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他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中国第一次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在同一轨道,书在同一语言”的局面,为后来的朝代寻求统一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有很多历史贡献,这里就不赘述了。本文只阐述这个“千古一帝”的另一面——历史上对旅游发展贡献最大的人!
当年,秦始皇不顾天怒人怨,果断修建万里长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工程,为后人留下了绝佳的风景名胜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从旅游的角度来说,他是多么有远见,要有跨越几千年的眼光。绵延万里的长城不仅仅是一座单一的城墙,而是由城墙、瞭望塔、关城、敦堡、应城、卫铄、镇城烽火台等各种防御工事组成的完整防御工程体系。
这个国防工程系统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指挥和控制。长城真是一个被后人忽略的伟大工程。虽然其军事价值早已被历史遗忘,但其可观的旅游价值却越来越大!
秦始皇投资开发的景点包括Xi安的兵马俑,更是让世人叹为观止。与万里长城一起,成为门票收入最高、外汇最多的两大旅游景点。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许多外国元首来中国时,他们一定要去北京的长城和Xi的兵马俑。在国内其他景区谁能有这个口碑?秦始皇开发的另一个景点——绵延三百里的阿房宫,被没有旅游开发眼光的项羽放了一把火。这场大火烧掉了中国上亿的旅游收入,包括美元和欧元。
秦始皇陵规模巨大,随葬品丰富,居历代帝王陵墓之首,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早在1987年,它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也是秦始皇在旅游开发上的一大成就。秦始皇陵占地56.25平方公里。这个面积相当于三个澳门和78个故宫。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13岁继位时,就开始为自己修建墓地。直到他去世,陵墓都没有完全完工。这座无与伦比的帝王陵墓的修建时间长达38年,使用的劳动力总数高达72万人,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10。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征集天下兵器,铸造十二尊铜人,各重三十四万斤,立于咸阳。铜人的体型之大,制作之精美,历史罕见。
由于这12尊铜像是秦始皇生前最喜欢的东西,所以秦始皇陵建成后,这12尊铜像就和其他精美物品一起作为陪葬品埋在了陵中。
目前我国的文物保护技术跟不上,所以秦墓的地宫至今没有开放。秦陵的地宫很大,有大量的宝物和各种机关。秦陵地宫开放日也是秦始皇开发的又一个令人惊艳的旅游景观。
秦始皇不仅自己大力开发旅游景点,还经常外出旅游。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驴友。他曾六次大规模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炫耀自己的威望。北至秦皇岛,南至江苏、浙江、湖北、湖南,东至山东沿海,西至甘肃陇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他在邹毅(山东邹县)、泰山、芝罘岛(烟台市)、琅邪山(山东胶南)、会稽(浙江绍兴)、碣石(河北昌黎)等地留下石刻,为这些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内涵。
山东荣成的成山头,又名田燕,是中国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也是中国的好望角。“天界尽头”是秦始皇自己取的名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当时秦始皇率领文武百官西巡咸阳东巡。先帝骑马到成山头,见仙山云雾缭绕,海上云雾缭绕,皇帝只好高兴地说:“仙境,天尽头。”
秦始皇去过的地方旅游价值能不大幅提升吗?秦始皇当年游览过的名山大川,几乎都成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秦始皇不仅起步早,而且对旅游业的发展贡献最大。他开发的景点质量高,旅游收入惊人,这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无与伦比的。
如果中国要给几千年来旅游业的发展颁发奖牌,最大的无疑应该颁给“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