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言语饮食什么意思?言语饮食典故出处介绍

言语饮食什么意思?言语饮食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9 更新时间:2024/2/24 19:44:36

东汉末年,董卓扶持汉献帝刘协上位,之后便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朝中的实际掌权者。当时有很多人都计划除掉董卓,挽救汉室,曹操都曾暗杀董卓,只是失败了。当时有两位名士也计划暗杀董卓,但还没出手计划便提前泄露,导致被抓入狱。后来其中一人在狱中自杀,还有一人言语饮食反而活了下来。这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言语饮食”背后的故事,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名士分别是谁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荀攸传》,时间是在献帝永汉元年(公元189年),主人公分别为荀攸和何顒。原文如下:

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殽、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董卓作乱时,关东诸侯起兵,董卓打算迁都长安。荀攸与议郎郑泰及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密谋说:“董卓的残忍粗暴远胜桀纣,天下人都非常痛恨他。虽然他拥有强大的兵力,但只不过是个一勇之夫。现在首先应当将他杀死来安抚民心,然后再占据崤山、函谷关,辅佐王室,以皇上的号令统治天下,这功劳足以与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晋文公一样。”

不过,刺杀董卓的计划最终被发觉,没有获得成功,何顒、荀攸也因此被捕入狱。何顒日夜担忧,最终自杀身亡,而荀攸则泰然处之,言行和饮食都与平常一样。后来董卓死了,荀攸才被释放出来。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提到的“言语饮食”,意为日常的衣食言行。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易经》中的“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何顒与荀攸都是汉末的大名士。何顒是南阳人氏,因反对宦官专权而成名。他也是曹操的伯乐之一,对年轻时期的曹操赞赏有加。至于荀攸,则出自东汉著名的荀氏家族,荀彧的侄子。两人与郑泰、伍琼等人一起密谋刺杀董卓。只可惜这次的刺杀最终失败,何顒与荀攸也受到牵连被抓。不过,在被关押期间,这两人的态度大相径庭,一个被吓得自尽,另一个则泰然自若。

似乎董卓并没有掌握何顒与荀攸参与密谋的真凭实据,要不然荀攸也不至于被关押两年而没有被处死。随着董卓被王允吕布赐死,荀攸最终得以被释放。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诸葛诞以寿春叛,文帝奉魏帝出征全文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诸葛诞以寿春叛,文帝奉魏帝出征”这句话的翻译,其实也还是挺有趣的,因为问的人很多了,但是有的人能翻译对,但是有的人却不能翻译对,所以其实还是比较混乱的,其实混乱的地方就是出现在时间轴上面了,因为有的人把三国历史搞到晋朝上面去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怎么翻译我们

  •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含注音拼音)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龟虽寿》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一首诗词了,其实如果不说他的作者是谁很多人还是会觉得这首诗词也就那样,但是如果告诉你这首诗词的作者是曹操的话你会发现其实这首诗词真的是超级厉害了,所以就成了经典了,最近不少的网友都说了,要《龟虽寿》的原文和翻译,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介绍吧!龟虽寿原文龟虽寿作者/曹操神

  • 偃旗息鼓什么意思?偃旗息鼓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赵云虽然被称为常胜将军,而且还是五虎将之一,但他的真实军事能力一直备受质疑。主要是赵云从来没有像关羽那样,独自领兵打过胜仗,而且击杀的敌人多半是小卒,出名点的也没有。其实赵云算是一直被埋没的人才,他的忠心和刚正不阿的性格无人能够比拟,但刘备一只都是把赵云当做自己的贴身保镖用,所以他也没机会展示自

  • 中秋节吃什么?古人的中秋节美食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很多人想必已经返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了,毕竟在这样一个到处都是“团圆”气息的节日里,人多才热闹。而说到团圆,中秋美食月饼自然就被赋予了这样的含义,但是中秋节却绝对不仅仅只有月饼这一种吃食,中秋节从唐朝开始发展至今,也有一千多年了,爱吃的古人绝对不会只分一个

  • 不省人事什么意思?不省人事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黄忠老当益壮,60岁加入刘备,还能屡获战功,实在令人敬佩。不过黄忠在演义和正史当中的结局并不一致,演义里,黄忠同刘备一起伐吴,最后战死在沙场之中。而正史里,黄忠是在夷陵之战之前就已经病逝了。“不省人事”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就出自于黄忠。黄忠大器晚成,好在让后人知道了他的威名,

  • 古代的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总说“半斤八两”,用来表示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然而按照惯性思维,半斤是五两,与八两相差自然很多,怎么会差不多呢?实际上,在古代,一斤并非是十两,而是十六两,因此半斤八两就是一样的意思了。但是,为什么要将一斤定为十六两?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智慧?还有我们使用的筷子,为什么要定

  • 月饼到底切不切开吃?南方人和北方人吃月饼有哪些差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南北方人在饮食习惯上的确存在很多差异,但没想到吃月饼这个问题上竟也出现了分歧。一位南方的小伙伴说吃月饼要切开以后再吃,而北方朋友说现在都是小月饼还用切么,直接一口就没了。那吃月饼到底用不用切呢?感觉一般还是根据月饼的大小来决定的吧,小编作为南方人吃月饼也从来没切过,以前的月饼的确会送刀叉

  •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有什么关系?两本小说竟藏有这样的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都创作于明代,其实这两本小说都属于神魔小说。只是封神演义将整个天庭的体系构造了出来,西游记则是把重点放在了孙悟空身上,还有后面的取经之路。那这两本小说有什么联系么?其实神仙都是那几个,而且在封神演义中也有一位类似孙悟空的人物,叫袁洪,他们都是猴子。只是袁洪的下场要比孙悟空惨多了。下面

  • 睚眦之怨什么意思?睚眦之怨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孙权为了巩固吴蜀联盟,主动将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但刘备心里也明白,孙权是想派一个人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以防不测。而且孙尚香来到蜀汉更是天天发大小姐脾气,惹得一众将领对她非常不满。后来法正看出了刘备的难处,就提议将孙尚香还给孙权,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睚眦之怨”便和他们几

  • 心害其能什么意思?心害其能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早年的马超便以名震天下,当时他投奔张鲁时,两人之间还发生过一些小摩擦,最终差点酿成大错。当时马超的敌人还不是曹操,但自己也需要找一位靠山,很显然张鲁这个靠山并不怎么靠谱。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心害其能”,便是马超和张鲁之间发生的一些事,当时马超在张鲁账下并不得知,所以最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