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沁园春·斗酒彘肩原文及赏析

沁园春·斗酒彘肩原文及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206 更新时间:2024/1/24 6:34:51

《沁园春·斗酒彘肩》是由宋朝词人刘过创作的作品。该词的创作背景非常有趣,当时辛弃疾在浙东担任安抚使,他邀请刘过在绍兴府相会,但刘过有事无法赴约,便在这首词中称自己是被白居易林逋还有苏轼这三位大诗人拉了回去。《沁园春·斗酒彘肩》的构思非常具有想象力,感兴趣的话,可以来了解看看。

1、《沁园春·斗酒彘肩》原文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东西水;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2、作品赏析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刘过接到辛弃疾的邀请后,虽然还没有动身,但他已经想象到他自己冒雨渡过钱塘江,赶到绍兴后,与辛弃疾欢聚一堂,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气场面。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

可是他为什么没有赴约呢?因为白居易、林逋和苏东坡三位大文豪亲自挽留他,所以他没有去上。他怕辛弃疾不相信他说的原因,接下来还详细介绍了他与三位大文豪对话的情景。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首先是苏东坡,他提议大家去美丽的西湖游玩,但白居易和林逋对苏东坡的提议没有兴趣,只是一味地喝酒而不屑回答。

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东西水;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然后白居易建议去天竺寺一带游玩,他说天竺寺一带风景优美,宛如图画,楼阁高耸入云。更让人喜爱的是纵横流淌的溪水,从东向西环绕潺潺。两座山峰雄踞南北,白云围绕,非常壮观。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最后林逋却说,清幽的香味在空中飘动,现在是梅花盛开的时节,不如到孤山去赏梅吧。三位大文学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耽误了时间,所以刘过没有及时赶赴辛弃疾的邀请,但他表示,等天晴了以后一定去拜访辛弃疾,决不食言。

白居易(772年—846年),林逋(967年—1028年),苏东坡(1037年—1101年),三个人的生活年代是不同的,不可能同时相聚在一起,更不可能与刘过认识,那么在词中刘过为什么把三个人聚在一起呢?

因为这三个人都曾在杭州做过官或者隐居过,是杭州的美让刘过不忍离去,所以与辛弃疾失约了。

苏东坡有过“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妙句。白居易也曾作诗赞美过杭州的山水——“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林逋隐居西湖孤山,并曾吟唱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佳句。

在这首词中,刘过将不同时代的文人聚集在杭州美景中,风景与名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湖光山色增添了人物的逸性雅致,名人又加深了风景的文化内涵。

刘过与辛弃疾地位悬殊,而且是晚辈,又是应邀赴会,本应该按期而行,但他不但误了赴约的日期,又与辛弃疾大开玩笑,充分显示了刘过豪放粗犷的个性和飘逸的才思。

这是刘过直接写给辛弃疾的第一首词,据说辛弃疾收到以后非常喜欢,后来邀请刘过相聚数月,斗酒彘肩,快活至极。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登鹳雀楼有什么人生哲理,登鹳雀楼特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实际上《登黄鹤楼》,是告诉世人要有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人生态度,不知道大家在读这首五言绝句时,有没有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玄外之音。很多人对《登黄鹤楼》的解读,还是停留在表面,其实整首诗包含的寓意非常深刻。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登黄鹤楼》的特色,各位要是感兴趣的话,欢迎来了解看看,也可以留言写

  •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故事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肯定都比较熟悉吧?这个谚语的意思还是很简单的。那么关于这个谚语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意思介绍俗话说魔高

  •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是著名爱国英雄文天祥所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再度表达了文天祥对国人遭遇的不幸,表示出极大的愤慨,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爱国豪杰可以站出来继续斗争。文天祥的爱国之心感动了无数后人,那这首词也是非常的经典,采用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原韵,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1、《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姜夔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今天准备和大家介绍一首,姜夔在元宵节,为自己初恋所作的一首词《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姜夔和他的初恋是在合肥相遇,当时姜夔大概20岁出头,这首词表达了姜夔别样的情感,作品的文字叙述十分优美。各位小伙伴对这种词作有兴趣的话,建议一定不要错过。1、《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原文肥水

  • 水经注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这部书的评价很高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水经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本书是什么,这本书可是在历史上非常的出名,对于地里,地名等等非常的全面,就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以及这本书评价为什么这么高。1、水经注的作者是谁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他是北朝人,官宦家

  •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了解范仲淹的朋友应该知道,他和欧阳修的关系很好,两人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在朝中都非常支持推行改革。不过他们的改革措施,在反对派的阻挠下最后没能推行成功,而范仲淹还遭贬。《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这首词,就是范仲淹被贬前,和欧阳修聚会时所写,其内容也是表达出了内心的无奈和苦闷。1、《剔银灯·与欧阳公席

  • 背井离乡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了这个背井离乡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理解成了古代人把井给背着然后离开家乡,这个解释感觉好奇怪啊,古人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个背着井离开家乡的呢?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背井离乡是一个成语,人们常常不求甚解的胡乱解释。就像“新婚燕尔&rdqu

  •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上饶带湖闲居时,写下了这首仿屈原《天文》的作品《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这首词在咏月题材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得词作内容更加丰富,情感也更饱满。喜欢辛弃疾作品的朋友,可以好好看看这首作品,或许能让你有惊喜发现。那《木兰花慢》的全文和赏析就在下方,不要错过啦。1、《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 李白的妾薄命有什么内涵?是否把以色事人写到了极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李白的妾薄命这一首诗很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说了,这个李白的妾薄命还是很有意思,很有内涵的,那么这个李白的妾薄命有什么内涵呢?话说李白这首诗把这个以色事人写到了极致了,那么又具体要怎么看呢?下面继续来详细分析。《妾薄命》是乐府古题之一,也是弃妇题目。弃妇中最为著名的主角之一,莫过于汉时的

  • 娘惹文化属于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在东南亚地区,有一群人被称之为“峇峇娘惹”,其实指的就是那些土生的华人。这些人的祖先原本是华人,之后移民到了南洋,再与当地的马来人通婚后所生下的后代。峇峇娘惹不仅在新加坡有,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是非常多的,男的被成为峇峇,女的被成为娘惹。所说有着华人的血缘,在文化上也与华