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是西域古城的遗迹。最早见于史料记载,曾经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仅存。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部,距罗布泊西北角7公里,孔雀河南岸。
楼兰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公元前176年,匈奴主动上书中国皇帝刘恒,楼兰属于匈奴。公元前60年,它是汉朝西域的都城。楼兰是西域最东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中匈两国为了争夺西域,都想控制楼兰。楼兰在中匈之间“非两属,安之无道”。公元前77年,西汉武士、著名外交家傅介子杀了楼兰王,他的国名是鄯善。在鄯善的要求下,汉朝派兵在境内的义勋城开荒。
据《汉书·西域记》“鄯善国,本名楼兰,知望泥城,往阳关一千六百里,长安六千一百里。有1570户,14100人,2912名士兵。傅国厚、阙虎厚、鄯善杜威、契克杜威、左右河运河和契克杜军,各有两名翻译。西北至都护府(今甘肃张掖)一千七百八十五里,至郭珊一千三百六十五里,西北至车市一千八百九十里。土地是咸的,土地是稀缺的,送到山谷旁边的乡下。全国盛产玉石,芦苇、柽柳、胡同、白草多。人以牧追水草,有驴有马,骆驼多,所以能当兵,就像羌一样。“根据记载的地方,鄯善国就在今天新疆鄯善一带。关于宫殿所在的“泥城”,众说纷纭。
据《三国志》、《舒威》、《温蒂纪》记载:“黄初元年(222年)二月,鄯善、玉田、龟兹使臣建功,至西域后才接,任无极校尉。”据舒威说,公元448年。鄯善国灭亡了。东汉以后,西域长期相互兼并,形成七国争霸的局面。鄯善国先后吞并了羌、小宛、京觉、且末等国,成为西域七强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鄯善国先后属于曹魏、西晋、北凉、前秦、侯亮、西凉、北凉、北魏和吐谷浑。
前建时期,鄯善王陀积极建议苻坚出兵西域,并愿意当向导。382年,苻坚派吕光出使西域,以休弥为宁西将军,为向导。420年,北凉攻克西凉,鄯善国王碧龙到古藏见居曲孟勋,西域各国纷纷向北凉纳贡。439年,北魏攻克北梁,北梁王居曲孟勋的儿子居曲安国投降高昌,使他有了安全感。448年(太平真君九年,北魏太祖),北魏太祖派大将西征。万度贵率领精骑五千,迅速向鄯善进军。鄯善人遍布田野,农耕放牧。万都贵下令邱不得犯罪,鄯善军民深受感动。王珊珊振达也出城迎接他。同年,农历夏五月,北魏任命韩霸为鄯善王,像内地一样实行县级治理,征收赋税。鄯善国600多年后,灭亡了。
汉武帝初,使臣经过楼兰。楼兰多次是匈奴的耳目,对西汉的使臣进行袭击和抢劫。元丰三年(前108年),韩出兵讨楼兰,俘虏其王。楼兰投降汉朝,遭到匈奴袭击,于是派仆从向双方投降。匈奴仆安归楼兰王后,亲匈奴,成为汉朝一大隐忧。王曾经是汉朝的质子,他去汉朝向汉朝报告情况。汉昭帝赵元丰四年(公元前77年),韩派傅介子到楼兰,刺杀,立屠鉴为王,改名鄯善,迁都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后来汉政府经常派官员和士兵在楼兰城的家乡屯田,从玉门关到楼兰,沿途设置烽火台和屏障。魏晋和前凉时期,楼兰城成为西域都督。
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地。他在佛典记载中说,此地是“天上无鸟,天上无兽,到处都是,只用枯骨作标识耳”。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楼兰城,在经历了近500年的辉煌后逐渐消失,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公元4世纪后,北魏灭鄯善国,约600年后,鄯善国(楼兰国)灭亡。
大约1600年前,楼兰古国消失了,只留下了几处古城遗迹。它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部,罗布泊西北角,孔雀河以南7公里处。楼兰王国的古代史尚不清楚。楼兰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史记。《汉书·匈奴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知望千泥城,往阳关一千六百里,长安六千一百里。1570户,4.41万人。“公元前3世纪左右,楼兰人建立了一个国家,当时楼兰由越人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岳家,楼兰归匈奴管辖。
《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楼兰因塔里木河中游注水河边改道,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领1000名士兵来到楼兰城,还从鄯善、焉耆、龟兹等地调用3000名士兵渡江日夜引水进入楼兰城,缓解了楼兰的缺水状况。但之后,虽然楼兰人尽了最大的努力和尝试疏浚河道,但楼兰城最终还是因为缺水而被废弃,百姓南迁,楼兰城最终成为今天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