • 不戢自焚什么意思?不戢自焚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廖化是蜀汉元老级别的将领,关羽在世时一直都担任关羽手下的主簿一职。关羽离世后,他归入了东吴,不过廖化始终心念蜀汉,最后以诈死回到蜀国,刘备欢喜封他为宜都太守。之后廖化多次参与北伐,立下战功。但是等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阵内群龙无首,姜维挑起了北伐的大旗,但廖化却对姜维的做法颇有不满。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

  • 学富五车是什么意思,学富五车不是知识渊博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学富五车,这个成语我们现在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读书读的很多,知道的事情也很多,与人交谈能够让人获益良多,这个时候就会说他是“学富五车”。而且在很多人看来,学富五车原本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但实际上,如果去查看学富五车的出处,知道这个词语诞生的背景,就会知道,其实它原本指

  • 咬牙切齿什么意思?咬牙切齿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吴蜀联军能够以少胜多,在赤壁战场击败强大的曹军,就是多亏周瑜和黄盖上演的苦肉计成功骗过了曹操。其实东吴每到关键时刻都能爆发惊人的潜力,曾多次力克曹魏,其实在赤壁之战时还有一位功臣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甘宁。周瑜和黄盖并没有把他们之间的计谋透露给第三个人,但甘宁却洞察出了其中的真相,将计就计骗过了蔡

  • 十二因缘说”的佛学理论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因缘说,大家可能就会想到了佛教的十二因缘说,事实上,“缘起”是佛法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是受佛法支配的,由于佛法的作用,可以从两件似无内在联系的时间中“把握”其因果关系,以便论证佛教的业报轮回之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十二因缘说”的佛学理

  • 佛教中的回向是什么意思?做功德需要回向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回向这个佛教中的用语,估计很多人都并不了解是个什么意思?但是我们从小到大,父母,长辈以及老师都会教育我们要学会分享,而分享可以说就是狭义上的回向了。那么做功德需要回向吗?回向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回向是什么意思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

  • 功遂身退什么意思?功遂身退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功遂身退”同“功成身退”的意思相近,指达到一定成就后就退居二线,不在为官。实际上等真正做到了那个职位,往往是想获得更高的成就和权利,就不存在隐退不隐退的说法了。但在古代,还是有人能做到功遂身退的,只是分为主动和被动。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典故发生在东

  • 顶针诗什么意思?古代有哪些著名的顶针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顶针是一种写作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将句子末尾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放在下个句子的开头处。可能顶针句我们会见的比较多,不管是在文章还是歌词里,都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不过顶针诗应该看的就比较少了,因为古人写诗并不喜欢把顶针的方式给加进去,会让整首诗的流畅性大打折扣,而且还要把意思给连接上。不过古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