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鹰视狼顾什么意思?鹰视狼顾典故介绍

鹰视狼顾什么意思?鹰视狼顾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6 更新时间:2024/2/4 13:34:16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有一个专属名词叫“鹰视狼顾”,不过这个词是一个贬义词,意为目光锐利,为人狠戾。据说曹操就曾看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所以警惕后人要提防司马懿,但曹丕曹睿都没能除掉他,结果曹魏果然亡在了司马家手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鹰视狼顾”,就和司马懿还有曹睿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之前,相关人物分别为曹睿、王朗华歆和司马懿。原文如下:

太尉华歆奏曰:“司马懿上表乞守雍、凉,正为此也。先时太祖武皇帝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诛之。”王朗奏曰:“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为祸。”睿乃降旨,欲兴兵御驾亲征。忽班部中闪出大将军曹真奏曰:“不可。文皇帝托孤于臣等数人,是知司马仲达无异志也。今事未知真假,遽尔加兵,乃逼之反耳。或者蜀、吴奸细行反间之计,使我君臣自乱,彼却乘虚而击,未可知也。陛下幸察之。”

睿曰:“司马懿若果谋反,将奈何?”真曰:“如陛下心疑,可仿汉高伪游云梦之计。御驾幸安邑,司马懿必然来迎;观其动静,就车前擒之,可也。”睿从之,遂命曹真监国,亲自领御林军十万,径到安邑……(司马懿)至睿车前俯伏泣奏曰:“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安敢有异心?必是吴、蜀之奸计。臣请提一旅之师,先破蜀,后伐吴,报先帝与陛下,以明臣心。”睿疑虑未决。华歆奏曰:“不可付之兵权。可即罢归田里。”睿依言,将司马懿削职回乡。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采纳参军马谡的反间计,命人在邺城城门张贴伪造的司马懿举兵谋反的告示。曹睿闻讯后大惊失色,召集文武商议对策。大臣华歆和王朗都认为应该尽早除掉司马懿,而曹真却认为此事很可能是东吴或蜀汉的反间计,提醒曹睿慎重行事。最终,曹睿与司马懿见面,虽然知道这是吴、蜀的奸计,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将司马懿削职为民。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鹰视狼顾”,意为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司马懿“鹰视狼顾”之事,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不过,提及此事的并非是华歆,而是曹操。据《晋书•宣帝纪》载:“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此后,曹操又梦见三马同槽,担心司马懿一家必将祸乱朝政,因此提醒儿子曹丕要提防司马懿。不过,曹丕对司马懿非常信任,对父亲的提醒并不在意,司马懿也得以在曹丕时期飞黄腾达。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参军马谡提出离间曹睿与司马懿关系之事,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首先,这一故事并不见诸于历史。虽然曹操担心司马懿,但曹丕却对司马懿非常信任。司马懿也曾在曹丕、曹植之间的立嗣之争中为曹丕出谋划策,他又怎么会出现如小说所言的在告示中宣称支持曹植一说呢?这显然不合逻辑。

此外,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曹睿也从未将司马懿削职为民之事。按照《三国志》及《晋书》相关传记的记载,曹丕在临终时,将司马懿委以托孤之臣的重任,命其辅佐儿子曹睿。曹睿继位后,对司马懿信任有加,命其都督荆州和豫州,抵御东吴,也从未对司马懿有过怀疑,更没有将其削职为民。

既然如此,小说作者为何设计出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主要是为了突出马谡的才能,为诸葛亮后来让马谡镇守街亭埋下伏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也只能让司马懿被马谡算计,差点让其丢掉性命。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百鸟朝凤喜事还是丧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们生活当中,人都是有情感的,这情感包含着很多方面,对于自己的乡土之情也是占着一席之地的。在很多人的心里,只要是踩在了家乡的土地上,心里面才会觉得踏实,才会美滋滋的。因为这地方就是根,就是家,而在外的便是“漂泊”。小编近期才看了电影《百鸟朝凤》,看完后心中有那么几天无法安宁

  • 三味书屋的“三味”究竟是指哪“三味”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三味书屋,相信大家对这个词肯定不会陌生了。所谓的三味书屋就是晚清时期绍兴府城内著名的私塾,也是当年鲁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位置。三五书屋位于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这个三味书屋所谓的三味到底是指哪三味呢?189

  •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你还知道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节吃粽子,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最让人熟悉的习俗了,但是也正因为粽子几乎占据了整个端午节,所以很多人对于端午节的印象也就只剩下了吃粽子。其实,端午节作为一个流传已久的节日,吃粽子只是其中的一个习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只不过现代人已经很少去接触了。那么,究竟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是你所不太了解的呢?1.

  • 威震华夏什么意思?威震华夏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晋升汉中王后,关羽被封前将军。此后关羽率军攻打由曹仁驻守的樊城,关羽利用气候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可惜关羽没见好就收,导致曹操暗中联合孙权将他前后包围,最后败走麦城。关羽战败也直接让荆州失守,蜀汉国力又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威震华夏”,相

  • 芒种是什么意思?芒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很多节气我们都知道,但是却并不一定都了解,这个节气究竟是有什么作用,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这是因为这些节气大部分都是古代人用于农业耕作的,而现代人很多已经脱离了农耕,可能有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耕地,所以很多人其实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就比如即将到来的芒种,到底是什么意思,又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

  • 知难而退什么意思?知难而退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孙资是曹魏后期重臣,曹睿病重孙资力荐曹爽为托孤大臣。不过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原本应该会除掉站在曹爽一边的孙资,但司马懿并没有这样做,反而十分器重孙资,还将他官复原职。说明孙资的确是有过人之处,能在几乎逼死的情况下获得一线生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知难而退”,就和孙资有

  • 枝附叶连什么意思?枝附叶连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在黄皓的建议下取消了丞相职位,此后黄皓凭借刘禅对他的宠信开始摆弄朝政,使得蜀汉内部出现分裂的迹象。当时姜维就曾上书,请求刘禅除掉黄皓,但却被刘禅拒绝。此后姜维担心黄皓会加害自己,于是不敢回到成都,只能在外驻扎屯兵。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枝附叶连”就和姜维有

  • 事不宜迟什么意思?事不宜迟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打赢汉中之战以后,集团势力发展至顶峰。当时就有人劝说刘备进封汉中王,但刘备却犹豫不决。实际上,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汉室迟早会被曹氏顶替,而刘备的目标则是延续汉室血脉,所以刘备封王称帝之路似乎早已注定好。所以此时推辞可能也只是想走个过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事不宜迟”,就

  • “解手”原本是别离的意思,为什么此后会变成专指上厕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现代人说“解手”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上厕所。不过解手这个词在古代还有另外两个含义,分别是别离和解决。韩愈在《祭河南张员外文》中写道:“两都相望,於别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年。”这里的“解手”就是分开的意思。那为什么此后&ldqu

  • 历史上能被称国士无双的人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国士无双这个成语,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称号是非常有实力的人的象征。话说第一次被称之为国士无双的人就是汉初时期的韩信了。国士无双的意思就是指国家中独一无二的人才了,那么在我国的历史上除了韩信以外,还有谁能够被称得上是国士无双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时期称得上国士无双的人1、管仲功绩:辅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