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魑魅魍魉是什么?魑魅魍魉都是什么样子的?

魑魅魍魉是什么?魑魅魍魉都是什么样子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35 更新时间:2024/2/24 19:44:36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魑魅魍魉”这个词,这几个词都不是用字,或许拆开来,任一个字拿出来,都有人不认识,但是合在一起,很多人都知道应该怎么读。这几个字都带有“鬼”,也能够比较容易地猜出意思,大致指的就是一些神话传说当中的鬼怪。不过,这些鬼怪你知道都长得什么样子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词语呢?

1.魑魅魍魉的意思

古代神话中是有着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生物的,有神仙自然也有鬼怪,不过鬼怪的种类颇多,“魑魅魍魉”一般就是用来指代所有的鬼怪,一说到这个词,人们也就知道,这是省略掉了其他的鬼怪,只是一个统称。后来又发展出了新的含义,鬼怪害人,这与那些同样害人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因此,魑魅魍魉也用来指代各种各样的坏人。

2.各种鬼怪的样子

魑魅魍魉,原本是两只怪兽,但是在很多献当中被解释成了四种鬼怪,这里我们也就简单说说这四种鬼怪。魑,有人解释为一种长得龙很像,只不过没有长角的怪物,也有的认为就是在山林中生长的能害人的怪物。魅,这个字应该算是比较常见的了,想一想它能够组的词,大致能猜得到,它指的是那种外貌比较讨人喜欢的鬼,也有认为是老精物,或者百年老鸮。

魍,是一种没有实体,飘来飘去的虚幻的鬼怪,这种或许在鬼片当中比较常见吧,也指一些水怪。魉,被认为是因战死沙场而无法回乡的孤魂野鬼,也可以看做是山川木石之怪。魑魅魍魉,各个文献对它们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是不管怎么解释,都逃不开一点,那就是它们都是鬼怪,这是这个词的核心点。

3.其他鬼怪

鬼怪的种类何其之多,魑魅魍魉四个字也只是统称而已,其他的诸如鬽、鬾、鬿、魋、魌、魕、魖等等二十四鬼,恐怕随便抓一个字出来都不见得有人认识。在这里,我们也就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不光长相奇形怪状,连名字都奇形怪状地没有人叫得出来的鬼怪吧。

魈,音消,表示一种上本身大下半小的鬼怪,在现实中有一种“山魈”,是猕猴的一个种类,在神话中自然就是长在山里的鬼怪。魃,音拔,在传说中是一种能够造成旱灾的鬼怪,在《山海经》当中指的是黄帝的女儿,也有人认为是天上的神女。魖,音虚,指一种能够让财物虚耗的鬼,至于是怎么虚耗,就有赖于想象力了,古籍当中并没有具体的说明。

由此可见,古时候人们眼中的鬼实在是太多,多到我们现在基本上都不认识,不过这些鬼怪毕竟只存在于神话故事当中,能够在现实中碰到的,那都是心中怀着鬼的人。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言语饮食什么意思?言语饮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董卓扶持汉献帝刘协上位,之后便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朝中的实际掌权者。当时有很多人都计划除掉董卓,挽救汉室,曹操都曾暗杀董卓,只是失败了。当时有两位名士也计划暗杀董卓,但还没出手计划便提前泄露,导致被抓入狱。后来其中一人在狱中自杀,还有一人言语饮食反而活了下来。这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

  • 诸葛诞以寿春叛,文帝奉魏帝出征全文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诸葛诞以寿春叛,文帝奉魏帝出征”这句话的翻译,其实也还是挺有趣的,因为问的人很多了,但是有的人能翻译对,但是有的人却不能翻译对,所以其实还是比较混乱的,其实混乱的地方就是出现在时间轴上面了,因为有的人把三国历史搞到晋朝上面去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怎么翻译我们

  •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含注音拼音)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龟虽寿》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一首诗词了,其实如果不说他的作者是谁很多人还是会觉得这首诗词也就那样,但是如果告诉你这首诗词的作者是曹操的话你会发现其实这首诗词真的是超级厉害了,所以就成了经典了,最近不少的网友都说了,要《龟虽寿》的原文和翻译,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介绍吧!龟虽寿原文龟虽寿作者/曹操神

  • 偃旗息鼓什么意思?偃旗息鼓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赵云虽然被称为常胜将军,而且还是五虎将之一,但他的真实军事能力一直备受质疑。主要是赵云从来没有像关羽那样,独自领兵打过胜仗,而且击杀的敌人多半是小卒,出名点的也没有。其实赵云算是一直被埋没的人才,他的忠心和刚正不阿的性格无人能够比拟,但刘备一只都是把赵云当做自己的贴身保镖用,所以他也没机会展示自

  • 中秋节吃什么?古人的中秋节美食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很多人想必已经返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了,毕竟在这样一个到处都是“团圆”气息的节日里,人多才热闹。而说到团圆,中秋美食月饼自然就被赋予了这样的含义,但是中秋节却绝对不仅仅只有月饼这一种吃食,中秋节从唐朝开始发展至今,也有一千多年了,爱吃的古人绝对不会只分一个

  • 不省人事什么意思?不省人事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黄忠老当益壮,60岁加入刘备,还能屡获战功,实在令人敬佩。不过黄忠在演义和正史当中的结局并不一致,演义里,黄忠同刘备一起伐吴,最后战死在沙场之中。而正史里,黄忠是在夷陵之战之前就已经病逝了。“不省人事”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就出自于黄忠。黄忠大器晚成,好在让后人知道了他的威名,

  • 古代的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总说“半斤八两”,用来表示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然而按照惯性思维,半斤是五两,与八两相差自然很多,怎么会差不多呢?实际上,在古代,一斤并非是十两,而是十六两,因此半斤八两就是一样的意思了。但是,为什么要将一斤定为十六两?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智慧?还有我们使用的筷子,为什么要定

  • 月饼到底切不切开吃?南方人和北方人吃月饼有哪些差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南北方人在饮食习惯上的确存在很多差异,但没想到吃月饼这个问题上竟也出现了分歧。一位南方的小伙伴说吃月饼要切开以后再吃,而北方朋友说现在都是小月饼还用切么,直接一口就没了。那吃月饼到底用不用切呢?感觉一般还是根据月饼的大小来决定的吧,小编作为南方人吃月饼也从来没切过,以前的月饼的确会送刀叉

  •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有什么关系?两本小说竟藏有这样的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都创作于明代,其实这两本小说都属于神魔小说。只是封神演义将整个天庭的体系构造了出来,西游记则是把重点放在了孙悟空身上,还有后面的取经之路。那这两本小说有什么联系么?其实神仙都是那几个,而且在封神演义中也有一位类似孙悟空的人物,叫袁洪,他们都是猴子。只是袁洪的下场要比孙悟空惨多了。下面

  • 睚眦之怨什么意思?睚眦之怨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孙权为了巩固吴蜀联盟,主动将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但刘备心里也明白,孙权是想派一个人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以防不测。而且孙尚香来到蜀汉更是天天发大小姐脾气,惹得一众将领对她非常不满。后来法正看出了刘备的难处,就提议将孙尚香还给孙权,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睚眦之怨”便和他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