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辛弃疾的两首《鹧鸪天·代人赋》分别有什么含义

辛弃疾的两首《鹧鸪天·代人赋》分别有什么含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937 更新时间:2024/1/24 6:34:12

说到辛弃疾,大家应该都非熟悉了,这个诗人可以说是非常的出名,虽然他生活在一个战乱的时代,但是完全不影响他作诗的能力,尤其是两首《鹧鸪天·代人赋》。虽然诗的名字是一样的,但是两首诗的内容却风格迥异。下面就小编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两首诗的含义吧!

1、第一首《鹧鸪天·代人赋》

寒鸦伴着落日的晖飞回了巢穴,呈现出一片哀愁的景色。在这片伤心之景中,唯有池塘边柳树新长出的嫩绿新芽显得格外温柔。如果不是亲身感受到离别的痛苦,根本就不会相信世界上会有人因为离愁别恨而白头。

肝肠寸断,泪如泉涌,满怀相思之情,再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我明明知道我们的感情已经被这层层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旁,一直远处凝望。

据历史记载,公元1181年冬天,辛弃疾在朝堂上遭遇大臣弹劾。虽然在朝堂遭人弹劾这件事在古代社会十分常见,但是当时的辛弃疾并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官场过尔我诈的生活,而是卸甲归田、隐居上饶,这首词就是他在带湖闲居时创作出来的。

这首词的整体创作风格可以说和辛弃疾平常的创作风格毫不相干,因为这首词并非是辛弃疾用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所作的,而是代替一位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来抒发心中之痛的。也就是说,一直走豪放路线的辛弃疾这次写了一首优美婉约的词。

作者开篇便写了一幅忧愁伤心的景象,由此奠定了全篇满怀忧愁与怨恨的基调。然而接下来他并没有继续写愁与恨,而是描写了一幅池塘边柳树抽芽的唯美景象。此处便体现出了作者创作时的别出心裁,他正是准确把握了这名女子的内心,才能赋这置身萧瑟之景的女子一丝温暖的安慰。

开头展现了两种景象、两种感受的辛弃疾,下一句更是直抒胸臆,十分直白地表达出这名女子心绪的低回婉转。而表达完女子饱受相思之苦的心情后,作者在下阕仍继续揣摩这名女子的心理,从而将其细腻真挚的感情彻底抒发出来。

结合历史背景通读全篇,我们不仅仅能感受到辛弃疾对这名女子的同情与理解,还能感受到辛弃疾寄托于其中的不得志的苦闷。

2、第二首《鹧鸪天·代人赋》

田间小路旁的桑树长出了柔软的嫩绿新芽,东边邻居家养殖的蚕种也已经孵出了小蚕。平坦的山岗上被满满的细草覆盖,已经有小黄牛在那里哞哞直叫了。落日的余晖散落在春寒时节的树林,乌鸦栖息在其中。

远处近处的山峰连绵不绝,小路纵横交错,青布酒旗飘扬处有一户卖酒的人家。城中的桃花害怕风雨的摧残,所以要说春天最明媚的景色,当属溪边盛开的荠菜花。

纵观全篇,整首词描写的是江南乡村的美丽景色。作者上阕写近景,下阕写远景,他运用远近结合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己对官场尔虞我诈的厌烦和远离世俗、置身乡野的无限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在上阕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孵化”、“平冈细草”、“黄牛鸣叫”等景色,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悠闲与惬意。

而在下阕所描写的远处的山峰、小路、酒家等景象,则是将整首词增添了些许真实的生活气息,显得这首词更加生动有趣。词的最后一句便是点题之笔,他将自己内心的难言之隐寄托在景物之中表现出来,以反衬的手法表现出对南朝堂寄予的厚望。

辛弃疾的这两首《鹧鸪天·代人赋》虽然描写的是不同的场景,但是都是他隐居上饶后的作品,都是他习惯悠闲安逸的乡村生活后所创作的。由此可见,辛弃疾正是因为远离了朝堂的尔虞我诈,所以才能更加亲身体会到隐居乡间的恬淡与宁静。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哪位母亲教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三字经》中“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哪位母亲教子的故事,其实前后我们仔细的一些分析会发现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这个故事很多人也都学习过,也都知道的,所以到底说的哪位母亲的教子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看看。1、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哪位母亲教子的故事子不

  • 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占领临安,宣告宋朝灭亡。王清惠当时成为了元军的俘虏,她在经过北宋都城汴梁夷山驿站时,内心的悲痛再也抑制不住,然后写下了这首《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该词文字细腻,感情充沛,每读一次似乎都能感同身受。如果当时我们遭遇那样的情况,会有多么的悲痛啊。1、《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全文

  • 盘点那些经典缅怀袁隆平的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袁隆平爷爷去世了,真的人类一大损失,多的也不说了,我们做的是可以缅怀他,很多人也都问了,假如让我们用诗词去缅怀袁隆平爷爷,那么应该用什么诗词好呢?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了一些,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简单的看看,看看网友们都是怎么缅怀的吧。《缅怀袁隆平》作者-焕芹自古中华出英雄水稻院士袁隆平为了国民吃

  • 沁园春·斗酒彘肩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沁园春·斗酒彘肩》是由宋朝词人刘过创作的作品。该词的创作背景非常有趣,当时辛弃疾在浙东担任安抚使,他邀请刘过在绍兴府相会,但刘过有事无法赴约,便在这首词中称自己是被白居易、林逋还有苏轼这三位大诗人拉了回去。《沁园春·斗酒彘肩》的构思非常具有想象力,感兴趣的话,可以来了解看看。1、《沁园春·斗酒彘肩

  • 登鹳雀楼有什么人生哲理,登鹳雀楼特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实际上《登黄鹤楼》,是告诉世人要有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人生态度,不知道大家在读这首五言绝句时,有没有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玄外之音。很多人对《登黄鹤楼》的解读,还是停留在表面,其实整首诗包含的寓意非常深刻。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登黄鹤楼》的特色,各位要是感兴趣的话,欢迎来了解看看,也可以留言写

  •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故事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肯定都比较熟悉吧?这个谚语的意思还是很简单的。那么关于这个谚语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意思介绍俗话说魔高

  •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是著名爱国英雄文天祥所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再度表达了文天祥对国人遭遇的不幸,表示出极大的愤慨,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爱国豪杰可以站出来继续斗争。文天祥的爱国之心感动了无数后人,那这首词也是非常的经典,采用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原韵,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1、《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姜夔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今天准备和大家介绍一首,姜夔在元宵节,为自己初恋所作的一首词《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姜夔和他的初恋是在合肥相遇,当时姜夔大概20岁出头,这首词表达了姜夔别样的情感,作品的文字叙述十分优美。各位小伙伴对这种词作有兴趣的话,建议一定不要错过。1、《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原文肥水

  • 水经注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这部书的评价很高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水经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本书是什么,这本书可是在历史上非常的出名,对于地里,地名等等非常的全面,就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以及这本书评价为什么这么高。1、水经注的作者是谁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他是北朝人,官宦家

  •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了解范仲淹的朋友应该知道,他和欧阳修的关系很好,两人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在朝中都非常支持推行改革。不过他们的改革措施,在反对派的阻挠下最后没能推行成功,而范仲淹还遭贬。《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这首词,就是范仲淹被贬前,和欧阳修聚会时所写,其内容也是表达出了内心的无奈和苦闷。1、《剔银灯·与欧阳公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