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拜神为什么要烧香?

拜神为什么要烧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892 更新时间:2024/2/4 13:34:43

说到拜神其实大家还别说我们现在的搞得少了,但是很多人还是非喜欢搞这些事情的,关于拜不拜我们先不论,我们来说说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拜神的时候一定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大家熟悉的烧香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一定要烧香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讲究呢?下面我们不妨就是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过年过节,很多人的家里都会进行一项活动——拜神,祈求能够得到神明的“照顾”。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每次拜神的时候,都需要烧香。

许多人烧了无数次香,只知道必须要进行这个行为,却没有想过拜神为什么要烧香呢?不点香为什么就不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中国古代即有名为 “燔柴” 的祭天典礼。是依据“火曰炎上”的特性,使神明歆享祭品。烧香也是这个道理。后世道教重烧香,正是对先民祭奠化的继承。

火曰炎上

是说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光热四散、蒸腾上升之象。由此而引申为火有温热、光明、变化、活动、升腾等特性。

烧香,是人们敬神礼拜的方式礼仪,也是人与神明沟通的渠道。所谓香者信香,即说通讯之香。

烧香的原因当然不止那么简单,还有:

一、 供养天地诸神

香云旋绕,腾空而上,供养上界云府高真,中界岳渎威灵,下界水府仙官等三界诸神。

经过供养诸神,也讲述这另外一个道理,让人民学会供养世界上一切对我们有恩德以及没有恩德的人。如我们的父母、亲戚、朋友,但凡协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要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去报答他们。

二、 以香传信,求神赐福

道经说“宝香焚在金炉内,香烟旋绕达上苍”。这阐明了“香”是人与神之间的通讯物,我们经过烧香,香烟袅袅能把我们的祈愿信息传达给神明,从而祈求神明保佑。因而道经中说“三柱真香通讯法,三界神明降福来。”

三、 心假香传,寸诚感神

道经中《祝香咒》云“道由心学,心假(这里是借的意义)香传,香热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

神明上香时,要用左手插香(左手为善,为大,表示对神明尊崇)。三柱香插在香炉中的总宽度最好不要超越一寸,这叫“寸诚感神”,寸代表“寸心”,是指真心诚意,道经说:“寸心可达九重天”,这是指真心诚意,可以打动九天之上的神明。

四、 修持“三香” 荡除“三业”

由于“香”的实质是香而不臭。我们向神明敬香,就是表示要持守“香”的实质,做人要修持“三香”——即心香、身香、口香。

“心香”是指心肠仁慈,心存善念,不生邪念,不生恶念;“身香”是指做人要身正品端,纯朴仁慈,不做恶事,不做亏心事;“口香”是指积聚口德,不出口伤人,不口出狂言,口出脏话等。

五、 消灭细菌,净化空气

有的香点燃以后,香烟洋溢于空气中,能消灭空气中的细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维护身体安康。比方沉香就有这样的效果的。

最后

谈谈怎么烧好香。

通常进香用三支,三柱幽香一齐插於香炉中,为一气化三清之意。次第是:先插一根在中间,再插一根在青龙方(神像左边),最后一根插於白虎方(亦神像右边),代表着敬三清、敬天、地、圣人之意。

进香的时分必需插正,若东歪西斜,或是把香脚完整插入炉中,形成“发炉”现象,或把香直接扔到香炉内,或用嘴吹的等等方式都属不敬之举。

此外,道教有“斗姆不受檀”的说法,因而在供奉斗姆元君的时分不可运用檀香。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蜂拥而来什么意思?蜂拥而来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一出祁山,就对马稷委以重任,让他率军镇守街亭。可惜诸葛亮忽略了马稷刚愎自用的性格,导致他擅自更改诸葛亮下达的指令,主动放弃水源,将自己困在山上。最后街亭不仅失守,蜀军更是呈溃败之势。最后马稷回到军营,诸葛亮含泪执行军令状,原本前途无量的马稷就这样死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蜂拥而

  • 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节日快乐?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但这个节日却不能对他人说出“节日快乐”这四个字,这究竟是为何呢?实际上端午节最早是祭祀龙祖的节日,后来因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投江自尽,后人便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所以在这个节日说出一些祝福的话语会感觉有些奇怪。不过端午并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还

  • 端午节童谣儿歌五首,端午节童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吃上新鲜的粽子。不过现代人过端午和古人过端午的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可能如今我们更期待的是端午会有三天假期。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各种节日的庆祝方式肯定会产生差异,那想要体会端午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呢?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端午节的童谣儿歌,

  • 鹰视狼顾什么意思?鹰视狼顾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有一个专属名词叫“鹰视狼顾”,不过这个词是一个贬义词,意为目光锐利,为人狠戾。据说曹操就曾看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所以警惕后人要提防司马懿,但曹丕和曹睿都没能除掉他,结果曹魏果然亡在了司马家手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鹰视狼顾”,

  • 百鸟朝凤喜事还是丧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们生活当中,人都是有情感的,这情感包含着很多方面,对于自己的乡土之情也是占着一席之地的。在很多人的心里,只要是踩在了家乡的土地上,心里面才会觉得踏实,才会美滋滋的。因为这地方就是根,就是家,而在外的便是“漂泊”。小编近期才看了电影《百鸟朝凤》,看完后心中有那么几天无法安宁

  • 三味书屋的“三味”究竟是指哪“三味”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三味书屋,相信大家对这个词肯定不会陌生了。所谓的三味书屋就是晚清时期绍兴府城内著名的私塾,也是当年鲁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位置。三五书屋位于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这个三味书屋所谓的三味到底是指哪三味呢?189

  •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你还知道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节吃粽子,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最让人熟悉的习俗了,但是也正因为粽子几乎占据了整个端午节,所以很多人对于端午节的印象也就只剩下了吃粽子。其实,端午节作为一个流传已久的节日,吃粽子只是其中的一个习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只不过现代人已经很少去接触了。那么,究竟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是你所不太了解的呢?1.

  • 威震华夏什么意思?威震华夏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晋升汉中王后,关羽被封前将军。此后关羽率军攻打由曹仁驻守的樊城,关羽利用气候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可惜关羽没见好就收,导致曹操暗中联合孙权将他前后包围,最后败走麦城。关羽战败也直接让荆州失守,蜀汉国力又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威震华夏”,相

  • 芒种是什么意思?芒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很多节气我们都知道,但是却并不一定都了解,这个节气究竟是有什么作用,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这是因为这些节气大部分都是古代人用于农业耕作的,而现代人很多已经脱离了农耕,可能有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耕地,所以很多人其实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就比如即将到来的芒种,到底是什么意思,又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

  • 知难而退什么意思?知难而退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孙资是曹魏后期重臣,曹睿病重孙资力荐曹爽为托孤大臣。不过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原本应该会除掉站在曹爽一边的孙资,但司马懿并没有这样做,反而十分器重孙资,还将他官复原职。说明孙资的确是有过人之处,能在几乎逼死的情况下获得一线生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知难而退”,就和孙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