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贺姓的来源介绍,揭秘贺姓文化根源

贺姓的来源介绍,揭秘贺姓文化根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670 更新时间:2024/1/5 16:08:09

贺姓的姓氏释义

(1) 奉送礼物表示庆祝。

(2)贺敬(贺礼);贺吊往还(庆贺吊唁往来应酬);贺冬(庆祝冬至节);贺厦(庆祝大厦落成)。

(3)嘉奖;犒劳 。

(4) 贺彩(奖品);贺功(庆功);贺军(犒劳将士);贺酒(表示庆贺的酒宴)。

(5) 赞许;附和。如:贺曰(赞许地说);齐贺(齐声附和);赞贺(赞许)。

(6) 增加,增益 。

贺之结于后。——《仪礼·士丧礼》

(7) 贺人(增加人员)。

(8)锡的别名 。因古时以临贺(今广西贺州市)出的锡最出名,因而称锡为贺。

时珍曰:“…方术家谓之贺,盖锡以 临贺出者为美也。”——《本草纲目》

(9) 姓。

看了上边的介绍,贺姓是不是很厚重?不仅厚重,贺姓的源流也十分复杂的。且听下边分解。

01

姓氏起源

源流一

会稽贺氏出自东汉汝阴令庆仪曾孙庆纯之后,属于因避帝王之讳改姓为氏。而会稽庆氏的来源则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源于姬姓。

三国时谢承的《会稽先贤传》对贺氏的起源作了明确的记载:“贺本庆氏,后稷之裔。太伯始居吴。至王僚,遇公子光之祸。王子庆忌挺身奔卫。妻子迸渡淛水,隐居会稽上。越人哀之,予湖泽之田,俾擅其利。表其族曰庆氏,名其田曰庆湖。今为镜湖,传伪也。安帝时,避帝本生讳,改贺氏,水亦号贺家湖。”该观点认为专诸刺王僚时,王僚的庆忌正出使郑国和卫国,后来庆忌逃到了卫国,而他的妻子和儿子则渡过浙江,逃到会稽山傍隐居下来,当时那儿是一片沼泽,沼泽中有些高地可以耕种,越人就把这些高地给他们耕种,称他们为庆氏,把他们种田的沼泽湖泊地区称为庆湖。该记载认为会稽贺氏起源于庆忌。另外,北宋著名词人认为会稽庆氏起源于庆忌曾经记载于唐以前的官谱中。

二是源于姜姓

据史籍《姓纂》记载:“庆姓,齐公族庆公之后。”又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考略》等文献记载:齐桓公的支庶后代庆封的后代中,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庆氏。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有个支孙名叫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史称庆父。庆封在齐灵公姜环执政时期(公元前581~前554年)出任大夫,到了齐庄公姜购执政时期(公元前553~前548年)为上卿,执掌国政,后在齐景公姜杵臼继位之后逃往吴国。到了东汉时期,庆氏后裔传至汝阴郡令、会稽人庆仪时,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在刘祜成为汉安帝之后,为避汉安帝之父清河王刘庆之名讳(追封的汉庆宗、汉孝德皇帝),改姓名为贺纯,其后代便相传为贺氏。

谢承的《会稽先贤传》是关于贺氏来源的最早的记载,比后来的《元和姓纂》的记载早近600年。

贺氏族人大多尊奉贺纯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慕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将鲜卑拓拔部中的贺兰氏、贺赖氏部落,改成汉字单姓为贺,称贺氏。

贺宗国:字东峰,为秦御史大夫,授荣禄大夫,调守徐州没,葬九里山前,王山丙向。配张氏:封宜人,葬兴公共冢。是为江苏徐州太始祖。

贺添民:字燎翁,汉桓帝时江西行省提刑没,葬吉州太圳上。配陈氏:封宜人葬兴公合冢。是为江西泰和始祖。

贺应詹:贺应棋、贺应桢、贺应詹兄弟三人,唐荘宗元年由江西太和圳上徙居湘乡之培塘,贺应桢:居万秀塘即今五都也。贺应詹:居南岸老六十都今更为永为丰二十二都,自伯景以后俱系詹公一族。是为迁楚南湘乡祖。

贺伯景:承应詹公而居南岸,没葬南岸东峰冲子山午向。配杨氏:葬南岸东峰冲。是为湖南湘乡贺氏始祖。

贺凭:唐会昌中自会稽以著作郎令永新,秩满居邑这良坊,没葬秋山之阴,子孙远墓面居,是为良坊贺氏始祖。

贺应詹、贺友恕:后唐庄宗时自江右迁居湘邑南岸,传至明朝,有讳宗者生六子,编号日堂,五子友恕为堂五房之祖。是为莲湘贺氏始祖。

贺汉宗:明洪武初由上湘率亲属来湘潭,居城外三十都之黄龙巷。是为湘潭贺氏始祖。

贺礼:明嘉靖间偕弟智自永新垅田徙楚南之攸邑,再由攸隶籍湘潭篁奇林。是为湘潭贺氏始祖。

贺崇寿:明永乐间避毛由江右永新迁湘潭。是为中湘贺家段贺氏始祖。

贺文亮:明永乐初自长沙移家宁乡回泷铺江家桥。是为鹅山贺氏始祖。

贺质:先祖东汉傅中,原姓庆,汗安帝父清河王禄廪貂以庆字训贺,赐姓贺,自此世为贺氏生卒葬失考。元配:氏生卒葬失考。

贺及:字仁甫。宋太元年丙子四月初八申时生,元二庚辰三月初六申时没,葬辰州府后花园。有志。元配:黄氏,宋太平四已卯二月初三戌时生,宝元三年卒已九月初二酉时殁,葬合夫冢。子一:旺。是为益阳祖仁支下始祖。

02

历史人物

贺姓后人人才辈出,今天为您介绍贺知章与贺贻孙。

贺知章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人。唐代诗人、书法家。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贺知章作为唐朝前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作对唐诗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引作用,对盛唐诗歌创作实践也具有示范意义,并对盛唐诗歌的繁荣产生了“一花引来万花开”的巨大效应,为唐诗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贺知章诗歌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从容不迫,淡而有味。其诗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反映和表现了社会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人情人性,写出了人类所共有且具有特定指向的一种情感,如《回乡偶书二首》。贺知章继承和发扬了陈子昂标举“魏晋风骨”、追求“比兴寄托”和高扬“人情人性”的精神,对由初唐李峤所倡导、躬行的咏物诗范式实即樊篱予以大胆的突破,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咏柳》。

由于生逢盛世、仕途顺利的人生际遇和旷达洒脱的个性,贺知章在诗歌中没有愤世嫉俗,身世悲凉的哀叹,即使有惆怅,基调也是乐观豁达的,风格气度雍容,清新潇洒。贺知章的诗歌感情自然、逼真,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源于生活,发于心底,意境深远。

贺知章是唐代书法名家,善草隶。窦氏兄弟评唐名家书多讥贬,惟推崇贺知章“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可知贺知章当时书法之声誉。

贺知章的作品被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贺知章墨迹留传很少,其传世书法作品中,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等。《孝经》全卷纵笔如飞,一气呵成,龙蛇飞舞,神采奕奕。略取隶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既有唐人的严谨作风,又有晋人流润飞扬的风姿,对晚唐和宋人书风影响巨大。

据记载御府藏贺知章草书十二幅,惜已佚失。绍兴东南宛委山南的飞来石上,曾有贺知章所书摩崖石刻十二行,原刻在南宋嘉泰年间漫灭,现在的石刻为后人重刻。张旭之外,另一位唐代书法家钟绍京也是贺知章的好友,画圣吴道子还曾向贺知章学过书法。

贺知章的一生更懂得什么是分寸,他不拘细行,却暗自有度。他喜好交游,上自公卿、下自百姓;他饮酒、谈诗文、参禅论道,不涉政治、不求利益、不拉帮结派。他提携后进,善识人才,亦与王昌龄、严挺之、李邕、颜真卿的父亲颜惟贞等交好。

贺贻孙

贺贻孙,字子翼,9岁能文,称神童。明末清初文学家。

贺贻孙博览群书。他著书50年,于经有传,于史有论,于诗文有集。留下的精神产品,有《水田居文集》、《激书》、《诗筏》、《浮玉馆藏稿》、《水田居典故》等,文章逾千篇,诗词800余首。其中有的是研究经世文学的,有的是教育儿孙的,都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部分著作辑入《四库全书》、人名列入当代《辞海》。

贺贻孙无书不读,经史百家诗词歌赋,都笺注成书,尤殷殷以立晶自砺,教育子弟,强调人品。常说:“秀才时不傍人门户,他日得志,必能砥饬廉隅,不作呈身御史也。”曰:“为文与作人非两途,今人入场搦管辄思剽窃补缀,以欺有司,文品卑矣!一旦幸售,奔竞竟如鹜,人品安在?吾愿尔曹弗为也。”与朋友交,历患难死生不渝。事亲孝,兄弟友爱,老而弥笃。

贺贻孙历数十年之艰险,饱尝国破家亡之痛,胸中郁结悲愤之气,对其诗文作品及美学观点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他强调“作诗当白写性灵”,主张“美刺讽诫”都为了抒发真情实感,提倡含蓄蕴藉,质朴洁净,丽而不艳,天然本色。研究者认为他的诗学观与黄宗羲、顾炎武相比,亦无多让。所作《诗筏》,当代学者认为是美学文论名著。

他的散文早就有名。清末军机大臣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在“不列宗派古文家”栏内,首列侯方域,次魏禧,再次即贺贻孙。所著《激书》,论者比之庄子;史论72篇,识者拟之东坡;其他文章,世人认为上匹唐宋大家。胡思敬在《豫章丛书》中为《激书》作跋,称他为“豪杰有志之士”。

后人评论他“于史有论,于经有文,于士有传,于时有评”。可见其成就之高。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文字是谁创造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在遥远的上古原始社会当中,人们一步步从堆石记事到结绳记事发展到用符号文字。远古的符号文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远古早期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以用符号文字所记录下来的。那么我们所使用的文字是谁创造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了解吧。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

  • 甄士隐谐音是什么?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寓意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读者还不太清楚甄士隐的寓意是什么,甄士隐姓甄名费,谐音便是“废”,而“甄士隐”的意思其实就是“真事隐”。他和贾雨村有一种呼应的作用,两人是相互对照而写的。甄士隐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他从富庶之家到一贫如洗,还经历骨肉分离之痛,

  • 比翼鸟指什么鸟?比翼鸟有哪些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意思是在天上我们愿做永世的比翼鸟,在地上我们可以成为连理枝条。形容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期望。实际上“比翼鸟”在古代一直有夫妻恩爱、情谊深厚的意思,那比翼鸟到底是种什么鸟呢?比翼鸟出自《山海经

  • 人尽可夫是什么意思?原本是什意思为什么会被误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现代很多成语的意思,其实已经和最开始有很大的差别了,原本只是说明一个事实的成语,到了后来可能会被安排上各种其他的含义,可能是褒义也可能是贬义,从而失去了它最初的意义。比如“人尽可夫”,就很容易被人们曲解,以为说的是一个女子行为不端,因此带上了一种贬义。那么,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

  • 德昂族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们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上流传这很多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守护的传统文化,在这些文化当中茶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是茶文化的起源,经过了多年的传承和不断干山,人们就将茶文化变得更加的古色古香。在德昂族文化中也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茶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向被誉为“古老的茶农&rd

  • 有死无二什么意思?有死无二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杨阜是三国时期魏国名臣,早年在凉州担任安定长史,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借兵击败马超,还因为得到嘉奖,封为关内侯。杨阜服侍了魏国三位帝王,在曹操、曹丕和曹睿时期都有得到重用,杨阜德才兼备,但知道他的人可能不算太多。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有死无二”就和杨阜有关,他能击败强大的马超部

  • 京族哈亭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每一个民族,不论是大还是小,都会拥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即便是被称之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京族同样是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京族人民所独有的哈亭是京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蕴意深远的京族哈亭文化吧。京族哈亭是京族族经典景区。位于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

  • 景颇族洞巴的传说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每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都是因为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创造能力,并且也非常的善于去创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所记住,可流传,得以流传至今。那么我国少数民族景颇族文化也是同样如此。今天我们索要着重介绍的“洞巴”就是景颇族人们所创造的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乐

  • 青铜器的铜锈怎样去除?青铜器如何收藏?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青铜器,都是在博物馆,或者网络上电视上,因为那些出土的青铜器都会被放在博物馆进行保护,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青铜器也是可以收藏的,流传于民间。不过很多青铜器由于年份久远,少说也有两千年,所以相貌上面自然还是不如那些年份更近一些做工更精细的藏品,但是毕竟这才是“祖先&rdquo

  • 行书应该怎样练习?揭秘行书的五大要点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行书是一种很常见的书法,一般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书写方式。很多人平时写字时都喜欢用行书,因为行书的特点就是速度快,效率高。不过速度快的前提是要把字书写清楚,不然就成草书了,所以想把行书练好也需要下一番功夫,所以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行书的特点,以及在联系行书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写好行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